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子弹太少射速慢,这款并不出彩的冲锋枪,为何是德军制式冲锋枪

如果提起二战历史上的德军,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强大的虎式坦克,威武的黑豹坦克,还有空中的死神斯图卡,以及那开启了喷气式黎明的ME262喷气式战斗机。

然而德军士兵的手中的MP38/40,则是另一款德军的标志性武器。但这款射速慢,弹药少的冲锋枪,为何能成为德军士兵的利器呢?

一.诞生于德国的冲锋枪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被交战双方用来固守阵地了。战争的形式极其呆板,基本上就是我军今日进攻,阵亡三万,前进三米。明日敌军进攻,阵亡五万,前进两米。

战争之呆板,闻所未闻。战争开始头四个月,德国人战死70万,法军战死85万,装备差劲的俄军一年就战死了250万人。

毕竟堑壕战这种战争模式,就是这么坑的,双方阵地之间有漫长的距离不说,还遍布地雷和铁丝网,进攻的一方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冲进敌人的阵地。

但就算你冲进去了,也不是多简单就能拿下。因为战壕狭窄,上了刺刀的步枪根本施展不开,那换句话说,你举着步枪进去,还不如里面举着板砖的哥们方便呢。

因为你来不及挥动你的步枪,人家砖头就砸过来了。所以一战的时候,战壕白刃战,大家举着短刀,手枪跳进去了。因为这样方便在战壕作战,很容易就能打死敌人了。

但是这种东西还是不靠谱,于是短步枪,霰弹枪就都出现了。方便士兵在战壕里能进行作战的最后终极产物,就是德国在战败前所开发的MP18冲锋枪,发射手枪弹,方便作战,效果极好。

此后,这就成了德国暴风突击队的标志性配备,不知道打死了多少英法美的士兵。因为端着冲锋枪跳进来的德军士兵,各个身经百战,现在拿着自动火器,弹匣打光弹药前,能打死七八个敌军,相互掩护,就能瞬间清空战线。

所以冲锋枪,就很招协约国恨,因此一战后,凡尔赛条约明令规定,德军不能拥有冲锋枪。这也侧面证明了,冲锋枪的强大,以及威慑力。不过德国人打从一开始,就隐藏军备,计划来日再战。

所以冲锋枪禁止条令,根本就没什么用了。而且德国的军工厂以对外销售为名,一直在改良他们的冲锋枪,这样一来德国的冲锋枪研究,就根本没有停滞。

这也为后来德国重新武装时,新冲锋枪的制造,奠定了基础。

二.德国士兵的利器

按照德军的设想,闪电战的核心的装甲部队,作为装甲部队对于远距离目标有极大的杀伤力和威慑力。

但是在复杂的地形里,面对近距离威胁的效果就很差。尽管这些装甲单位装备了机枪和机关炮,但是它们仍然因为车辆自身的限制,而在近距离是反应迟缓。

因此装甲部队就需要车载步兵的保护,以确保其不受近距离威胁影响。

但是车载步兵的武器,却成了一个问题,如果要快速排除这些威胁,那么士兵使用传统的毛瑟98K步枪,显然不能达到效果。

这是因为毛瑟98K步枪虽然可靠,但是作为栓动式步枪,其必然射速缓慢,无法快速消灭敌人。这样一来,车载步兵本身就失去了意义。

因此,车载步兵,必须重新装备冲锋枪,方能抵御这种威胁。

然而德军现存所装备的冲锋枪,虽然有数款,却都是基于老旧MP18制造而来,虽然可靠,但却不符合现在的趋势。

好在德国早就研发出了一款名为MP36的冲锋,这把枪于1936年制造完成,是后来MP38/40的直系父亲,与后来的MP38相比,其弹匣向左倾斜30°,便于左手握持弹匣。

不过后来改进量产为MP38时,该枪就把弹匣改为了垂直设计。这样的设计,可以更方便于士兵使用。

而在1938年,MP38冲锋枪正式生产,定名为MP38。采用自由枪机式原理,发射9MM手枪弹,管状机匣,裸露式枪管,弹匣可容纳子弹32发。

这种冲锋枪是为了应对近距离突击作战而诞生的,所以它采用了折叠式枪托,并且大量使用钢材和塑料制造,在波兰战役中有极佳的表现。

当然其保险装置当时异常的不可靠。枪机在后方待击位置上时,受到了较大的震动时就会容易走火。后来对保险装置进行改进,命名为MP38/40。

而最终产物,就是MP40,相比之下MP38/40则属于一种过渡产物。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东西,军方从制作精良武器,转向了大规模生产,那么MP38原来的生产模式就不在实用。

