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寄居蟹
寄居蟹 - 节肢动物门动物
所属类别 :动物
寄居蟹(拉丁学名Paguridae,英文名Hermit Crab)又名"白住房"、"干住屋",主要以螺壳为寄体,寄居的最大螺体最大直径可达15厘米以上。因其非常凶猛,常用其螯吃掉软体动物贝类的肉,霸占其壳为己有,且住房从不交租而得名,随着寄居蟹的长大,它会更换不同的壳来寄居。
寄居蟹多产于黄海及南方海域的海岸边,在沙滩和海边的岩石缝里容易发现,有时在竹子节、穗椰子壳、珊瑚、海绵等其它地方也能看到这种有"清道夫"之称的杂食性动物。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寄居蟹
分布区域
产于黄海及南方海域的海岸边
亚目
腹胚亚目
亚门
甲壳亚门
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
别称
寄居虾,白住房,干住屋
寄居蟹
总科
寄居蟹总科
下目
异尾下目
寄居蟹科
拉丁学名
Paguridae
英文名
Hermit Crab
软甲纲
食性
有极小碎屑
十足目
亚纲
真软甲亚纲
目录
1动物简介
2主要分类
3分布地区
4生活习性
5陆寄居蟹
6其他蟹类
7相关食谱
折叠编辑本段动物简介
寄居蟹[1],主要产在黄海及南方海域的海岸边缘,一般生活在沙滩和海边的岩石缝隙里。寄居蟹以螺壳为寄体,平时负壳爬行,受到惊吓会立即将身体缩入螺壳内。随着蟹体的逐渐长大,寄居蟹会寻找新的壳体换壳,已知的寄居蟹品种有几十种,在中国沿海较常见的品种有方腕寄居蟹和栉螯寄居蟹。方腕寄居蟹比栉螯寄居蟹体形稍大,寄居的螺体最大直径可达15厘米以上。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分类
十足目(Decapoda)歪尾次目寄居蟹总科和陆生寄居蟹总科的概称。其外形介于虾和蟹之间,多数寄居于螺壳内。体形长,分头胸部及腹部。头胸部具头胸甲,但不覆盖最后胸节。头胸部前部较狭窄,钙化较强,后部扩展较宽,角质或完全膜质,有明显的颈沟。腹部长,曲卷或直伸,少数种宽短,多不对称。
寄居蟹
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寄居蟹科(Paguridae)和陆寄居蟹科(Coenobitidae)。为了避难与保护身体寄居在空螺壳(如蛾螺〔whelk〕或滨螺〔periwinkle〕)或其他中空物体内的蟹类。
寄居蟹总科包括有寄居蟹科,拟寄居蟹科,石蟹科等,常见的如大寄居蟹(方腕寄居蟹),体形很大,大螯长度超过10厘米,两螯表面和边缘生有许多刺状突起,步足上有刺。陆生寄居蟹总科包括活额寄居蟹科,陆生寄居蟹科、螯盖寄居蟹科等,常见的如艾氏活额寄居蟹和下齿细螯寄居蟹。全世界已知近1000种,中国约100种。多数为暖水种,黄海有少数冷水种。
寄居蟹除少数种类外,一般体躯左右不对称,腹部较柔软,可卷曲于螺壳中(见图)。尾节也常不对称。眼柄基部有眼鳞。第1触角柄常折叠,第2触角柄基部多具一棘。第3对颚足的基节或相邻接,或左右分离。螯肢一对,具强壮的螯,为取食御敌用。第1、第2对步足较长,爬行用第3、第4对步足一般很小,有角质褥,可支撑着螺壳内壁,使体躯稳定。雄性生殖孔在第4对(末对)步足的基节上开口。
雌性生殖孔在第2对步足的基节上。腹肢退化,两侧多不对称,常常只存在于一侧。雌性较发达,作抱卵用。尾肢和尾节左面常较右面发达,有粗糙的角质褥。这种特化了的尾扇用来钩住螺壳内部,不致被拉出。当体躯逐渐长大时,能随时调换较大的空螺壳。生活在潮间带的种类常行动活泼,在深海的种类较迟钝。以小的或死的动物为食。陆栖种为杂食性。雄性常比雌性大。为了争夺雌性,两雄常相争斗。平时多在海边或浅水内爬行,如遇危险,即缩入螺壳内,并以螯足塞住螺口。
少数穴居的或寄居在角贝和蠕虫直管内的种类,腹部不弯曲。寄居蟹常与其他动物共生,如艾氏活额寄居蟹的大螯上常着生海葵,另有些寄居蟹,寄居在海绵动物腔肠动物体内,由于这两类动物能继续生长,由此寄居蟹可以不必常调换新居。
下齿细螯寄居蟹在螯足的长节下面内缘有一列齿,后端一齿特大。能够摩擦发声。
折叠编辑本段分布地区
