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聚焦仔猪营养和饲养关键所在!值得一看!
2016-5-17 14:57| 查看: 180| 评论: 3|原作者: 畜牧文库
为什么全进全出饲喂管理方式得不到执行?
全进全出制饲养管理可以打破疾病在猪群之间的传播链,提高企业整体猪群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可现实是全进全出饲养管理方式很少严格执行的,可以是基于以下考虑:
条件限制。因整栋猪舍腾空,增加单个猪圈的空圈时间,降低猪舍的使用效率
猪群整齐度差。如长得最慢的猪也简单地一起上市,会造成上市猪的体重差别较大。
肥猪交易。在现行的肥猪交易体制下,不间断的成批上市比短期内集中上市效率更高。
母猪7个阶段饲养管理程序
整个繁殖周期母猪饲喂方案
喂料标准
猪生产各阶段的主要关键点及问题
最好的药物
温度      湿度      营养
最好的营养
空气      饮水     好的饲料
猪不争  食不香
分餐饲喂
在两餐之间让猪适当饿一点,这样可以让它保持旺盛的食欲,并且在每次喂食前后分泌的消化液更多,食物消化吸收更加充分,饲料利用率也会更高。
自由采食
很难让猪保持长期的食欲旺盛,这可能是其饲料利用率低于分餐饲喂的原因之一。
马不吃夜草不肥
每天分餐的适宜次数,要考虑各个饲喂阶段猪只的“胃容量”,小猪四餐,中猪三餐,大猪二餐,做到“每吃必争”;可以根据季节调整饲喂时间,夏季天气热要尽量避开在最热时喂猪;湿拌料少量多次饲喂最好;晚上最后一餐要让猪尽量多吃,因为这一餐消化最充分。
湿饲 好处多
湿饲并不是一项新技术。旧时传统的方式就是在桶里把猪食和水拌在一起饲喂。随着猪场规模的扩大,为了方便自动化喂料,湿饲逐渐演变成干饲。但是最近由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又出现了向湿饲的回归。
仔猪出生时摄取的母乳就是液体的。断奶后,如果继续为仔猪提供液体饲料,那就更合理。当然,前提条件是,必须保证供料系统可靠,而且卫生条件良好。同样,在配方正确并且卫生得到保障的情况下,生长猪和肥育猪采用湿饲也可获得更好的生产性能。
采用湿饲还常常能够提高消化率。
断奶乳猪存在的问题
断奶综合症
保育猪饲养的关键所在(六字方针)
突--温度突起
在仔猪断奶和转群时,突然将猪舍温度提高,高于原环境2-3℃,常规日龄(28-35)断奶的猪温度可提高到28℃。
原因一:我们平时看到的只是空气中的温度,但却看不到猪的有效温度,许多因素可影响到猪的有效温度,如地板类型,木制地板可使有效温度提高5℃,而水泥地板却会使有效温度降低5℃,漏缝地板可使有效温度降低2℃;
原因二:断奶或转群后,猪因大量应激,会出现采食量减少现象,处于饥饿状态,猪在饥饿时对温度更敏感,需要更高的温度。
原因三:温度适中或略高,可使仔猪均匀躺卧,不至因低温相互挤堆,增加疾病的感染机会。
差--温差  营养落差
温差是指转群前后的、断奶前后的、白天和晚上的温差。在温差的把握上,控温措施正与自然条件相反,即转群后的温度稍高于转群前的温度,断奶后的温度稍高于断奶前的温度,晚上温度尽可能高于白天的温度。因为前两种是应激最大的两次,每次应激都会出现采食量减少,采食量减少则能量供应不足,也就是饿肚子时更会感到寒冷,所以这时给猪适当提高温度是非常必要的;而晚上应比白天温度高,是因为猪在睡觉时对温度的需求高于活动时。
所以在前三种情况下,将舍温提高2-3℃是有好处的。
营养落差是指营养浓度的差异。猪在保育阶段是营养变化最频繁的时期,仔猪从液体的母乳转化为固体的以植物性饲料为主,营养变化相当大。如一个人下楼,走楼梯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走,没什么不舒服;而如果直接从二楼跳到地面,身体好的可能没事,一般人会摔坏,或断腿,或头破,轻者受伤,重者丧命。猪的营养也是这个道理,如直接断奶料换成仔猪料,易消化的变成不易消化的是一个落差;营养全面的变成营养不全面的,又是一个落差;乳猪料中有味道的落差;乳猪料用大量的膨化原料,颗粒很细,仔猪料颗粒大,多为生料,是口感的落差。
所有的落差集中到猪身上就可能是,采食量减少——影响生长;消化不良——腹泻或减重;营养不足——缺乏症或疾病。
散——是指分散应激。
保育阶段特别是转群前后是一生中应激最大也是最多的时期,分散应激可大大减轻猪的发病率。
猪断奶后的主要应激有:一是母仔分离,二是母乳换成固体料,三是环境变化,四是给猪注射疫苗,五是抓猪、转运、合群争斗等的应激。在生产上,把上面这五种应激因素分别在不同时期出现,也就达到了分散应激的目的。比如常规28 天断奶,可以在28 天断奶,让母猪下床,但把仔猪留在产床上,到35 天时再转入保育舍;转群时,让保育舍的环境与产房尽可能接近,转群时仍沿用在产仔舍的饲料;在转群前后一周,不进行任何一种疫苗注射;从断奶到保育结束,先后使用断奶料、保育料、仔猪料,饲料从营养到口感都是逐渐过渡,过渡时间可延长到五到七天。这样,几种大的应激在不同时期出现,仔猪可以逐渐适应,不致因无法适应而发病。
全--指全时全出。
只有全进全出,才可能做到彻底清理消毒,才可能将原猪舍的病原彻底消灭。全进全出的意义更大在于清理消毒的彻底性
卡:指严把进舍猪质量关,保证进舍的每一头仔猪都是健康的。
猪群发病一般都是先从部分弱猪开始,进而大面积扩散,进舍病猪的危害是相当大的。将病弱猪挡在保育舍外也就减少了一个重要的感染途径。
如果我们注意,发现保育猪大量伤亡的时间往往是气候寒冷的秋冬季,环境温度的影响是人们都在意的,但同时另一因素的影响却容易被忽视,那就是为保温而封闭猪舍时的氧气不足;氧气不足,则呼吸系统负担加重,呼吸系统的免疫力降低,病原就会乘虚而入;所以,保育阶段的疾病往往都有呼吸道症状,保持保育舍空气质量对防止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易海秋,来源于畜牧文库,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1
握手
4
鲜花
鸡蛋
雷人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
cheng5219
ixumu2016.com
阿伟伟
cjfuzhigang
浪迹猪圈
收藏分享邀请
上一篇:饲料原料的定义、术语及质量标准,很实用,建议永久保存!下一篇:一个案例的3个侧面告诉你什么是看问题的角度与高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殖丨秋冬季节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技术】不同温度,不同阶段……猪的日粮饲喂应该注意啥
保育猪
【生产】仔猪康健管理要素探讨,句句务实!
老刘养猪杂谈 文摘——釜底抽薪——保育仔猪疾病防控体会
农户养猪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