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末三国江夏郡的区划变迁记载分歧和可能被低估的孙吴江夏北伐

赤壁之前

江夏最初由荆州牧刘表交给太守黄祖把守,是没有异议的。后来破虏将军孙坚攻打荆州被杀,其长子孙策在江东自成势力后,为报父仇,多次征讨黄祖:

《吴录》载策表曰:“臣讨黄祖,以十二月八日到祖所屯沙羡县。
《孙策传》:策收得勋兵二千余人,船千艘,遂前进夏口攻黄祖。时刘表遣从子虎、南阳韩晞将长矛五千,来为黄祖前锋。策与战,大破之。

而中原的曹操也没闲着:

《张辽传》:复别击荆州,定江夏诸县,还屯临颍,封都亭侯。

黄祖坐镇江夏,从初平二年(191年)抵抗孙坚开始抵抗各路强敌17年之久,并在作战中先后杀死孙坚、凌操和孙坚外甥徐琨,亏就亏在没有列传,所以期间他是否曾经通过主动进攻从孙策及其继承人二弟孙权手中收复沙羡等失地就说不清楚了。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终于拿下黄祖,以胡综为鄂县长,显然至少有了鄂县,但显然没能夺取江夏全境,所以刘表还能派失宠的长子刘琦代黄祖出镇夏口等地。

同年,权臣曹操南下,孙权、刘琦、刘备等势力被迫搁置争议共同对敌。当代学者钱林书认为,孙权消灭黄祖时曾置石阳县,但被曹操攻取:

钱林书《续汉书郡国志汇释》:当建安十三年(208年)春,吴得江夏时置石阳县。八月即入魏,为魏江夏郡治。

《后汉书》《资治通鉴》《襄阳记》都记载曹操南下之际,刘琦逃奔江南,而诸葛亮又说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赤壁之战后,江夏郡归属的记载就出现了分歧。

赤壁之后

可以确定的是,孙权从江夏郡分出了蕲春郡,还夺取了江夏郡南岸的沙羡、鄂县、下雉等地,打开了进攻江陵的道路,至于这几个县是赤壁之战前还是后夺取的就有待考证了。

吴增仅和杨守敬曰: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破黄祖遂有江夏南部,与魏对置,郡治沙羡。领有竟陵县。

谢鍾英认为刘琦据有江夏全境,应该是有待商榷的。

刘琦出逃的时候,是连夏口都不要了还是从“不下万人”的军队中抽了一部分留守,书上没说。赤壁之战后刘琦是不是回到夏口了,书上也没说。只知道刘琦死后葬在夏口鲁山,部下推刘备继任,和江夏接壤的庐江有个叫雷绪的带着数万部曲来投奔刘备。

所以现在一派看法认为:刘琦死后,孙权才夺取南岸各县打通攻打江陵的通道,任命程普为江夏太守,治沙羡,后来改治夏口;刘备在江夏北的沔口一带仍然保有孤军,所以还能以武力断绝孙权取蜀的念想,直到建安二十年(215年)湘水协定约好了江夏姓孙,才撤走。

谢鍾英:吴之全有江夏断在此时。先主传建安十三年,与曹公战于赤壁,曹公引归,先主表刘琦为荆州刺史。其时江夏全境俱为琦有,迨琦既没,吴遂略取江夏诸县以通道江陵,于是程普为江夏太守。及孙皎代程普督夏口,赐沙羡,云杜,南新市,竟陵为奉邑,见《皎传》

因为云杜、南新市、竟陵已经姓孙,程普、孙皎已经督夏口,只要孙权翻脸,刘备的江夏孤军就不可能维持住,不如送人情了。

另一派则认为:刘琦当时丢了夏口就没收复了,以后得到夏口的就是孙权,刘琦得以安葬那是孙权给面子,和前来投降的友军跨境接头也不是独一份。

《献帝春秋》:权不听,遣孙瑜率水军住夏口。备不听军过,谓瑜曰:“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使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诸葛亮据南郡,备自住潺陵。权知备意,因召瑜还。

刘备自己都上了,出动了这么多大佬在各处要道拦住孙权入蜀的道路,偏偏没有安排哪位大佬驻沔口。

建安二十年(215年)后刘备势力无疑已经退出江夏,但这样的记载分歧事关孙权与刘备之间发生的领土变更,关系到刘备从孙权处得到江陵周边地区到底是白借的,还是用包括夏口、江夏南岸在内的部分江夏换的。