为了进一步简化工艺,提高其生产效率,缩短工时。MP40就应运而生,大量的采用了冲压工艺和焊接工艺,这就让MP40在战争中大量生产。

毕竟标准化意味着,其零件可以在任何地方生产,经济性也大大提升。最终MP40在战争结束前生产了足足一百多万把,成为了德军的专属配备。

三.MP40的优缺点

不过MP40并非没有缺点,作为二战中大规模生产的冲锋枪,其制造造型十分简单,传统的木制枪托,护目组建,枪管护筒都被取消。

核心部件都是钢片冲压,甚至初级的技术工人都可以完成它,机匣更是铝制材料组成,经济实惠且稳定。

而在精度,稳定性上MP40的精度较好,或者说在整个二战中,它的精度都是较高的。因为它所考虑的是在近距离作战中,提供密集集中的精确火力。

这主要也是因为它的设计思路,自由枪机式的设计,让复进簧装载了三节不同直径的套叠内的导管内,导管前方为撞针。设计是,枪机后坐带动庄镇运动,然后压缩复进簧,让其平稳运动。

同时这把枪枪身短小,折叠后仅62CM长,比各国的固定枪托武器都要短20CM。非常适合在狭小范围,尤其是狭窄的车厢和飞机里携带。

对于车载步兵和伞兵而言,这种设计非常有效。不仅仅方便于伞兵携带,也方便与车载步兵在车内进行射击。重量轻,火力较好的冲锋枪,非常适合他们的需要。

但是有优点也就有缺点,它的主要缺点就是射速低和装弹量少,这两点在战场上几乎要了德军士兵的命。

首先说射速,这把枪的理论射速是每分钟500发,但是实际射速要低于这个数字。而MP40的主要对手波波沙每分钟射速900发,美国的汤姆逊冲锋枪在使用.45弹药时,也是每分钟700发射速。

也就是说除去英国人的司登式冲锋枪和美国人的M3冲锋枪外,该枪不占任何优势,也仅仅对于司登式冲锋枪和M3冲锋枪有微弱优势。

而这是因为MP40的设计初衷,是装备给训练严格的德国士兵的,他们使用MP40可以进行持续的精确射击,以此来杀伤大量敌人。

然而冲锋枪的作用,其实是进行凶猛的近距离火力扫射来压制敌人。典型例子就是苏联的波波沙冲锋枪,根本不考虑精确射击,而是在近距离对准敌人扫射一通。

而此时德军士兵往往就会被这种火力所压制,实际伤亡巨大。而在巷战中,双方的交战距离过近,此时精确射击意义较低,射速成了关键,先打出更多子弹的人,往往是活下来的那个。

另一方面,装弹量少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虽然MP40的32发弹匣与盟国的主力冲锋枪的弹药量相当,但需要说明的是,波波沙冲锋枪普遍采用71发弹鼓,而美国那些装备了汤姆逊冲锋枪的士兵则自费购买50发弹鼓。

而冲锋枪的用处是在最短的时间里,将最多的子弹打到敌人身上。而MP40原本就低射速,再加上现在弹药少,实际战斗时士兵就会频繁的更换弹药。而在实战中,换弹意味着死亡。

所以在实战中,德军士兵往往会扔掉自己的MP40,捡起一把波波沙冲锋枪来使用。而德军也确实缴获了大量的波波沙冲锋枪,为了方便运用,德军还将波波沙的枪管和弹夹接口进行改进,使其能发射德军手枪弹。

这种改进过的波波沙冲锋枪,在西线和东线都有大量使用。显然,MP40在和波波沙冲锋枪的对决中,德军士兵判定波波沙冲锋枪赢了。

结语

确实MP40是非常容易控制的武器,重量轻,后坐力也较小,即便是女人和孩子也可以有效运用。

但是在实际作战中,伴随着冲锋枪对决的数量增多,MP40的一系列问题就暴露了出来。其设计指标偏离了冲锋枪的本职,最终也导致MP40失去了它在战场上的地位和优势。

参考文献:《二战德国陆军单兵装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盘点那些改变了世界的战争武器
单支售价超37万:伯莱塔M1938冲锋枪,意大利枪械中的精品
二战十大冲锋枪
MP38就很好用了,那为什么德国人还装备了MP40?
MP38 40介绍
二战德军士兵的MP38/40冲锋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