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7年北京市朝阳市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说明
2017年朝阳市初中升学考试说明(语文)
一、考试性质及编写依据
初中升学考试是由合格的初中毕业生参加的高中阶段招生的选拔性考试。试题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相应的难度,力求反映考生的真实水平,对初中语文教学起正确的导向作用。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和朝阳市教育局对2017年朝阳市初中升学考试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市初中使用语文版和人教版两个版本《语文》教科书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考试说明。
二、命题原则
1.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参照语文版和人教版两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内容。
2. 命题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注重考查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有机地渗透在具体的考查内容中。
 3. 命题要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性,符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
4.命题要根据学生的经验水平,选取文质兼美、富有人文色彩的作品作为阅读测试材料,注意材料思想内容的价值导向和语言表达的规范性,适当控制篇幅。
5.作文命题力求富有新意,努力设计符合学生认识水平和生活实际的试题,有利于学生表达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受和理解,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作文命题不人为地设置审题障碍。
6.试题易、中、难比例约为7:2:1。
三、考试范围
考查《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第四学段规定的内容,参照语文版和人教版两个版本的《语文》七、八、九年级的教科书内容。其中古诗文积累的考查篇目为56篇优秀诗文(见本考试说明附录一)。文言文阅读,一篇取材于语文教科书,范围为本考试说明附录一中的散文部分;另一篇取材于课外,课外文言文的难度略低于教材。现代文阅读两篇:一篇是记叙性文章,一篇是议论文或说明文(议论文阅读和说明文阅读都属于考查范围,但在试卷呈现形式上只出现其一),均取材于课外,所选材料的难度与教材难度相当。
四、考试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积累与运用
1.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
2. 准确使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包括虚词、实词和常用成语)。
3.辨识和修改常见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重复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正确运用句子有条理地表情达意。
5.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
6. 正确默写古诗文名篇名句,识记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和文化常识(范围见附录一)。
7.初步欣赏浅易的古代诗词(范围见附录一)。
8.了解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重要人物及作者(范围见附录二)。
(二)阅读
1.文言文阅读
(1)正确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在句中的含义。
(2)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正确理解并概括文章的基本内容。
(4)正确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观点和态度。
2.现代文阅读
(1)理解重要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2)分析文章结构,理清行文思路。
(3)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和材料。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感情。
(5)分析文章主要的写作方法。
(6)赏析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思想情感。
(7)能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特点进行阅读: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把握说明对象和说明中心,获取主要信息,掌握常见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的特点;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把握作者的观点,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三)写作
1.能写一般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
2.能根据不同命题方式进行写作。
3.文章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挚,结构完整,顺序合理,条理清楚。
4.根据表达的中心恰当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5.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字体端正,文面整洁,格式规范。 
五、试卷结构及命题形式
试卷由三部分组成,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为“积累与运用”,满分28分。设10道题,其中第1~9题考查基础知识的积累运用和古诗词赏析,占18分,题型为选择题;第10题考查古诗文默写,占10分,题型为填空题。
第二部分为“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满分42分。其中文言文阅读两篇,占15分(课内占8分,课外占7分),课内外两篇文言文在内容或写法上无需有关联,不以比较阅读的方式命题,两篇文言文分别设题;现代文阅读占27分。主要题型为简答题。
第三部分为“写作”,满分50分。主要题型为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命题形式为一道作文题,不以二选一的形式命题。
全套试卷中选择题的比例不超过总分数的20。
 
六、部分考点题型示例
1. 考点:正确运用句子有条理地表情达意。
题型示例: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②这时的景与物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景与物了,它明示着一种道理,喻示着一种理念。
③看到黎明时,我们感悟到它冲破黑暗的力量;看到朝阳时,我们同样感悟到它孕育希望的艰难。
④有时,景与物也昭示着一种自然哲理。
⑤俗话说:“万物皆有理。”
⑥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阔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
⑦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
A. ⑤⑥⑦①④③②    B. ④⑥⑦①③②⑤    C. ④①⑦⑥⑤③②     D. ⑤⑦⑥①②③④
2.考点: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
题型示例:
下列拟写的对联不符合对偶修辞要求的一项是(   ) 
A.旗开得胜     马到成功        B.风云三尺剑    花鸟一床书             
C.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D.竹菊梅兰可养性    琴棋书画有情趣
七、命题注意事项
命题时,凡涉及教材内容(如古诗词和文言文等),须同时参照本届毕业生所使用的语文版和人教版两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如遇字词注音、释义、句子翻译和内容解释等方面两个版本不一致的,在拟定答案时必须依据两个版本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用书给出两种答案。
八、附录
附录一   古诗文考查篇目
(一)诗词曲:
1.关雎  
2.蒹葭  
3.观沧海  
4.饮酒(结庐在人境)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次北固山下  
7.使至塞上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9.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10.望岳 
11.春望  
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5.钱塘湖春行  
16.雁门太守行  
17.赤壁  
18.泊秦淮  
19.夜雨寄北  
20.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1.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22.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23.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4.登飞来峰  
25.江城子#8226密州出猎  
2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7.游山西村  
28.破阵子#8226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9.过零丁洋  
30.天净沙#8226秋思   
31.山坡羊#8226潼关怀古 
32.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33.木兰诗 
34.登幽州台歌  
35.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  
36.南乡子#8226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二)散文:
1.鱼我所欲也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曹刿论战 
4.邹忌讽齐王纳谏  
5.出师表  
6.桃花源记  
7.三峡  
8.马说  
9.陋室铭  
10.小石潭记  
11.岳阳楼记  
12.醉翁亭记  
13.爱莲说  
14.记承天寺夜游  
15.湖心亭看雪  
16.答谢中书书
17.河中石兽
18.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9.教学相长(虽有嘉肴……故曰:教学相长也) 
20.《论语》十二章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三人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吾日三省吾身;贤哉回也;不义而富且贵;子在川上曰;三军可夺帅也;博学而笃志) 
附录二   文学名著考查篇目
1.鲁迅《朝花夕拾》 
2.冰心《繁星·春水》 
3.吴承恩《西游记》 
4.施耐庵《水浒》 
5.老舍《骆驼祥子》 
6.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7.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8.高尔基《童年》  
9.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2017年朝阳市初中升学《考试说明》包括:语文、汉语文、蒙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共11个学科,其中汉语文和蒙语文由汉语文授课的蒙古族考生使用。
2、各学科考试说明均依据本学科课程标准编写,试题易、中、难比例约为7:2:1。各学科试卷总分和考试时间如下:
语文: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数学: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英语: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理科综合:试卷总分180分(物理:90分;化学:70分;生物: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文科综合:试卷总分150分(历史: 65分;思想品德:65分;地理: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汉语文: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蒙语文: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从《考试说明》公布之日起,未经市教育局允许,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对其进行再说明和解释,不得发布与命题有关的任何信息,不得以任何理由编撰有关考试命题改革的意向和动态的资料。对违反此项规定的人员,教育局将会同相关部门,进行严肃处理。
4、请各相关学校,要严格按照《考试说明》做好与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部分也是一...
河北省2020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说明 语文
河北省2010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语文学科说明
最新公布:2016大连中考考试说明!(各科汇总)
2016年杭州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试题语文试卷(含答案)
2008年贵州省黔东南州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无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