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令古往今来无数诗人惦念的“江南”,聚合起的究竟是怎样一种美学认同

四百多年的吴韵呢喃,千年传扬的锦绣华章,“评弹诗词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日前,上海“行知读书会”策划推出“江南文化季”主题系列活动,将读书、赏艺、观展联动起来,读者开启了多感官的江南漫游之旅——听着江南文化招牌“评弹”的曲调,揣摩江南诗词的意蕴。

主持人阎华命题,《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方笑一解析,评弹表演艺术家周红、徐惠新,围绕江南诗词原创评弹表演,“说”“唱”解读古诗词,余音绕梁,现场观众从中一品诗词中的吴侬软语。在他们看来,江南并不局限于地理概念,而是不断延伸的文化概念,也是名家诗人的精神家园。

《送人游吴》

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评弹,起源与流行皆因苏州,进而影响江南,自然要从苏州说起。来自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作品《送人游吴》,诗人借送行描绘水乡风貌,写尽姑苏繁华。一首诗罢,苏州形象立体呈现于脑海中。

“ 杜荀鹤留下来的诗不是很多,但是讲到苏州,讲到江南,肯定要讲到这个诗,这是我读过的个人体会。”方笑一点评道,“这首诗里把脑海里所有想到苏州的特点都集中起来。‘人家尽枕河’讲江南地理的特征,水巷或者水港小桥多,桥非常多。市面上是怎么样的?夜市卖莲藕,春船载绮罗,最后说到思乡。就像清朝人画姑苏繁华图,将所有的地理、文化、商业、景色特征全部融入五言律诗,40个字足够了,这是《送人游吴》很高明的地方。”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游完苏州,便到扬州。杜牧诗《寄扬州韩绰判官》说的是江北扬州,为何又入选“江南”?方笑一介绍,原来江南是一个变迁的地理概念,秦汉以来,“江南”所指区域不断发生变化,唐朝时期扬州亦是江南,“春风十里扬州路”写的正是唐时的江南风光。

“诗人杜牧于离开后始终怀念江南风雅,于是写下这无限留恋,但究竟在他笔下草木‘凋’或‘未凋’却存在争论。《三国演义》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作者杨慎则以为‘草未调’更合杜牧诗之意趣。但他将杜牧另一句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之‘千里’改为‘十里’,则完全是主观臆断,杜牧听见或者会生气的!”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人人尽说江南好,每个人心中或可有自己的“江南”。方笑一尤其钟爱“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两句,“我查过写江南细雨烟雨的诗,从二月开始到六月全部都有,七、八月没有,因为要下阵雨了,到九月又有一些了,秋冬又很少,所以一年四季没几个月没有。无论从自然来讲,还是从诗人捕捉来说,这都是江南最典型的景色。”

《江南春》

张籍

江南杨柳春,日暖地无尘。

渡口过新雨,夜来生白蘋。

晴沙鸣乳燕,芳树醉游人。

向晚青山下,谁家祭水神?

令人不舍的还有江南的春天,少年诗人张籍意图将江南的美好说尽,所以成就这样的佳作。清新优美宛如江南之春,也正如人生的初始,诗与人在此有了交汇。“我们一般认为这首诗是张籍早年漫游江南时所写,‘渡口过新雨’这句是被后人称道的,江南的烟雨下在小舟的渡口,一下雨植物很敏感,一感受到水的润泽以后,连夜白蘋都生长起来了,这是江南雾后和植物之间的互动。”

《卜算子·感旧》

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

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

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不舍江南的岂止张籍,还有苏轼。时间流逝,容颜已老。江南却与蜀地故乡一般,留在这位蜀客生命之中,人生豁达可见一斑。“苏轼是真正爱江南,而且真正对人生,生命流逝非常豁达的人,这个是我们爱诗词的人,值得向苏轼学习的。”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宋代诗人与江南也有着很深羁绊,这在陆游诗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壮志未酬的雄心,交织于南宋文人娴雅的消遣时光之中,于小处见悲凉,柔软景致中藏着诗人报国无门的郁郁无奈。

《忆江南》三首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说起江南,最为人所熟知的诗句,非白居易《忆江南》三首莫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总是深入人心。方笑一讲解,配上评弹艺术家的演绎,人们会发现,江南不仅因富庶与繁华而令人向往,它所代表的生活方式也让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心向往之。

trong>

“行知读书会·江南文化季”系列活动,从不同角度解读“江南”的多维魅力。无论是赏江南书画,游江南园林,还是听史依弘说戏,无不丰富了读者观众对江南文化之美的直观感受。

活跃在京剧舞台上的史依弘,一手做传统,一手做创新。2013年是梅兰芳先生第一次到上海演出的100周年,史依弘独挑五台传统大戏,上演“文武昆乱”,她还曾在一天内唱尽“四大名旦”代表作。活动现场,来自弘依梅剧团的两位演员郜巍、陈东伟,表演了京剧选段《卖水》《白门楼》,现场掌声连连。

“江南文化季”之“阆苑与仙葩——《红楼梦》里的园林”,则带领读者重返四大古典名著里的江南园林。元妃省亲时曾写下“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这便是大观园的缘起,但现实中的大观园真的存在吗?园林文化专家、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文化景观专委会委员林小峰娓娓道来,贾宝玉的怡红院怡红快绿,林黛玉的潇湘馆竹藤静谧,原来在因地制宜的园林文化间人物的命运也早已尘埃落定。

园林中还蕴藏着草木密码,比如《红楼梦》写到了数百种植物,从前80回与后40回中出现的种类就可以证实草蛇灰线的续笔,植物更是对故事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书中出现最多的“茶”为例,有洁癖的妙玉嫌弃刘姥姥喝过的茶杯,却愿把自己的茶给宝玉喝,人物情愫便在茶香间暗自流露。

图片:出版方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范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巡幸江南 扬州之“红巾翠袖瘦西湖”
醉在瘦西湖
杜牧有哪些传诵千古的著名诗篇?
赠别二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镇江的唐诗气象(下)
古代文人为何向往扬州,从杜牧这种诗中,带你体验扬州之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