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朝的藩王制度副作用如此之大,为何没有人废除此制度

明朝的藩王制度开辟之初,是为了巩固帝国的防御。朱元璋是农民出身,基于他自己的观念,他认为自己的儿子肯定要比外人靠得住,所以想到了让儿子替自己守江山的办法。明朝分封藩王的制度,与汉朝和西晋的分封制度相似,但区别亦不小。其最大的区别在于,明朝的藩王不掌握地方的行政权,而仅仅享有军事指挥权,甚至在藩王府邸所在地,都有朝廷的军事力量和武装治安力量,可见,朱元璋对于西汉,西晋时期分封制的经验教训,还是有所借鉴的。

即便如此,藩王的卫队也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尤其是在北方边境驻守的藩王,其卫队(即亲兵)之数量达到十余万,与此同时,因为这些军队长期与北方的蒙古作战,所以其战斗力也不是内陆军队能够匹敌的。总而言之,藩王的存在,始终是对皇权的一大威胁。因此,朱元璋一去世,他的继承者——皇太孙朱允炆便开始削藩,对自己的叔叔们动手。朱允炆暴力的,不当的削藩,也直接导致了朱棣起兵造反,朱标一从此失势。

继任的明成祖朱棣,本身就是以藩王造反而登上皇位,藩王的能量,他自然是清楚的,所以他在当上皇帝之后,继续朱允炆的削藩大业。他削藩的手段,并不如朱允炆那么暴力,他仅仅是削去藩王的卫队,而保留王爵。因此,朱棣最终顺利除掉了藩王对皇权的威胁。

明朝的藩王,其嫡长子具有继承王位的权利,其余诸子皆为郡王;郡王也遵循嫡长子继承,其余儿子降一级爵位,一直有十个等级;此外,每一位皇帝除太子以外的儿子,也都被封为亲王。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朱家的王爷数量越来越多。这些王爷的活动受到一定限制,只能呆在封地,不得随意离开,也不允许其从事商业活动,且生活费用由朝廷拨款,可以说是无忧无虑。

藩王的逐渐增多,也造成了明朝财政支出的不断扩大;有的藩王在封地内大量兼并土地,造成自耕农数量减少,其或沦为流民,或成为佃农,这对于明朝的财政收入和社会秩序,都是不小的冲击。

明朝历代皇帝之所以不去改革这项制度,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朱元璋的祖训。朱元璋作为一位农民出身的皇帝,对于家族这一方面是非常看重的,他自己编的《皇明祖训》中,为自己的子孙后代已经做出了非常仔细的规划,甚至连每一系的字辈都提前规划好了。所以,朱元璋这种不让子孙后代受罪的思想,转化为了藩王制这样一种制度设计,自然不是其他皇帝可以更改的。

另一个原因就是有关“华夏正统性”的问题。明朝从蒙古元政权手中接过统治权力,其极力想通过说明“华夏正统性”来增强政权内部的凝聚力,所以朱元璋在拥有天下后,非常注重“汉元素”,即使当时的明朝在很多方面都已经被蒙古影响二朱元璋却不自知。对于“亲亲尊尊”,分封宗法这类出自周礼的原则,非常重视。明朝历代君主在朱元璋的影响下也都默认了藩王制度存在的合理性。

另外,则是处于血缘关系的考虑。毕竟藩王都姓朱,都是朱元璋的子孙后代,只要不去威胁皇权,那么给他们一点好处也是没什么影响的。这种思想的本质就是家天下——天下都是老朱家的,自然,老朱家的所有子孙都能享受掌握权力带来的好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代的藩王制度这么坑,为什么官员和皇帝都不敢触碰这项制度呢?
朱允炆:本来可以安稳的当个皇帝,只因觉得比朱元璋更聪明而败
同样是皇帝,为何朱元璋完全放权给太子,康熙则高度警惕太子
朱元璋要砍三棵树:朱标不同意,朱允炆不满意,朱棣得实惠
明末藩王的众生相
朱元璋的《皇明祖训》给孙子留下隐患,让朱棣有了造反借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