世界性分布,生活在沙底、泥底水中,偶尔也在陆上或树中。腹部柔软,不对称,常向右盘曲。两对触角和4对足。第1对足变形为螯,右螯较大,体缩入螺壳时用以挡住壳口
寄居蟹
。第2、3对足用以爬行。第4对在腹部末端,用以抓住螺轴。雌蟹的腹部附肢用以携卵,直到孵化。幼体孵出后立即进入水中寻找空壳。身体长大时,离开原来的螺壳寻找并迁入较大的新居。
某些寄居蟹住在植物茎管中。陆寄居蟹属(Coenobita)的半陆生的热带种除螺壳外,还住在竹节、裂开的椰壳和其他物品内。Pylocheles属栖于印度洋深水,生活于竹节中。Xylopargus属见于西印度洋180~360公尺(600~1,200呎)深的水中,栖身于圆筒状的空心木头中。其他种类栖身于珊瑚或海绵中,有些种类与其他动物共生。Pagurus bernhardus(即Eupagurus bernhardus)在欧洲北美洲沿岸常见,呈鲜艳的红色,常在壳上携带一个或多个海葵。盗蟹(robber crab)原产于南太平洋岛屿,陆栖,已放弃居住螺壳内的习性。大寄居蟹(Pagurus pollicaris)见于北美大西洋沿岸水域,浅红褐色,长约10~12公分(4~5吋)。P. longicarpus形小,见于美国大西洋沿岸水域,螯圆柱形。
寄居蟹密度最高的地区常在珊瑚礁的潮间带上部,翻开积水处的石块,常能发现不少的光掌硬壳寄居蟹和细螯寄居蟹,它们行动迅速,会快速的逃逸躲藏。另外由于潮池里面的生态条件比较温和,不会受到波浪的冲击,低潮时也能保有水份,多数寄居蟹会聚集在潮池的边缘,或是池里的石块下方。兰屿珊瑚礁高潮线的潮池由于日照曝晒,温度很高,盐度变化也大,但有塞氏硬壳寄居蟹和光掌硬壳寄居蟹栖息着。
寄居蟹
以垂直分布来看,陆寄居蟹仅栖息于海滨湿地上,细螯寄居蟹仅栖息于高潮间带,硬壳寄居蟹分布于整个潮间带和浅亚潮带,真寄居蟹则广布于潮间带、浅亚潮带、浅海域。以台湾研究较仔细的硬壳寄居蟹为例,此属寄居蟹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潮间带和亚潮带,特别是珊瑚礁和岩礁平台,它们是大多数硬质海岸上的优势种类,在台湾海边也很容易发现。不同的硬壳寄居蟹的栖所范围并不相同,有些种类只出现在潮间带,例如光掌硬壳寄居蟹和塞氏硬壳寄居蟹;有些则常出现在浅亚潮带,例如盖氏硬壳寄居蟹、关岛硬壳寄居蟹、微小硬壳寄居蟹;然而有些种类则是潮间带和亚潮带都能发现,例如隐伏硬壳寄居蟹;另外的罕见种类则是出现在浅亚潮带以下的海底,例如线足硬壳寄居蟹和优美硬壳寄居蟹。大多数硬壳寄居蟹的行为并不活跃,常会倒吊于岩石下或停留在陡峭的斜坡上,在浅亚潮带则多聚集在珊瑚丛枝顶端,当硬壳寄居蟹感受到有干扰时,会立即缩入壳内,使自己掉落到丛枝深处,让敌人很难捉到它,是一个很有效的避敌行为。
折叠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折叠共生现象
任何两种生物住在一起的情况称为共生。寄居蟹所背负的壳是底栖生物良好的硬基质,其上有非常多的生物与之共生。其中刺胞动物(特别是海葵和水螅虫)为体型较大同时也是研究较为详尽的。
大多数寄居蟹与刺胞动物的共生关系并非是绝对的,其间的关系亦非一对一;多数的关系是互利共生,海葵的刺丝胞能提供蟹某些程度的保护;而海葵可在壳上获得栖息的硬基质、在蟹觅食时可获得碎屑。水螅虫也能提供寄居蟹一些程度的保护,并避免其它大型有害的附生物在壳上形成聚落;而水螅虫除了可获得碎屑外,也能藉以避免被底质淹没,甚至当寄居蟹聚集时也能促进水螅的有性生殖
在建立寄居蟹和海葵的共生关系时,双方均可能采取主动,视种类而异。两者均有固定的行为过程完成此关系,亦可以人为方式来触发此一行为过程。寄居蟹会把海葵置放在壳上的适当位置以获得重心的平衡或有效的防御敌人。无捕食者存在时,寄居蟹会逐渐丧失获得海葵的行为,然而有捕食者时,此行为会立即恢复。优势个体可自劣势者取走海葵这一资源。
由于寄居蟹食性很杂,是杂食性的动物,它们被称为海边的清道夫,从藻类、食物残渣到寄生虫无所不食,对家庭养鱼爱好者来说,在水族箱里放一两只寄居蟹会起到清洁工的作用。
寄居蟹的寿命一般为2~5年,但是在良好的饲养环境下,经常可以活到20~30年,有记录记载最长的活过了70年。[2]
折叠寄居蟹怎样搬家