魏吴拉锯

三国鼎立后,曹孙两家分别建立的曹魏和孙吴也没少在江夏段拉锯。比如曹丕伐吴期间,孙权就在223年派贺齐收复了蕲春郡的地盘并重新设立。孙权自己设置的地方还要收复重设,显然失守过。

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曰:曹魏江夏郡领有石阳、𫑡、平春、西陵、西阳、轪等六县。……(吴江夏郡)当领有沙羡、鄂、下雉、竟陵、云杜、安陆、南新市、蕲春、邾等九县。

三国初期,孙权曾改鄂县为武昌,以武昌、下雉、寻阳、阳新、柴桑、沙羡六县为武昌郡。吴增仅认为武昌郡可能是在黄武三年(224年)就废除了,其建郡时间仅有两年。

一种说法认为,曹丕伐吴期间,就夺取了江夏郡位于沔北的安陆、新市、云杜、竟陵,所以以后魏吴各自的江夏郡就以汉水为界:

◎谢锺英曰:……其后沔北地渐入魏。嘉禾五年,遣将军周峻等击江夏、新市、安陆、石阳,见《陆逊传》。诸葛亮曰“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权之不能越江,犹魏贼之不能渡汉”,可知沔北之安陆、新市、云杜、竟陵于黄武中皆入魏也。
王先谦曰:江夏郡,魏、吴分立,竟陵、云杜、南新市、安陆四县地在沔北。建安中属吴,黄武时皆属魏。
◎(卢)弼按:○《魏志·文聘传》:聘为江夏太守,屯沔口。○《吴志·鲁肃传》:肃子淑,为夏口督。○胡三省谓自孙权置夏口督,屯江南,而江北之夏口晦。诸葛亮曰:“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权之不能越江,犹魏贼之不能渡汉。”此数语,于当日情势最为了然,故沔北之安陆、新市、云杜、竟陵,黄武中皆入魏,与魏以汉水为界。文聘在江夏数十年,名震敌国,贼不敢侵,见《聘传》,可证。……《夏侯尚传》“荆州残荒,外接蛮夷,而与吴阻汉水为境”,谢氏谓魏江夏郡境北界义阳、汝南,东界弋阳隙地,西及南皆阻汉水接吴,此实魏江夏郡之辖境也。

曹魏的江夏太守文聘:

与夏侯尚围江陵,使聘别屯沔口,止石梵,自当一队,御贼有功,迁后将军,封新野侯。

而孙吴的江夏太守孙奂的活动却全无记载。文聘在孙奂的地盘上横行,只能说明孙奂要么玩忽职守,要么败了。

然而……

安陆本来就姓曹说:

《元和郡县图志》:吴理武昌,曹魏与晋俱理安陆,故汉所理江夏郡前书多言在安陆。

安陆嘉禾年间才失守说:

吴增仅、杨守敬《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卷8《吴荆州部二·江夏郡》: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破黄祖遂有江夏南境,与魏对置,郡治沙羡。又《考证·荆州安陆》:安陆入魏当在嘉禾初也。

钱林书《续汉书郡国志汇释》:姑作吴嘉禾元年即魏太和六年(232年)安陆入魏。

《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卷3《魏荆州部七·考证》江夏郡南新市县:《吴志·孙皎传》:建安中,赐南新市等四县为奉邑,知是时新市地已入吴。《陆逊传》:嘉禾五年(236年),击新市、安陆、石阳三县。疑与安陆同时入魏。

可以肯定的是,黄武七年(228年),安陆是姓孙的:

《周鲂传》:别遣从弟孙奂治安陆城,修立邸阁,辇赀运粮,以为军储。

嘉禾年间,东吴曾经拿下过安陆:

《建康实录》:嘉禾中,(陆逊)都护诸军,与诸葛瑾等征襄阳,定安陆、石阳。

可见安陆曾经失守过,可能就是嘉禾初年的事。

竟陵一直坚持到孙吴亡国才失守说:

