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上最善良的权臣,大权在握能力出众,却从未篡位后来名垂千古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以及三国英雄争霸割据的故事。其中蜀国君主刘备的成功离不开诸葛亮的帮助,诸葛亮也被称为史上最善良的权臣。

为什么诸葛亮会被后人这样评价呢?他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出生贵族,命运坎坷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181年,出生在琅琊,也就是今天的山东。诸葛亮生于官吏之家,算得上是当地的一个望族,小时候的生活过得十分舒坦。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也许不平凡的人注定要有不平凡的人生。

诸葛孔明三岁的时候,家里发生了巨变。他的母亲意外去世,此时的诸葛亮十分年幼,不太理解亲人离世的滋味。

据说,当他看见人们将他的母亲放在了棺材里时,不懂事的他还觉得这样很好玩,也要跟母亲一样躺进去,谁也拦不住。

最后还是他的父亲将他哄骗了过去,不至于耽误葬礼的进程。后来诸葛亮明白了,这就是死亡,这就是离别,也让他懂得了思念。

不幸的事情接踵而来,诸葛亮八岁的时候,好不容易学会了将对母亲的思念与悲伤和解,一起深埋心底,父亲也突然离他而去。

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

诸葛亮故作坚强,没有表露一丝的懦弱,因为他还要照顾好弟弟。好在诸葛亮的叔父是一个好人,给他们兄弟提供了一个投奔的地方。

就这样,诸葛亮在叔父的照顾下长大。等到诸葛亮十六岁,可以向照顾自己的叔父尽尽自己的孝心时,他的叔父也离他而去。

世上最难过的事情就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三顾茅庐,建功立业诸葛亮从小就十分的机智,又因为出生在官吏之家,家教十分严格。在环境的熏陶下,诸葛亮成长为了一个正直且足智多谋的人。

叔父也经常给诸葛亮讲官场上的一些事情,也算是从小培养了诸葛亮良好的政治素养,让他对天下大势运筹于心,也有了后来刘备的三顾茅庐。

自从叔父去世之后,诸葛亮不问世事,隐居在隆中。

即使足不出山,也对天下大势了然于胸,这就是诸葛亮的神奇之处。他无欲无求,只想安安稳稳过完一生。

建安六年(201年),刘备在与曹操的战争中落败,无奈之下,逃亡到荆州投奔刘表。另一方面则积极的拉拢当地的英雄豪杰,以便可以东山再起。

当时,尚在隆中的诸葛亮就被当地的人称为卧龙先生,可谓声名远播。徐庶也亲自给刘备推荐诸葛亮,于是刘备就想让徐庶去请诸葛亮来,帮自己引荐一下。但徐庶却说,要想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则必须要亲自去拜见。

刘备这个人宅心仁厚,丝毫不见怪,安顿好手头的事情便出发前往隆中拜见诸葛亮。

英雄与英雄的相遇总是没有那么简单的,要不然也不会有我们后来“三顾茅庐”的典故。

刘备三次前往隆中,才得以见到诸葛亮。本来诸葛亮是无心国家大事的,只想安稳过完自己的一生就好。

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心换人心”,诸葛亮被刘备的赤诚之心给打动了,他早就听闻刘备礼贤下士,是这乱世中不多见的贤良之人,如今为了自己这乡野粗人,竟不辞辛苦多次来见。他决定跟随刘备,建立自己的功业。

二人初见时,诸葛亮向刘备陈说了自己三分天下的妙计。诸葛亮表示:“如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手握百万雄兵,你自然不可与他硬碰硬。占据江东的孙权,虽然兵力没有曹操雄厚,但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江东百姓都依附于孙权。江东你不可谋取,只能与他合作,寻求他的援助。

如今要想在这乱世之中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先从荆州、益州开始,以此集聚自己的力量,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势。”