寄居蟹的房子有海螺壳、贝壳、蜗牛壳,甚至由于生态环境恶劣用瓶盖来充当家,寄居蟹长大后,必须要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房子,就向海螺发起进攻,把海螺弄死、撕碎。然后,钻进去,用尾巴钩住螺壳的顶端,几条短腿撑住螺壳内壁,长腿伸到壳外爬行,用大螯守住壳口。这样,它就搬进了一个新家。除此之外,贝壳也是很好的家环保坚固。
折叠海栖与陆寄居蟹
首先,关于发现的地点,一般海栖的寄居蟹会在海洋里或海滩礁岩浅水里发现,而陆寄居蟹则在海滩沿岸等内陆地带发现。
其次便是两对螯脚的大小,陆寄居蟹的左螯脚比右螯脚大,而海栖寄居蟹则并不一定是这样。海栖寄居蟹的螯脚可以是相同大小,或右螯脚小于左螯脚,或左螫脚大于右螯脚。
折叠编辑本段陆寄居蟹
陆寄居蟹,又名陆栖寄居蟹(英文学名是Coenobita/俗称Land Hermit Crab),顾名思义它们不是生活在海里,而是生活在陆地上。据说陆寄居蟹在大约二千三百万年前,从海中登上陆地,其后腹部膜质化,陆寄居蟹利用鳃呼吸,也有的说它们也会利用腹部的皮肤来呼吸,从空气中吸取所需的氧气。如果鳃没有足够的水分,便不能呼吸。所以,足够的湿度对它们相当重要,天气太干燥和湿度不足的话,它们便很难生存。
陆寄居蟹
陆寄居蟹的分类如下:
域(Domain):真核域(Eukaryota)
界(Kingdom):动物界(Animalia)
门(Phylum):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纲(Class):甲壳上纲(Crustacea)
目(Order):十足目(Decapoda)
亚目(Suborder):抱卵亚目(Pleocyemata)
下目(Infraorder):异尾类下目(Anomala)
科(Family):陆寄居蟹科(Coenobitidae)
属(Genus):陆寄居蟹(Coenobita)
种(Species):参考品种介绍
折叠主要品种
1.Coenobita cavipes (C. cavipes) Stimpson,1838 (凹足陆寄居蟹)
2.Coenobita brevimanus (C. brevimanus) Dana,1852 (短腕陆寄居蟹)
3.Coenobita perlatus (C. perlatus) H. Milne Edwards,1837 (橙红陆寄居蟹)
4.Coenobita rugosus (C. rugosus) H. Milne Edwards,1837 (灰白陆寄居蟹)
5.Coenobita purpureus (C. purpureus) Stimpson,1838 (紫陆寄居蟹)
6.Coenobita violascens (C. violascens) Heller,1852 (深紫陆寄居蟹)
7.Coenobita clypeatus (C. clypeatus) Herbst,1791 (西伯利斯陆寄居蟹)
8.Coenobita variabilis (C. variabilis) McCulloch,1909 (澳洲产陆寄居蟹)
9.Coenobita compressus (C. compressus) H. Milne Edwards,1837 (厄瓜多尔产陆寄居蟹)
1.Coenobita spinosus (C. spinosus) H. Milne Edwards,1837 (刺足陆寄居蟹)
11.Coenobita scaevola (C. scaevola) Forskal,1775
12.Coenobita olivieri (C. olivieri) Owen,1839)
13.Coenobita carnescens (C. carnescens) Dana,1851
14.Coenobita pseudorugosus (C. pseudorugosus/Philippine Land Hermit Crab) Nakasone,1988
(红日陆寄居蟹)
15.Coenobita rubescens (C. rubescens/Nigerian Land Hermit Crab) Greeff
16.Coenobita longitarsis (C. longitarsis) de Man.