陈健梅:《孙吴政区地理研究》:黄武中沔北之地入魏,吴失安陆、新市两县,然云杜、竟陵在沔南,仍为吴境。

《一统志》竟陵县地属江夏郡,后汉因之。三国吴为石城,置牙门戍。晋元康九年,置竟陵郡。
《元和志》:长寿城,本古之石城,背山临汉水,吴于此置牙门戍。晋羊祜亦置戍焉。惠帝元康九年分江夏西部都尉置竟陵郡,治石城。
《元和郡县志》县城本古之石城,背山临汉水,吴于此置牙门戍城,羊祜镇荆州亦置戍焉,即今州理是也。

南新市嘉禾年间才失守说、云杜在黄武年间没失守说:见上。

黄龙元年(229年)也就是孙权刚称帝前后,后起将领张梁建议“遣将入沔,与敌争利”,得到孙权的赞同,可见当时孙权在沔口周边的影响力有限。宋杰认为云杜县治今湖北京山县,在沔北,与南新市(治今湖北京山东北)相近,可参见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三国魏、吴荆州图,及梁允麟《三国地理志》魏国江夏郡条;而竟陵县治在今湖北潜江西北,距离沔口有三百余里,都在沔北,谢鍾英没错。

如前所述,孙吴曾经通过一些北伐夺取一些江夏郡的地盘。

袁准:孙权自十数年以来,大畋江北,缮治甲兵,精其守御,数出盗窃,敢远其水,陆次平土。

除了上述的安陆、石阳,还有

《陆逊传》闰月,大将军瑾卒。秋八月,陆逊城邾。
《州郡序》邾城、赤乌四年,陆逊常以三万兵戍之。
《通典》吴后得邾城。孙权赤乌中,使陆逊攻邾,常以三万兵守之。

其中也包括文聘曾经驻守的沔口:

《郡国志》:沔州今理汉阳县。春秋郧国之地。战国时属楚。秦属南郡。二汉属江夏郡。魏初有之,为重镇。曹公定荆州后,以文聘为江夏太守,守沔口,止石梵,吴军来攻,不克。后属吴,亦为重镇。孙权嘉禾中,陆逊屯江夏、沔口。

《通典》:沔口、建安十五年,文聘为江夏太守,镇焉。其后吴军攻不拔。青龙后属吴,即今汉阳县。

《吴主传》:夏五月,权遣陆逊、诸葛瑾等屯江夏、沔口,孙韶、张承等向广陵、淮阳,权率大众围合肥新城。

随着陆逊统领的吴军持续开疆,夏口督的职权范围也扩大,于是被沔中督这一新职位取代,辖区包括云杜、竟陵在沔口以南的部分。宗室孙邻也曾任沔中督,后来叛逃的孙壹虽然没有明文记载,但“都督夏口诸军事”的职位也胜过原来的夏口督。

相比于在合肥的习得性无助,吴军在江夏已经控制了汉江水道,成功变被动为主动。蜀汉临灭亡时,吴将丁封、孙异还在前往沔中,意图搭把手。


不战而降

但随着局势的发展,北方的曹魏及其继承者晋朝仍然不可避免地对孙吴形成了碾压态势。

晋朝荆州刺史羊祜上任后,曾被废弃的襄阳重新成为治所。在羊祜的计谋和军事打击下,孙吴最逼近襄阳的屯所竟陵石城被拔除。此消彼长,由于频繁内乱,孙吴的夏口督孙壹、孙秀罔顾宗室身份先后率部投魏,而孙吴整体的军事布局顾了西陵、乐乡就顾不上江夏,末代皇帝孙皓又不愿意让将军们手握重兵,在江夏的势力也就不可避免地一步步回到了解放前。虽然后来的夏口督孙慎趁羊祜病重离任突袭得手造成了一些小麻烦,但晋朝随即吸取教训调整了军事部署。

咸宁五年(279年),晋江北都督胡奋夺取沔口、鲁山城,豫州刺史王戎夺取蕲春、邾,江夏太守刘朗等以治所武昌投降——曾经最有开疆前途的战区,最后却成了最不抵抗的战区。

IOS系统打赏通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孙权、吕蒙袭杀关羽夺取荆州的背后——吴国核心利益的需要!
刘备是如何借到荆州的?
【原创散文】细说江夏郡
从赤壁之战到刘备借荆州,荆州各势力领土的变迁
​赤壁之战前鄂县等地已归入东吴版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