听到诸葛亮的话,刘备表示十分赞同,也特别后悔没有早点与他相见。

刘备是一个颇有见识的人,如此赏识诸葛亮,从中也可以看出诸葛亮的过人之处,这篇论说也就是今天著名的《隆中对》。

诸葛亮出关之后,刘备经常跟他在一处讨论、歇息,二人志趣相投,关系如胶似漆。甚至引发了张飞关羽的不满,说白了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吃醋”。

可见不仅诸葛亮足智多谋,人格魅力也十分大。就连大名鼎鼎的关公、张飞都忍不住嫉妒他。

殚精竭虑,死得其所刘备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势力一步步壮大,曹操想将可能会威胁到他的力量扼杀在摇篮里,对刘备发起了进攻。

多亏了诸葛亮成功说服孙权,达成联刘抗曹的计策,这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扳回一局。

219年,刘备自称汉中王。至此完全实现了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制定的“跨有荆、益”的战略目标。

不久,曹丕杀掉汉献帝,自立为王,建立曹魏。

221年,在诸葛亮的劝说下,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并且任命诸葛亮为丞相。

刘备给了他十分大的权利,诸葛亮可谓是刘备最器重最信任的人,是智囊团、是军师。要不然也不会临终把蜀汉的基业托付给他,让他辅佐自己的儿子,要是儿子不争气,诸葛亮可以取代他,继续完成蜀汉大业。

大家都听过“扶不起来的阿斗”,这句话用来比喻一个人要是懦弱无能,自己不争气,即使得到了贵人的帮助也还是干不成大事。

阿斗就是刘备儿子刘禅的小名,就如刘备所料的那样,阿斗扶不起来。

此时的诸葛亮大权在握,人心所向,完全有资格有实力取代刘禅。但是诸葛亮没有这么做,连这样的想法都没有过。一直效忠于蜀汉,一直追随刘备,从未有过变心。只为了他内心坚守的道义,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

刘备死后,诸葛亮殚精竭虑想要完成他的遗志,出兵征战,向南进发。获得了非常多的资源,并且组建了无当飞军这支劲旅。

堪称“神话”的七擒孟获的事迹便是在南征的过程中缔造的。

在诸葛亮的管理下,蜀汉基业一天天壮大。之后诸葛亮又带军北伐,进一步扩张蜀汉的势力。但是很不幸在北伐的途中,诸葛亮因为太过于操劳,积劳成疾,重病不起。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曾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来表达对诸葛亮英年早逝的遗憾与悲伤。

即便是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诸葛亮惦记的也是蜀汉大业。

在五丈原之战中,诸葛亮命令自己的手下,自己死后不要发丧,从容撤退,如果敌军赶来就带着我的雕像迎战。

果然魏军将领司马懿猜测蜀军此时撤退,定是诸葛亮已死,于是亲自追赶拦截。却看到诸葛亮(木雕)迎头冲了过来,他以为诸葛亮还活着并且是在使诈,吓得赶紧撤退。

等到蜀汉军队撤退到安全距离之后蜀军才讣告发丧,司马懿表示:“诸葛亮果然是百年难遇的天才,料事如神。”

诸葛亮即使位高丞相,却十分的廉洁,平时自己所穿的衣服都是朝廷赏赐的,更别说给自己的亲人带来什么好处。没有任何多余的财产,并且吩咐自己死后,不要破费,挖个坑给他埋了就行,不要随葬品,平常的衣物就可以。

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得到了人们的爱戴,经过历史的洗礼,他的形象仍然在我们心中熠熠生辉。

好人总是会被人铭记,永垂不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君可自取,压在诸葛亮心头的一块磐石
[转载]中国百位皇帝的判词(2)
夷陵之战刘备最多只损失了5万人,蜀汉为什么却因此一蹶不振呢?
为何蜀汉皇权无人争抢?侧面解读魏、吴“黑暗官场”给蜀汉的启示
如果三国当家人是孙策、曹昂和刘封,形势将会如何?
除了诸葛亮,还有哪些人即是忠臣又是权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