17.Birgus latro Linnaeus,1767 (椰子蟹)
不过,其中有5种品种只有其名称,其它数据一概不详。而其中有9种陆寄居蟹现分别在美国、澳洲、日本和台湾等地被人广泛饲养中。下列的品种介绍分别以体色,身体特征,体型大小等等来介绍各品种的分别和特征。
陆寄居蟹各品种的栖息环境各有不同,以栖息环境来说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
①栖息于海岸附近,对海水的依赖度高的品种- 橙红陆、深紫陆、厄瓜多尔产
②进出于内陆地方,基本上是只依靠淡水来生活的品种- 凹足陆、短腕陆、西伯利斯
③属于两者之间的品种- 灰白陆、紫陆
折叠分辨各品种
1.左螯脚有没有发音器
2.螫脚有没有长有刚毛
3.左边第三胸足尾节
4.雄性蟹的生殖器形状
另外,除了短腕陆寄居蟹和西里利斯陆寄居蟹这两种陆寄居的眼呈圆形状之外,其它种类的陆寄居蟹的眼都是呈四方形。而海栖寄居蟹的眼则是呈圆形。
折叠编辑本段其他蟹类
折叠皱纹寄居蟹
皱纹寄居蟹 Wrinkled Hermit Crab (Tawny Hermit Crab)
学名:Coenobita rugosus
原产地:非洲东岸至南太平洋诸国
栖息环境:海岸区 体长:全长6-11公分
适温:摄氏23-28度
皱纹寄居蟹
皱纹寄居蟹也是台湾三种本土寄居蟹之一,它们的体色变化与凹足寄居蟹比起来更有过之。由白色到黑色之间的颜色几乎都有,最重要的特征是它们的螯肢和步肢都显得比较修长。两支螯肢的大小差别很小。皱纹寄居蟹可以算是宠物寄居蟹中与饲主的互动性最高的一种,因此也最受饲主欢迎。它们不但活泼大胆,也很喜欢攀爬,很能够接受饲主的拿取,也很喜欢换新壳,整体来说,似乎显现出比较高的智商。因此在饲养上的乐趣会比较高。
饲养皱纹寄居蟹的人工环境与食物都与凹足寄居蟹相同,也可以使用树皮屑或培养土做底材,淡水和海水都要随时供应。特别是刚买回家的时候要立刻提供海水供它们饮用。它们也适于群养或混养,由于它们喜欢攀爬,可以布置一些岩块或沉木让它们爬高。
皱纹寄居蟹也是典型的夜型性蟹类,通常在夜间进食,所以喂食的时间以傍晚比较适合。它们可能也是台湾三种陆寄居蟹中最能够适应人工环境的种类。有兴趣饲养寄居蟹的人不妨由皱纹寄居蟹上手会更为得心应手。
折叠草莓寄居蟹
草莓寄居蟹 (珍珠寄居蟹) Strawberry Hermit Crab
学名:Coenobita perlatus
原产地:印度洋至南太平洋诸国
草莓寄居蟹
栖息环境:海岸区
体长:全长5-10公分
适温:摄氏21-27度
草莓寄居蟹的分布区非常广阔,由印度洋的马达加斯加经过印度尼西亚一直延伸到澳洲以东南太平洋的萨摩亚。这个广大的区域也刚好涵盖了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海域。台湾也在这个区域当中,所以也有分布。它们算是寄居蟹当中最美丽也最容易分辨的种类,因为它们通体鲜红,并且散布着白色斑点,几乎就是草莓的化身,所以国外称之为草莓寄居蟹。而台湾的寄居蟹博士施习德则称之为珍珠寄居蟹。
虽然陆寄居蟹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但是它们与大海的脐带并未切断,因为它们的生命周期中有一部份还是必须在海中完成,也就是由产卵到孵化再到幼体的阶段。所以终其一生,草莓寄居蟹都不会也无法远离海岸生活。在饲养时也就必须同时提供淡水和海水让它们饮用。
人工环境以取得方便的珊瑚细沙或碎珊瑚最适合,用枯树皮搭出居所,再放上一浅盘淡水和一浅盘海水就完成基本布置。海水可以用海水鱼店都有卖的人工海水素自己调制。寄
