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文化不能挑战世界文化的理由

中国文化不能挑战世界文化的理由主义

现实主义的创造观是技术至上和人能(借助于技术)真实反应世界这一哲学世界观的反应。

技术至上和技术万能看起来只涉及技术,实际是借助于技术对一个真实社会所作出的承诺。

因此,鼓吹现实主义创造论的人并不想也不准反应阴暗面,因为阴暗面有损这一承诺。

二、再现与表现

摄影,西方艺术的结晶;绘画,东方艺术的结晶。

绘画是人在画中,摄影是人在画外。

人在画中是表现,人在画外是再现。

表现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再现是手段与目的的分离。

手段与目的的统一为静,以不变应万变。

所以东方文化讲顿悟,西方文化讲过程,

同样的道理,西方文化趋向于东方文化有一个过程,而东方文化始终停留与体验之中。

西方外向,开放;东方内秀,自恋。

西方把过程了解为连续,东方把过程理解为间断。

与连续相关的观念是进步,与间断相关的观念是重复。

当西方观念进入中国,于是我们自认为比西方更西方;现代西方哲学从根本上动摇了西方的传统观念,于是我们又回到了我们的东方。还是以不变应万变,还是自恋,还是重复。

三、艺术与技术

艺术的原意就是技术,因此人与技术之战也就是人追问技术,返归艺术之战。技术的本原性存在即人的家园因艺术而敞开。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源头本来就是一个。西方人因寻求意义而离其原本,东方人因功利实用而忘其原本。大家都在问有何意义,            有何什么用,而忘记了问什么有什么意义,什么有什么用。

只是当人不在问意义和作用时,那个什么,即人的本真的存在才得以呈现。很可惜,无论我们把它称作什么,它都不是什么。

4、形式与内容

诗不能意译为思想,思想却可表达为诗。这说明诗是形式,思想是内容。

任何内容都能以这样那样的形式表达出来,但并不是任何形式都能转化为内容。对诗这种形式来说,它的内容永远在其形式之中。

形式越空灵,内容反而越充实,形式越以其自身为目的,内容反而就越有骨骼。

读诗时所感到的声音与意义有着重要联系。

诗不谈真理,是因为它只描述而不作断言。诗人根本就不关心它是不是真理。

诗人的话就是有足够的力量使人不去想真理或忘记了真理。

问题在于要有足够的力量,必要时那怕使自己冒充为真理。

有人说诗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

一切有意表现阳刚之气的艺术作品都本质地所映衬出人的脆弱和逃避心里。

人的本质上就是对一切不幸、痛苦、灾难和死亡的逃避。

幸福、快乐等美好字眼不过是人对自己有所逃避后的刹那庆幸而已。

我们在寻求某种慰籍。

有力的人找到了真理。

虔诚的人找到了宗教。

即没有力量又不够虔诚的人找到了艺术。

           文化是一种斗争,历史是赢的人在写。所以希望大家都站在赢的一边。面对西方,要注意共同的语言,要注意固有的特色。西方强的东西我们一定要去学,去发展,不光是呐喊,讲些没有营养的话。弱点部分要补强,强的东西不能丢掉,要继续,让它更强,这样我们才有竞争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UA专栏|非如此不可吗? —— 对“建筑中的结构艺术”的叩问
微博之后,微电影将流行?
历史时刻,京剧进了高考题,您会怎么做答呢?
什么是潮流艺术?潮流艺术如何挑战传统美学观念?潮玩,潮流,潮流艺术家
首次披露:我们公司为什么叫诗和田野?
【专栏】挑战学术腐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