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隐讳性词语使用的不可逆性
已有 2095 次阅读2015-10-29 15:42 |系统分类:文化
隐讳性词语使用的不可逆性
□    薄文军
出于对美好愿景的期待,中国古人发明了许多隐讳语,尤其逢年过节、家有喜庆,使用频率颇高。这些词语尽管好听,但其实都是对不吉之事的变通说法,倘若没有发生那是最好不过,最好不要无事生非,在前边加“不”。换言之,许多隐讳性词语有其强烈的“不可逆性”。
春节期间,许多地方把水饺煮破了、露馅了称为“挣了”,意思是“挣破皮了”,也可以理解为“挣钱了”、“发财了”。如果没煮破皮,那是最好不过,没事偷着乐就行,千万别说“没挣”。
有个故事,说有个财主在某年春节大发善心,让自家的长工留下一起过节吃饺子。按照我们今天的理解,财主家的长工必然是苦大仇深,受尽剥削。但设身处地想一下,当时的许多长工,那都是种粮大户、农民企业家家里的固定工,或者是签了长期合同的农民工。他们在综合待遇上、工作稳定性上,往往比短工(临时工、季节工)要优越得多。当长工的前提条件不是没爹没娘、无家可归、孤苦伶仃,而是为人朴实、乖巧、勤快,外加劳动技术好。一般的流氓无产者,大多是没有机会当长工的。
财主留长工一起过节吃饺子,当然也是想表现自己没把长工当下人待,大家逢场作戏把饺子吃完也就皆大欢喜了。偏偏有个长工想卖乖,见财主家煮的饺子一个没破,就想说句恭维话。于是他欢欢喜喜地跟财主说:“东家,今年太好了,一个没挣。”大年初一,来这么一句,财主有火没法发。一过完年,就找机会把那长工给辞了。
同样的道理,春节、元宵节灯笼里的蜡烛燃尽或熄灭,不能说“熄了”、“灭了”,而要说“收灯”、“收了”。但如果蜡烛尚未熄灭的话,就不能说“没收”。过节不小心打碎了杯盘之类,需要赶紧补上句“岁岁(碎碎)平安”。但如果运气好,没打碎家巴什儿,那就别往这方面发挥了,千万别说“没有岁岁平安”啊。
新时代的许多词语,在逆向使用方面,也是需要仔细斟酌的。比如,我们可以说许多工作没有终点、没有止境,需要再接再厉、精益求精、百尺竿头再进一步,这很不错的。但有些地方把一些系统工程、民生工程说成是“永不竣工的××工程”,这就值得三思。因为对于任何工程来讲,竣工都是一种完美结局,是一种值得期待的结果。“终点”、“止境”都是中性词语,前边加否定性词语是可以的。“竣工”则在中性基础上偏褒义,偏褒义的词语在积极性语境中不能逆用,不能加“不”。“永不竣工”,就是永远没有结果、永远无法享用,这种说法没有积极意义,根本不可取。
当然,词语的感情色彩又往往是不断发展的、带有时代的特点。“结束”这个词本来没有贬义,甚至于在古代属于一种比较庄严的仪式。比如,大红的中国结能让我们产生许多美好的想象。再比如我们说“结发夫妻”,就是古人在成婚时,夫妻各取自己的一束头发,合而作一结,永作珍藏。但随着语言的发展,“结束”更多被理解为“完了”和“终结”的意思,也便引起了一些人的忌讳。结婚典礼结束时,以前司仪大都会说:“结婚典礼到此结束,请大家开怀畅饮!”可后来人们感觉好事不该“结束”,于是就改成了“结婚大典到此礼成……”。“成”有明显的褒义倾向,大家一般不会有异议,但也只是“礼成”,而不是“完成”,因为人们希望这事“没完”。
收藏分享邀请
分享到0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 汉语词义的引申和变迁
· 说说那些矫情的汉字读音
· 藏书分类好阅读
· 故事的能量
· “支教岛”点亮不灭的红烛
评论 (0 个评论)
 
 涂鸦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见面难
人精
“二百五”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是褒义还是贬义?
财主和他的长工
千古绝对!上联:“不管三七二十一”,下联更经典,才子来对?
鬼都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