居蟹的肺部需要有适当的湿度才能完成呼吸作用,所以水份是绝对不能少的,特别是海水更是养好寄居蟹的关键。千万不要把陆寄居蟹养在水里,会淹死的。除此之外,草莓寄居蟹的日常照顾是很容易的。
它们属于食腐动物,也就是说几乎任何能吃的东西它们都能接受。任何饲料,蔬果,米饭,死鱼虾它们都来者不拒。不过草莓寄居蟹与一般寄居蟹比较不同的是它们需要经常补充胡萝卜素来维持鲜艳的体色。否则红色会逐渐消退。胡萝卜素最好的来源就是虾类或是红色热带鱼类专用的增艳饲料。另外,它们也有群居的习性,因此单独饲养的个体会不如多只饲养来得适应。
草莓寄居蟹
草莓寄居蟹除了和一般蟹类一样需要脱皮之外,还需要换壳。寄居蟹脱皮时通常会挖掘底沙把自己埋住,这时底沙需保持湿润,脱完皮的寄居需要十天左右才会变硬。受伤断落的肢体通常都会在脱皮之后再生。至于换壳,这就是饲养寄居蟹的一个独特的乐趣,寄居蟹在成长过程中必须不断的变换更大的壳。所以应该准备几个大小不同的壳供它们更换使用。贩卖寄居蟹的店家也会贩卖各种珍奇的贝壳。这些贝壳通常经过抛光处理,非常耀眼。许多饲主也常自行发挥想象力来彩绘贝壳,让自己的寄居蟹拥有独一无二的个性化贝壳。由于寄居蟹独特的繁殖模式,使得寄居蟹在人工环境中不太可能进行繁殖。雌雄寄居蟹最大的分别是雄性生殖孔开口于第5对胸足的腰节,而雌性生殖孔则位在第4对胸足。交配时雄性会将精囊存于雌性身上,雌性在产卵时会顺便让卵受精。每次产卵约1-5万颗卵。雌性会用泳肢将受精卵抱在腹部孵育一段时间。当卵发育到一定程度之后雌性会将卵带到岸边排放,让卵随波浪进入海中孵化为浮游生物,在海中经过多次脱皮后进化为幼蟹才会上岸,找到贝壳栖身之后就在陆地上定居生活。
一般草莓寄居蟹野生个体可以生存25-30年,但是在人工环境中通常只能存活2-4年,这应该是与脱离海洋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能够布置半陆半海的潮间带环境,应该会让它们活得更好更久。台湾养过寄居蟹的人应该比例很高,但是真正知道如何饲养或是真正把它们当作宠物饲养的人应该就不多了,或许在饲养寄居蟹已经专业化的今天,大家或许可以再一次去探索饲养寄居蟹的乐趣。
折叠凹足寄居蟹
凹足寄居蟹 Concave Hermit Crab
学名:Coenobita cavipes
原产地:非洲东岸至琉球群岛
栖息环境:海岸区
体长:全长5-10公分
适温:摄氏21-27度
凹足寄居蟹最引人注意的特点就是它们那一对鲜红色的触须。它们的体色有多种变化,由暗红色到灰褐色或是多色混合都有,但是它们的触须通常都是红色的。它们的眼柄具有轻微的弯曲,这是其它寄居蟹所没有的。凹足寄居蟹的个性比较害羞或是比较倾向典型的夜型性,所以经常躲入底材中,在夜间才出来觅食活动。
凹足寄居蟹
饲养凹足寄居蟹的人工环境与食物都与短掌寄居蟹相同,也可以使用树皮屑做底材,淡水和海水都要随时供应。特别是刚买回家的时候要立刻提供海水供它们饮用,它们会浸泡在海水中好几个小时之久。它们也适于群养或混养,但是少数个体也是会有攻击性出现,只是通常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凹足寄居蟹也是台湾的本土种,南部海边也很常见,通常都成群散布在沿岸区域。捡贝壳的时候不妨仔细看看,说不定里面就住着一只凹足寄居蟹。
折叠紫陆寄居蟹
学名:Coenobita purpureus
原产地:日本独有的品种。小笠原岛,鹿儿岛以南地方。
紫陆寄居蟹
栖息环境:海岸区
