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烧砖人解密古砖手印

            烧砖人解密古砖手印


                                        鹤壁袁东海

 

                     



  古砖手印砖拓片 

 

                              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本报讯 (记者 张佳)唐定陵周围为什么会有500多座窑址,唐代的工匠又为什么要在砖上印自己的手印?昨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我省考古人员在“唐代最大规模砖瓦窑场”陕西富平桑园窑址,又新发现了48座窑炉和大量手印砖,其中部分窑炉可能是唐开元年间为修缮遭受火灾的唐定陵需用的砖瓦而开的窑炉。

。。。。。。。

  手印砖始现于唐中宗李显时代

  据史料记载,唐定陵在历史上曾遭受过3次较大规模的损毁,分别是“开元五年(717)十一月乙卯,定陵寝殿火。”“永泰元年(765)二月戊寅,党项羌寇富平,焚定陵寝殿。”“大和八年(834)七月辛酉,定陵台大风雨,震,东廓之下地裂一百三十尺,其深五尺。”

  于春雷说:“新发现的这48座窑炉成东西向,而以往发现的其他窑炉都是南北向。所以我们判断这两组窑,应该和其他的窑是不同时期建造的,根据出土的实物分析,新发现的这些窑炉可能建于距今1300年前的唐开元年间,是后期维修唐定陵所建。”

  另外,考古人员在窑场边北侧还发现了很多手印砖。手印砖是唐代典型的建筑材料,综合以往的考古资料发现这种砖始现于唐中宗李显时代,到玄宗时代最为流行。除了窑场北侧外,专家们在南侧也发现了零星的手印砖,但比例远低于北侧。于春雷说:“这种区别说明窑场北侧区域与南侧区域是不同时期的窑炉,北侧区域要晚于南侧区域,应该是后期对定陵进行维修时使用的窑炉。但该区域手印砖所占比例仍没有达到后来的流行程度,判断也应该是开元年间修缮定陵时的窑炉。”

  唐代为什么会流行手印砖呢?目前学界的普遍认识是唐代工匠自己在砖上打上的专属“商标”,目的是通过手印辨别自己的产品。但于春雷对此有不同看法,他说:“我觉得手印砖也可能就是当时的一种工艺,工匠们为了让砖坯与模子完全贴合,用自己的手压实砖坯增加其密度使烧制出的砖更结实耐用。”

上文是考古专家对古代砖上手印的考证报道,我作为一个烧砖人从制砖技术上讲:砖上留有手印实际是手工制砖过程的一种缺陷

首先,手印砖与砖窑没有关系,手印产生在砖坯成型后的搬运过程中,这和制坯泥料的软硬(泥料含水率)有很大关系。当泥料较软时,成型后的砖坯也较软,在搬运的过程中就容易将手印留在砖坯上,特别是当砖坯体型较大时,需要双手用力协助,这就会出现整个手掌印,如果砖坯较小(例如现在的红砖)则会出现手指印。

为什么有的砖有手印,有的则没有哪?除泥料软硬外,印记的产生还和制坯——搬运工艺有很大关系,脱坯后立即搬运和放置一段时间搬运就有很大差别,短短的几小时停放,砖坯表面的水分就有很大变化,水分的变化当然和制坯的外部环境(季节、天气、温度、工作环境等)等有很大关系。

 当砖坯制好后,泥坯还比较软,在人工搬运的过程中就会将手印留在上面,实际是一种轻微的泛霜现象。从现在制砖工艺中也能看到手印砖,一般表现为人工码坯生产线上,但由于现在砖坯较小,并且使用了真空挤出机,砖坯的强度也大为加强,手印已经很轻微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提高隧道窑烧结砖产量和质量的措施【下】
华商报:唐代规模最大、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砖瓦窑群陕西富平现身这些砖瓦窑或为帝陵烧制建材(图)
砖瓦释盛唐
陶瓷烧成的气氛及气氛控制
全抛釉产品配方调节的研究与探讨
宽体辊道窑抛釉砖变形的预防和处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