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首届感染合作论坛在沪举办,张文宏:感染病学科需要打造一支平战结合队伍

4月1日,由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联合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华申微生物与感染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感染合作论坛暨首届东方国际感染病学术周在上海举办。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在发言中认为,经历新冠疫情的三年对于感染病学科是一次浴火重生的洗礼。后疫情时代,我们对感染病学科的重要性和未来在健康中国战略中的作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有能力应对未来除了新冠以外的新的疫情的挑战。我们要打造出一支平战结合的队伍,这支队伍能够应对感染病危急重症的救治需求,能够具备快速响应的研究能力,以证据回答疫情带来的实践挑战,能够具备公共卫生视野,和疾控体系紧密协作筑起应对疫情的防波堤。

本次论坛以“以国家中心合作平台,赋能感染科创新发展”为主题,汇聚临床、科研、流行病学、药物研发等各领域权威专家学者,全面聚焦国内、国际感染学科及交叉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探索感染领域新发展格局。中国工程院庄辉院士、李兰娟院士,上海市卫健委闻大翔主任等领导及知名学者出席。会议同时发布了多项由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与UpToDate合作编制的感染性疾病最新的指南与专家共识,为相关领域临床治疗提供建议指导。

东方国际感染学术周(Oriental ID week)作为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牵头举办的感染领域的学术品牌,旨在定期汇聚来自全国的医学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最前沿的疾病防治技术和研究成果,为感染病防治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闻大翔在致辞中提到,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成立两年来,为上海及全国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做出的积极贡献。在协助上海市传染病临床诊治三级网络项目的实施中,优化了传染病医疗救治资源的全市布局,提高了各级各类医院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传染病的应对能力及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在大上海保卫战和“防重症、降病亡”的重症救治攻坚时刻发挥了合理分流、科学救治、挽救生命的重要作用,有效推进上海的传染病分级诊疗体系建设。

国家医政医管司司长焦雅辉认为,对于感染病学科来说,不仅要健全重大疫情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还要多角度、多维度夯实我国感染病防治能力。感染病领域的临床研究、学科建设和发展是当前需着力完成的任务。

庄辉院士、李兰娟院士、闻大翔主任、翁心华教授、毛颖院长、张文宏教授等专家学者共同开启东方国际感染病学术周。 主办方供图

论坛上,由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与UpToDate合作编制的感染病指南及循证临床指引系列专题正式发布。本次论坛共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门诊首诊患者的评估与管理指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住院成人患者的评估及药物》《新冠病毒感染神经系统并发症急性期的评估与管理》《猴痘公众防护指南》等多个主题的指南/共识及临床指引。感染病循证指引分论坛将在学术周期间举办,届时相关专家将对本系列指南/共识及临床指引进行解读、在线答疑。此外,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中国门静脉高压联盟(CHESS)于2023年联合发起,为支持中国肝病领域青年学者设立的公益性奖项“青柑奖”也在论坛上启动。

据悉,本次论坛及学术周将持续一周,至4月6日落幕。学术周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分享最新的临床技术和科研成果;同时,通过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实现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作为传染病领域的“高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高传染病专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我国感染性疾病的救治水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拟扩增发热门诊等发热监测点,平战结合核心是感染人才储备
张文宏:新冠进入常态化防控,如何建设时刻警醒的传染病预警体系
院感不等于帽子手套隔离衣!《“疫情新常态”上海专家院感共识》今正式发布
瞭望丨“疫情来了就关注,走了就遗忘”,传染病科室困境何解?
无标题
关注国家医学中心建设 | 一家“计划外”的国家医学中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