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未都司马光砸不了缸,宋人烧不出大缸!结果被一成语“打脸”

《中华世纪坛序》中是这样描写中华文化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卓越辉煌。信步三百米甬道,阅历五千年沧桑。社稷千秋,祖宗百世,几多荣辱沉浮,几度盛衰兴亡。圣贤典籍,浩如烟海;四大发明,寰球共享。缅怀漫漫岁月,凝聚缕缕遐想。”

这样寥寥几句话,却将我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辉煌与沧桑描写了个淋漓尽致。而也正是在这条长长的历史之河当中,发生了无数或令人捧腹或令人唏嘘的故事。

今天我们讲的故事主人公,是语文书上那个砸缸的司马光,还有一位是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收藏家马未都。这位收藏家指出这个故事是编撰的,而原因则是他认为宋人根本不具备烧制大缸的能力!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反驳最终竟然被一个成语给打了脸。
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自然是司马光,他出生在宋代,是个从小就天资聪颖的小孩。《宋史》里有记载,称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显然是拥有常人无法企及的智慧和能力。
不过再好学的小孩,他也还是个小孩,小时候也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外边玩。而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发生在一次大家一起在外边玩的时候。
那时候一群小朋友在院子里追逐打闹,司马光捧着一本书闲坐在庭前也悠然自得。但有一个调皮的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了装满水的大缸里,这下可把其他小孩子都吓坏了,纷纷四散而逃,竟然没有一个顾得上去救缸里的那个小朋友。
司马光翻身而起,先是用石头击破了大缸的侧壁,让里边满溢的水流出来,不至于把这个小朋友淹死,然后又想办法把他救了出来。这样灵性睿智的处理方法,一时之间让司马光风头无两,坊间说书人纷纷讲起了这个故事,所以司马光也就“火”了起来。
而时间到了现在,《司马光砸缸》成了我国学生必学的一篇课文,希望小朋友们能够从这个故事里得到启发。但是一位名为马未都的收藏家所提出的异议,却让人心生疑窦,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究竟是不是真的呢?
马未都是何许人也?
在这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马未都到底是个什么人。他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拜先人余荫所赐,他的家庭条件一直都不错,父亲是山东地区十分有名的名门,而他的爷爷更是清末时期的盐商,眼界十分开阔。所以马未都从小便熟读诗书,有几分才华。
到马未都长大成人之后,他对文学创作展现出了较高的天赋和张力,慢慢也就开始接触写作事业,一篇《今夜月儿圆》的成功发表,让他顺利走进了大众视野,成为了一名职业编辑。
在殷实家境和逐渐成长起来的名气的加持下,马未都开始走进收藏圈,九十年代末期的时候遍已经拥有上千件珍贵的收藏品,他还把这些收藏品都放在一起,开了一家独属于他自己的私人博物馆。
这样的成就让他在文化圈有了一定的话语权,而此时从他口中所提出的“司马光砸缸是假”一说,也就引发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马未都看来,宋代的工艺水平并不足以支持他们烧制出一个能够容纳一人的大缸。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有没有依据呢?
被一成语“打脸”
依据是有的,不过并不是能够作证马未都说法的依据,而是能反驳该说法的依据。
唐代张鷟在《朝野佥载》写过这样一个故事,话说女皇武则天时期,手腕非常狠厉,而她的一些意愿往往会交由她手下的一些酷吏去完成,来俊臣和周兴就是武则天最得力的左膀右臂。
不过,在这两个人之间,女皇显然更偏爱来俊臣一些,因为周兴自从有了些权力之后,就开始膨胀,甚至会明里暗里地违背武则天的念头。更有甚者,还上书一封迷信,说周兴正在与人勾结谋反,意图推翻武则天的统治。
这瞬间让武则天变了脸色,立刻招来俊臣觐见,并让他去彻查这件事。来俊臣非常熟悉周兴的脾气秉性,便决定从一顿饭开始,慢慢敲开他的心理防线。
在这个饭局上,来俊臣并没有开门见山地说什么,反而问起了周兴最近有没有发明什么审讯的残酷手法。周兴洋洋自得地讲述了将活人放在一口大缸里,然后下边点火的酷刑,还说没有人能在这种手段下还不交代事实。
来俊臣听了之后,便要命人压着周兴去体验一下这项酷刑,瞬间让周兴交代了所有事情。而这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成语,“请君入瓮”的由来。
众所周知,宋代是排在唐代之后的,而如果说唐代已经出现了这样可怕的刑罚,就说明当时已经具备烧制可以容纳活人的大缸的技术,所以没道理到了宋代,反而连烧制一个可容纳一名小孩子的缸都烧不出来结果。
司马光砸缸的真相是什么?
其实,如果真的从历史角度来考量,司马光砸光的这个故事还真有一些疑点存在的。比如说在一些历史学家眼中,该故事最早的出处是北宋时期的一本轶事笔记《冷斋夜话》,而这种书籍当中所记载的毕竟都是些小故事,大多都查不出源头的真实性。
所以,大家就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提出了一个更靠谱的说法——这个故事之所以能流传起来,其实是在暗讽当时北宋朝堂之上新旧党派的相互倾轧。
那时候的司马光和王安石处于两个相对的阵营,但其实并无法分辨出谁对谁错。到王安石用人不当的导致了朝堂出现一些变故之后,反对派的声音就愈演愈烈,而他们所拥护的“首领”,就是司马光。
所以说大家对“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的传播,更多地是想要宣扬司马光这种美好的品性,这种能够救人于水火的特质,以用来安定民心。
小结
时至今日,《司马光砸缸》已经是书本上必学的一篇课文,小朋友们正是通过以该故事为代表的一些课文,来树立起最早的责任心和信念感,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其实现在的这个故事已经与政治动机毫无关联了。
而我们再回顾一下马未都反对的声音,其实他质疑这个故事真实性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出发点却出了问题,如果说他也能够像历史学家一样从历史的角度去研究问题,恐怕也不会被一个成语给“打了脸”。
参考资料:《中华世纪坛序》《朝野佥载》《冷斋夜话》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未都:司马光砸不了缸,因为宋代没大缸!结果被一成语“打脸”
马未都:司马光砸不了缸,宋朝烧不出大缸,结果被一成语“打脸”
马未都: 司马光砸不了缸, 宋人烧不出大缸! 学者: 知道这个成语吗
马未都:司马光砸缸不可能,宋代没有大缸!不料被一成语“打脸”
马未都:司马光砸不了缸,宋朝烧不出大缸,结果被一成语“打脸”中华
马未都:司马光砸不了缸,宋朝烧不出!结果惨遭一成语“打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