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0后女导演拍的这首“诗”,为什么让人力挺?

1905电影网专稿 “真挚的诗,今天就要吟出来了。”

3月18日,乔思雪导演处女作《脐带》上映当天,该片监制姚晨在社交平台上如此感慨。情感细腻、母子情深则为多数观众观影感受关键词。

对于导演而言,每一部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般重要。关于这部花费四年时光孕育的处女作,乔思雪心中也有千言万语。影片全国公映之际,1905电影网专访《脐带》导演乔思雪,倾听影片背后的故事。

离别“练习簿”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乔思雪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鄂温克旗。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成为她小时候时常光顾的“游乐场”。

那时,母亲成为她情感上最依恋的亲人。

伴随着光阴的流淌,逐渐长大的乔思雪开始想要摆脱这种依赖,她也不想将生活的过多细节,裸露在母亲面前。两人之间的日常交流,也逐渐稀少起来。后来的她索性远走他乡,来到千里之外的法国求学。

《脐带》导演乔思雪

2017年左右,就读于法国3IS国际电影学院的乔思雪,迎来了毕业季。留下还是回去,成为她不得不面对的人生思考题。后来,迷茫的她从陌生人那里找到了答案。

那天,乔思雪正在一条热闹的大街上与友人喝着咖啡。目光穿过透明的玻璃窗时,对面一位头发凌乱,衣着单薄的中年阿姨吸引了她的全部注意力。

“她跟母亲年纪差不多大,一直在路上徘徊,然后你去问她在干嘛,她说在找自己的家。那一刻挺触动我的,突然好想做回孩子的角色”。经过了解,乔思雪才知道眼前的阿姨是位阿兹海默症患者。与母亲相仿的年龄,对她的内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

当天晚上回去,乔思雪就给母亲打了电话。一番长聊之下,乔思雪才知道妈妈最近的真实生活状态。那时的母亲,正值更年期,情绪波动较大,甚至偶尔也冒出过不好的想法。

“过去很久很久之后,她才跟我说这个事儿,其实对我触动确实蛮大的。因为你会觉得母女之间,无论我们是不是言语上针锋相对,或者是长时间不联系,你都不会觉得这个情感会发生变化。”乔思雪坦言创作初衷,“因为害怕别离,尤其害怕与母亲告别”,所以写了这个故事让自己提前熟悉面对亲人离别时的恐惧。

以前的生活中,乔思雪对死亡的理解过于抽象。通过这次写作和拍摄,这种抽象开始逐渐变得具体。她对待离别与死亡的态度也变得勇敢起来。

天苍苍野茫茫大草原上,自然也是乔思雪创作灵感的另一大来源。草原居民看待生死的态度,也给她不少创作启发。

剧本完成以后,有两个名字,汉语名为“漫游在蓝色草原”,蒙语译名意为“脐带”。监制曹郁、姚晨认为后者更能体现母与子、人与自然的连接,更能彰显影片主旨,所以片名选择了后者。

影片中母亲用脐带滋养了儿子生命。长大后,儿子用形似脐带的一根长绳,再次将两人的命运捆绑在一起。

老艺术家与素人演员相辅相成

选角对于一部导演处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脐带》中的主要角色,也是经过一番精挑细选。

巴德玛饰演的草原母亲,让人倍感亲切。1991年,由其领衔主演反映蒙古精神的电影处女作《接近伊甸》,给乔思雪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考虑《脐带》母亲一角的演员人选时,她第一时间便想到了巴德玛老师。对于能和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合作,乔思雪深受鼓舞。

由于片中与巴德玛上演母子情深的伊德尔,此前从未有过大银幕表演经验。如何让两人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诠释出真实可信的亲密母子关系,成为摆在导演面前的一道难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专访电影《脐带》主创:“总有一天我们要直面与父母的告别”
3月,终于等来了这样一部“良心”国产片,电影的结尾,太惊艳了
90后女导演处女作《脐带》上映,监制姚晨笑谈自己的戏被老公曹郁剪掉了|不散观影团第309期
《脐带》——今生的母子情缘,只能在湿润的眼眸里落下帷幕
电影《脐带》:一根绳子系起来的母子情
专访《脐带》导演乔思雪|拓宽边界是游牧精神最根本的东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