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命故事 | 女儿数次割腕后,我决定不再做她的“衣食父母”

1

我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十几年的生活主题就是围着两个孩子转,尽职尽责照顾他们的生活。女儿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三毕业,整整9年,我一次不落地接送,连公交车都没让她坐过。

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我以为生活会一直这样顺遂走下去,谁知去年1月份女儿高三艺考结束后,突然像变了个人一样。

她开始不去学校上课,夜不归宿,甚至好几天都不回家,回到家也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句话都不和我们说。

后来,情况越来越糟,女儿开始自残,拿刀子在自己手腕上割。

我和她爸爸又着急又震惊,带她去医院做检查,医生诊断为中度抑郁症。女儿不肯吃药,于是我们又给她找了个心理辅导老师,老师让我们相信孩子,说她很有自己的想法。

可我跟她爸爸做不到相信。在我们的观念中,孩子还不成熟,她根本不懂社会的复杂和多变,父母都是为了她好,她就应该听父母的话。

就这样,到了高三下学期,女儿依然没有任何改变,整天不上学,也不回家。

而我的身体也开始出现问题,经常性头痛、失眠……

2

我就像一次次撞在玻璃上的小鸟,无助又崩溃。这时,闺蜜给我推荐了莫子老师的直播,我听完之后觉得莫子老师讲得非常有道理,于是赶紧参加了线上训练营继续学习。

说来惭愧,现在我们连养一个宠物、种一株花,都想着百度一下科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可养育孩子这个鲜活、复杂的生命体时,我们却一直在凭借本能。

我从莫子老师的分享中懂得了,不要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干扰,要停下无效的互动模式。

我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以前闻所未闻的教育观念,网络的学习已经无法满足我了,我迫切地想了解更多,我要改变自己、影响女儿。训练营结束后,我第一时间参加了线下的情绪工坊。

在工作坊里,我问老师女儿这样的情形我该怎么办?

听完我的叙述,老师开口的第一句话是:“我感觉很心疼。为什么一个孩子会不愿回家呢?”

我心里咯噔一下。是啊,为什么我为孩子做了这么多,可孩子没感受到我的爱呢?为什么我把十几年的时光都奉献给这个家,可孩子却感受不到家里的温暖呢?我是哪里做错了?

我一直觉得问题呈现孩子身上,一定要在孩子身上找原因,却从来没有想过,也许,我和这个家庭才是问题的制造者。

带着找到答案的决心,我迫切地走进了完形的内在成长课堂。女儿马上要进入大学了,留给我与她互动的时间并不多了,我要抓紧成长自己。

我觉得完形的课程特别神奇,单独来看,你说不清它到底教给了你什么,可一旦你深入其中,就会恍然大悟,呀,原来完形已经帮我升级了“内在系统”。

3

接触内在成长的7、8个月时间,我犹如从暗夜里前行到了光明之处。原来一切发生都不是偶然。

回想孩子从小到大,我们充其量只能算作“衣食父母”,以为供孩子吃穿、给他们提供优渥的物质生活就是最好的爱,我们不知道的是,和外在的物质条件相比,孩子更需要情感上的满足,他们需要被看见、被感受、被理解。

现在回想起来,女儿的抑郁不是没有过征兆,只是我们一直自以为是地活在自己的认知里,对孩子发出的信号选择了忽略。

女儿五年级时,经常说我们偏心弟弟,她很失落。我们没在意,当做是她还小不懂事……
 
六年级时,女儿因为玩手机被爸爸狠狠地揍了,觉得委屈。我们以为罪魁祸首是手机,把手机没收了问题就解决了……
 
有一次女儿情绪失控,跑到阳台上要跳下去,幸好被弟弟及时发现。而我们当她只是在求关注……
 
艺考结束后,女儿的感情出了问题,整天痛苦。我们不理解,只知道不停跟她讲道理……

女儿的感受一再被我们忽略,为了排解那份压抑,女儿在六年级时开始偷偷用刀割自己,我们居然没有发现。高中时,女儿要去纹身,我们只顾反对,却不知道其实女儿纹身是为了遮住当年的疤痕。

“生命的燃料是感觉。”女儿的生命燃料已经被我们多年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稀释,导致女儿一直在用恋爱的方式不断索取、填补。

一个孩子如果在童年时没有得到足够的养分,她只能在日后不断填补,但这不是孩子的错。

对于已经满18岁的女儿来说,接纳是我能做的唯一选择。

4

今年寒假的一个晚上,因为和男朋友发生了一些矛盾,女儿再次割腕自残。

男孩子吓坏了,赶紧给我打电话,我立刻赶到酒店。女儿把自己锁在卫生间里,里面水龙头哗哗流着,任凭我们怎么敲门,女儿就是不开。

我心痛得仿佛要滴出血,却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在门口守着,直到天亮。

第二天,女儿的情绪稍微缓和了一些。我知道,此刻女儿并不需要被教导,于是我轻轻地说:“以后情绪不好要和妈妈讲,妈妈会一直陪着你。”

很多个夜晚,她躺在我怀里,我紧紧拥着她,像拥着十几年前那个经由我的身体来到世间的柔软婴孩。我们聊到凌晨,她哭,我就陪着她哭。没有道理,不管对错,我将自己完全敞开,去感受她、共鸣她。

老公见我经常陪孩子到深夜,影响了睡眠,急吼吼地要去跟女儿讲道理,被我拦下了。如果此时我不能像个容器一样接纳女儿的一切,那女儿又能依靠谁呢?

渐渐地,女儿将我当做了安全基地,她说:“妈妈是我最好的朋友。”

除夕夜,女儿的情绪再次崩溃。尚未愈合的伤口,再次被割开。去医院缝完针后,女儿哭着说:“妈妈,我狠不下心,我死了,你怎么办呢?”

我抱着她,痛并欣慰着,原来我成为了女儿的人间留恋。

《被忽视的孩子》这本书里有一句话,在我看来细思恐极。
“没有同理心的父母就像是在昏暗的房间里,用生锈的器具做手术的人。”

过去的我,何尝不是这样的父母。我在女儿快20岁时才懂得,接纳是通往疗愈的狭窄大门。

这领悟虽然迟到,但依然有效。


5

接纳不是刻意所为。接纳,是我敞开的心,深深共情到了女儿的心。如咨询师李雪说的,这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我与你相遇的瞬间,是不含任何期待的单纯的看见。

这不是容易做到的事,如果不是疗愈了自己,也许我仅仅是在忍受、压抑,更遑论去疗愈孩子。

成长后,我复苏了珍贵的感知力。以前,我是个“僵住”的人,多年活在“妈妈”角色的面具之下,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却隔离了许多感受。

记得我刚进入完形学习时,别人反馈我是一个“跟人打招呼时面无表情”的人。我的身体僵硬到一周要去按肩两三次才行。

如今,通过系统的训练,我会时刻去觉察自己是紧绷的,还是放松的;时刻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我学会了调整自己的状态。

作为父母,想协助孩子的前提一定是,我们拥有比孩子更高的能量、更稳定的情绪、更丰盈的内心。

愿每位父母,都能通过成长,自我续满爱的能量,而后,爱满自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分享陈鹏宇老师大型亲子教育讲座——《做父母的智慧》笔记整理!
有觉知的父母——家庭应用心理学之父母成长工作坊
每个家长都应该看看:老师怒斥家长贪婪、自私!
如何教会小朋友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管理
我不必背负父母的梦想——如何避免家庭软控制 | 心灵捕手01
古典针灸丨生命中的礼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