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的这首词流传了上千年,很多人却只知一句,而不知全文

众所周知,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不仅给人以艺术的熏陶,还能启迪人的思想,以及陶冶人的性情。因此学习诗词,也就成了语文课本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熟读并背诵诗词全文简直是一个噩梦。所以大多数时候就会出现一种情况,即某一首诗词,很多人只知一句,而不知全文。

并且这种情况,会随着人们步入社会,以及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如曹松的“一将功成万骨枯”、元好问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黄景仁的“百无一用是书生”等。再如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名句“人间有味是清欢”,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甚至还成为了很多人所信奉的至理名言。但你记得它出自苏轼的哪首词吗?

其实“人间有味是清欢”,出自苏轼的词作《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根据词序“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我们可以得知它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也就是公元1084年的12月24日。创作背景则是苏轼与泗州好友刘倩叔同游南山后所写。顾名思义,它实际上是一首纪游词。词中苏轼游览的“南山”,在泗州东南,宋人米芾曾称淮北第一山。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首先,词的上片主要描写了苏轼清晨出门后沿途的各种景象。开篇两句“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即清晨的细雨斜风,使得天气微微寒。淡淡的烟雾和稀疏的杨柳,则让初晴后的沙滩更显妩媚。从这两句诗的意思来看,苏轼显然经历了一场雨过天晴,且心情状态也从清晨残冬腊月的凄凉,转变为了向午晴日中萌发春意的喜悦。

于残冬腊月之中把握住物象的新机。这正是苏轼逸怀浩气的表现,也是苏轼精神境界豁达乐观的表现。所以苏轼紧接着就说:“入淮清洛渐漫漫”,即洛涧之水汇入淮河后,水势便逐渐浩大,呈现出苍茫一片了。由此可见,当苏轼见到淡烟疏柳所萌发的春意后,就自然想到了不久后,春水初涨,春意更为浓郁的季节。

然后,词的下片则记述了苏轼与好友游览时的清茶野餐及欢愉心情。“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形容的便是一盏乳白色的香茶,以及一盘翡翠般的春蔬。“雪沫乳花”,指煎茶时上浮的白泡。“蓼茸蒿笋”,指蓼芽与蒿茎,是古代立春的应时节物。即旧俗立春时馈送亲友以鲜嫩春菜和水果、饼铒等,称“春盘”。

最后“人间有味是清欢”,是苏轼这首词的千古名句。它的字面意思很简单,就说是人间真正有滋味的还是这清淡的春盘啊。但它却又是一个具有哲理性的命题,我们说苏轼品茗尝鲜很喜悦,从某种程度上反映的正是一种舒适的生活状态。所以它的言外之意,是说人间真正有滋味的是这清淡的欢愉啊。可见苏轼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人间有味是清欢”也可以说是一句至理名言。随着人生阅历和年龄的不断增长,很多人都放弃了追求所谓的轰轰烈烈的人生,反而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清淡而舒适的人生。或许这也是我们不知全文,只知“人间有味是清欢”这一句的主要原因。当然,每个人所要追寻的生活状态还是有所不同的,如果是你,你会追寻苏轼这样的生活状态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大会考“人间有味是清欢”,难住72人,康震表示不能理解
苏轼最治愈的一首词,温柔入骨,结尾7个字抚慰世人900年
“蓼茸蒿笋试春盘”是哪个节气的风俗,百人团72人不敌11岁小选手
六首最美《浣溪沙》:花轻似梦,只道寻常;满目山河,人间清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浣溪沙 细雨斜风作晓寒》赏析
苏轼最经典的一首词,只是结尾7个字,便令人拍案叫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