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病与免疫力

从医学角度看,任何人不可能从不生病,也不会永远健康。那么,病对人体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病与健康的关系究竟怎样?它们之间又是如何演化的?目前似乎仍莫衷一是。可种种事实表明,生病不一定就是坏事。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

我们的皮肤是保卫自身的第一道防线,此外,黏膜、胃酸、白细胞、抗体……都能增强免疫功能,都能抵御各种疾病的侵袭。

从主观上说,谁都愿意身强力壮不生病。我国某些部门曾经作过一次社会调查,大多数人都把“身体健康”列为自己的“第一希望”。可是,我们却无法完全避免生病。事实上,人的很大麻烦就是有病在身。佛教就把“病”列为人生的四大痛苦之一。在人的一生中,感冒、牙痛、腰酸、脚伤之类这样那样的疾病常常闹个没完。看看长沙马王堆的西汉女尸吧,她已被证明生前患有多种疾病,其中包括寄生虫病、结核病、胆结石病等。虽说有“无疾而终”之说,人们也寄希望于无疾而终,可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无疾而终的。区别仅仅在于:病的轻重缓急不同。

祖国医学认为,三种原因能使人生病,即内因、外因、非内外因。所谓内因,实质上是指自身的抵抗力如何。抵抗力强,“正气”足,身体就健康;反之则会生病。所谓外因,是指外界的风、寒、暑、湿、燥、火等因素导致的疾病。例如,人冻伤了,那是天气寒冷造成的;烧伤了,那是热火引起的。所谓非内外因,是指虫叮、狗咬、刀砍、剑伤之类。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就是说,虽然有种种可以使人得病的因素,假如“正气存内”那就“邪不可干”;自身的抵抗力强了,就可能不得病,少得病,得了病也会较快地恢复健康。

咳嗽能救命

病的含义是:生物体出现了不健康的现象,失去了健康的状态。不管怎么说,疾病不是好事,大家并不想与它过招。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生病也并非总是有害无益的。有时,轻病可能会让你避免得重病;有些病甚至可能会让你变得更健康。这听起来匪夷所思,然而却是事实。

拿咳嗽来说,这是呼吸系统的毛病。《黄帝内经》早就指出:咳嗽是外邪犯肺所引发的一种症状。但现代医学发现,咳嗽并非只与呼吸道相关,引发咳嗽的原因可谓多多。

正常人本不该咳嗽,有咳嗽症状就应查明缘由,尤其要重视慢性咳嗽。我国著名呼吸病专家钟南山院士在2006年说过,慢性咳嗽可以导致诸多并发病,“轻则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重则使病情恶化、危及生命,所以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绝不可小视。”

然而,医学家也指出,咳嗽是人体的一种防卫反射动作,它在有些情况下是有利于健康的。例如,它能帮助排出呼吸道的炎症分泌物,若这些分泌物排不出来,则会加重病情,故不必见咳就去治疗。

2002年底,天津有位老人因故咳了一天多,居然将许多年前不慎咽下肚的缝鞋针给咳了出来;1987 年,一位苏联卫国战争中的老战士,在一阵猛咳后吐出了46年前留在体内的一颗子弹,从而摆脱了多年来由此引发的病痛。这些事尽管奇特,但也可以看做是咳嗽有益的例子。

咳嗽还能救命。专家告诉我们,咳嗽可使心脏突然停跳的病人转危为安。因为虽说心脏突然停跳,此时病人还有短暂的清醒期,而且也有咳嗽的能力,所以病人应毫不犹豫地连续用力咳嗽(如每隔2~3 秒钟咳一下);如果旁边有人,则要鼓励或帮助刺激病人咳嗽。咳嗽能促使心跳恢复,对于刚刚停止心跳的人来说,就好比是及时启动了“人工起搏器”,可为自己争得一线生机。心脏病人显然需要掌握这种叫做“咳嗽心肺复苏术”的方法。另外,老年人因卧床较久或蹲厕较久,突然站起来时可能发生晕倒,出现所谓的“体位性低血压”、“直立性虚脱”。这一跌倒,后果有可能十分严重。为预防不测,起立时除应缓慢外,最简便的办法是先用力咳嗽几声,如此,就可使血压升高、心清脑明,也就有利于防跌了。

呕吐和腹泻是自我保护措施

呕吐的滋味不好受,但从医学的角度看,这却是一种自我保护措施。总体来说,呕吐益多弊少。呕吐前常有恶心、出汗、流涎等征兆。一个人如果偶尔误食腐败食物或别的毒物,肌体会自动触发“呕吐按钮”,竭力要把这类有害健康的东西“驱逐”出来。当然,此时自己若能用“抠喉”等方法帮助呕吐并求医,就更好。医生急救时,想方设法催吐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及时呕吐掉有害物质后,人就不会得病或丧命了。

妊娠呕吐,是指妇女受孕后40 天至3 个月这段时间所出现的反应。有种说法是:妊娠呕吐期正是胎儿发育的关键时期,母体为保护胎儿,就用这种方法尽量排出可能对胎儿有害的物质。一些医学研究发现有妊娠呕吐现象的孕妇,日后小产的机会要减少30%,早产的可能性也会减少17%,看来,这样的呕吐还是种好兆头呢。

腹泻的机理与呕吐类似,也有迅速排除毒素自我保护的功能,不宜见泻就止。

发热是友不是敌

人的正常体温为37 摄氏度左右,超过了谓之发热。现代的医学认为:促使发热的原因很多,但都是由于身体调节体温的机能发生了变化,失去了平衡所致。因此,不管是什么因素引起的,发热都是有病的讯号,都应尽早就医诊治。

可是,我国古代不少医学家(包括著名的孙思邈)却认为,发热是儿童必然要经过的正常发育阶段。也就是说,他们把发热看作是促使儿童健康成长的一个因素。用现代医学的观点对之注解,那就是:每一次的发热,多半是表明这个孩子又获得了对某种疾病的免疫能力。免疫力增强了,自然对健康具有积极意义。所以,他们主张,父母不必对孩子的发热过于紧张和惊慌。

美国的《读者文摘》也有文章说,对人体而言,发热主要是朋友而不是敌人,主张不必一发热就去看医生。那又如何分辨发热是朋友或是敌人呢? 医生们的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发热在38.5 摄氏度以上就该医治;有的认为只要发热不伴随头颈强直或举止反常、呆滞不动等症状的,即使发热到40摄氏度,也不要轻易进行退热处理。而持“发热就是有病”论的,则主张早治早好。究竟如何?还得视具体情况而定。

以病治病促健康

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提到过的“治风用风,治热用热”观点,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从而有了“以毒攻毒”的说法。在明代,我国已经知道用牛痘接种来预防天花,这也是“ 以毒攻毒”思想的反映。不过,现在已被更先进的科学方法取代了。

应该说,“以毒攻毒”的做法,在许多情况下是可取的、有效的。它实际上是现代免疫学的开始,曾给后来者以启示。研究者说,德国、日本的医学家发明预防白喉、破伤风的疫苗,就是按照“以毒攻毒”的思路来设计、实验并取得成功的。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老人春秋微信公众号:lrcqzz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疾病是从那里来的
疾病四因
【中医说三】人,为什么会生病?
浅谈中医学的三大规律
三因学说
中医治证不治病2-1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