体色: 紫蓝色、紫色、蓝色
特征及简述:
眼呈四角形。除体色外,和灰白陆寄居蟹十分相似。螯脚、胸足的关节明显呈黄褐色。左螯背侧排列斜行颗粒,会发出“吱吱”声。紫陆寄居蟹年幼时是奶白色的,但随着成长,紫色的部分会渐渐增加,最后身体完全变成紫色。
折叠短掌寄居蟹
短掌寄居蟹 Indonesian Hermit Crab
学名:Coenobita brevimanus
原产地:印度洋至南太平洋诸国
栖息环境:海岸区
体长:全长5-10公分
适温:摄氏21-27度
短掌寄居蟹的分布区与一般寄居蟹差不多,都是分布在由印度洋绵延到南太平洋的广大区域。台湾也有很大的族群。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耐旱力高于其它寄居蟹仅次于椰子蟹。它们也具有一支特大的紫色左螯肢,圆形的眼睛加上深色的触须,使它们很容易与其它的台湾产寄居蟹区分出来。
饲养短掌寄居蟹的人工环境与草莓寄居蟹类似,以取得方便的珊瑚细沙或碎珊瑚最适合,用枯树皮搭出居所,再放上一浅盘淡水和一浅盘海水就完成最基本的布置。其它配备可以依个人喜好添加。当然多准备几个大小不同的空壳供它们随时更换就更为理想。寄居蟹的肺部需要有适当的湿度才能完成呼吸作用,所以水份是绝对不能少的,特别是海水更是养好寄居蟹的关键。千万不要把陆寄居蟹养在水里,它们是会淹死的。而短掌寄居蟹并不喜欢太高的湿度,所以底材保持干燥会比较适合它们的习性。
它们也属于食腐动物,几乎任何能吃的东西它们都能接受。任何饲料,蔬果,米饭,死鱼虾它们都来者不拒。另外,它们的个性比较温和,所以与他种混养通常都不会有争斗发生。它们的脱皮习性也与其它寄居蟹一样,会钻入底材中脱皮,脱完皮后才会再出现。
由于寄居蟹独特的繁殖模式,使得寄居蟹在人工环境中不太可能进行繁殖。雌雄寄居蟹最大的分别是雄性生殖孔开口于第5对胸足的腰节,而雌性生殖孔则位在第4对胸足。交配时雄性会将精囊存于雌性身上,雌性在产卵时会顺便让卵受精。每次产卵 数万颗。雌蟹会用泳肢将受精卵抱在腹部孵育一段时间之后会将卵带到岸边排放,让卵随波浪进入海中孵化为浮游生物,在海中经过多次脱皮后进化为幼蟹才会上岸,找到贝壳栖身之后就在陆地上定居 开始陆栖生活。
短掌寄居蟹在台湾海边也很常见,不过多数是幼体,亚成体或是成体倒是难得一见,主要还是靠东南亚进口。不过由于寄居蟹饲养难度不高,只要懂得正确的方法,要将幼体养大并不是件困难的事。至少是比养爬虫容易一些。
折叠编辑本段相关食谱
水果类苹果、椰子肉、布尔、芒果、梨、蜜瓜、火龙果、林柿、西瓜、香蕉、桃
蔬菜类红萝卜(熟)、莫丝、白萝卜(熟)、卷心菜、马铃薯、番茄、番薯、水草、菠菜
肉类碎鱼肉、蚬肉或小虾肉等、蟹柳(熟)、鱼肉、罐装狗粮、鸡肉肠(犬用)、鸡肉鸡骨、香肠(熟)
其他爆米花、熟虾(连壳) 、面包、岩盐、白饭、饼干、蛋壳、蜂蜜、蘑菇、烧鱼干(犬用)
杂食除了酸性食物和奶制品
参考资料
1.有趣的野生动物特写(名片中寄居蟹图片)  
2.寄居蟹的饲养与繁殖  . [2015-1-29]
自然 生物学 节肢动物 动物 甲壳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草莓】关于寄居蟹的那些事儿!
?????国外常见陆寄居蟹图鉴(多图慎入)
寄居蟹的房奴传奇,不仅要聚众排队换房,连交配工具都要为房“变异”
海寄居蟹品种图片
养寄居蟹一定要用海水吗
砂锅大的螃蟹,手瓜大的濑尿虾,你们都见过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