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兴化的五湖八荡(一)

  兴化地处苏北里下河腹部,境内河道纵横,湖荡密布,河湖水面积占总面积26.2%,是个典型的水乡。

湖是四周为陆地的广阔水域,浅水湖则为荡。上世纪八十年代,兴化有大纵湖、吴公湖、郭正湖、平旺湖和得胜湖等五大湖,湖泊周围还有团头荡、官庄荡、王庄荡、广洋荡、花粉荡、沙沟南荡、乌巾荡和癞子荡等八个荡,构成了我市西部、西北部地区的湖泊群。当年,你若乘坐小划船到湖荡地区兜风,行上几天除了水还是水,捧一捧湖水,喝到嘴里清爽甘甜,深吸一口湖面清风,沁入心肺令人陶醉。处处水天一色,湖面波光粼粼,湖水清澈见底,水里鱼虾肥壮,水面野鸭成群,湖边岸绿草青,湖中取鱼忙碌……取鱼人在湖中撒网、张卡、张丝网、张丫子、张……演绎出一幕幕生动的鱼趣鱼乐图。水乡的湖泊太美了!

兴化的五湖八荡1982年土地资源调查时实测面积8万亩,连同3.9万亩沼泽草滩、13.2万亩的低洼荒田,组成了总面积达25万亩调蓄洪水的水库,控制和减缓汛期水位的快速上涨,使兴化汛期降雨水位控制在“下一涨三”以内,起到了很好的减灾作用。湖荡滩地汛期蓄水,为全市工农业生产提供充裕的水源。

湖荡沼泽草滩还是兴化大地的“肾”、“绿肺”和大“空调”,有利于净化水源、净化空气、调节湿度温度、调节气候,改善全市的生态环境,使得兴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河水可淘米、洗菜、直接饮用。

五湖八荡盛产鱼、虾、蟹,鲜活野生的水产品满足了市场供应,丰富了城乡人民生活,解决了数万渔民的生计。五湖八荡成了兴化人民的聚宝盆,“金沙沟、银时堡、中堡庄的银子动担挑”,享誉大江南北。

 

湖荡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据史料记载,六千年以前长江在镇江、江都一带入海,淮河在盱眙境内入海,里下河地区当时是一片汪洋的浅海海湾。奔腾不息的长江、淮河水流,从上中游夹带大量泥沙倾泻到大海,由于海水的顶托、海潮的搬运、海浪的堆积,长江淮河的河口两岸逐步形成沙嘴、沙洲、江岸,长江淮河河口之间逐步形成沙滩、沙丘、沙坝,沿海的海岸线也不断向东延伸。大约2500~3000年前,长江北岸沙嘴与淮河南岸的沙嘴,通过盐城、东台、海安一线的沿海沙丘沙坝相连结,形成了闭合的沙堤。从此,原来的海湾就形成了一个大泻湖。

泻湖当时含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和东部沿海辽阔的射阳湖、广袤的沼泽地。公元前468年的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为了北进中原,以水运兵,开凿了邗沟。公元605年隋炀帝为了发展漕运,征调民夫开凿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从此,泻湖一分为二:运西统称高宝湖,运东简称里下河。

淮河历史上多灾多难,每年汛期汇集上中游的大量洪水,抬高下游水位,漫堤泄入泻湖,把运西高宝湖作为入江入海的行洪区,把里下河地区作为滞蓄洪区。里下河地区年复一年滞蓄洪水,湖荡沼泽逐年淤浅,湖荡面积逐渐缩小,沼泽面积逐步扩大,加速了里下河地区的天然造地进程。

黄河是条“悬河”。每遇洪涝灾害洪水泛滥,经常出现决堤改道,造成“黄龙摆尾”。根据史料记载,截止解放前,黄河夺淮达661年。滔滔黄河水,倾泻到淮河下游,夺去了淮河入海通道,通过高宝湖下泄到里下河地区,使得里下河地区河湖淤浅,湖泊沼泽化,沼泽成陆地。然而,老天爷还算“公道”,黄淮洪水泛滥,里下河白浪滔天,虽然连年遭灾,但多年的泥沙沉积,也造就了肥沃的万顷良田,将里下河分割成星罗棋布的天然湖荡。

兴化位于里下河地区中心地带,是个洼中洼,这片土地是里下河的代表,是片年青的土地。兴化于公元920年建县,当时地域辽阔,东至海边,以水域为主,人口不足万人。自元代开始,兴化经济开始起步,东部沿海滩涂煮海为盐,西部湖荡捕鱼为生,形成东盐西渔的盐渔经济。由于兴化水土资源十分丰富,自宋代起开始移民,明朝移民不断,至明万历11年(1583),兴化人口已达近13万人,而且每年以17‰的增长速度递增。正如一位领袖所说:世间第一宝贵的是人,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渔民们自发地在湖荡周围滩地上水中涝土,垒土成垛;一些农民在低洼荒田圈圩垦荒发展农耕,将荒田开发成一年一熟水稻的老沤田,使得兴化的农田耕地面积逐年增加。清朝时期,兴化地区仍然延续明朝“均田平赋”新政,并实行“摊丁入亩”政策,统计人口和分土地均以男丁计算,“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使得兴化的人口快速增长,农业迅速发展,可耕地也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改造了自然环境,荒滩变良田,使得水面积骤降。据清咸丰《兴化县志》记载,“兴化泽国也”,境内有七湖、五溪、六十四荡、五十二河津浦港,水面积近半。七湖的具体名称是:大纵湖、吴公湖、平望湖、得胜湖、白沙湖、鲫鱼湖、千人湖。据明代胡顺华纂修的《兴化县志》和民国初《兴化河渠志》所注,白沙湖遗址位于竹泓白沙村及以振南圩为中心的低洼地区,一说岸多白沙故名,另一说因湖侧有白蛇窝庄又名白沙庄,故名白沙湖。鲫鱼湖遗址位于东鲍东北的海南东西荡、南北野蒋一带及林湖魏庄、昌荣草冯庄以北的原来的荒田地区,也就是现在新建的东鲍大桥至宁盐高速高架桥段的昌合公路的两侧,因湖中柴草丛生盛产鲫鱼故名鲫鱼湖。千人湖的旧址位于白涂河东端两岸,即现在戴窑东古圩北侧,合陈幸福圩及邓桥圩的孙家任家舍、东沈刘家舍一带,因隋末有千余人避难于此,得以太平,故名千人湖。六十四荡中近代大家熟知的有:西郊镇的梁山荒、吴家荡、洪家荡,昭阳镇的耿家荡,临城镇的浪家荡,林湖乡的黄家荡,垛田镇的旗杆荡、周家荡、杨家荡、高家荡、癞子荡、翟家荡,周奋乡的蒲家荡等。由于沙沟镇历史上隶属于盐城县,故沙沟湖荡当时不在统计之列,如果按照兴化现在行政区划范围进行统计,加上沙沟的郭正湖、团头荡、官庄荡、王庄荡、广洋荡、花粉荡及沙沟南荡等湖荡,当时兴化应该是八湖七十荡。当历史进入民国初期,兴化湖荡仅剩五湖十九荡,白沙湖、千人湖已经垦植为农田,鲫鱼湖演变成连片大荒田,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盘踞台湾的国民党蒋军企图反攻大陆,这一带蒋军侦察机曾经多次出没过,还投下了不少反共传单和生活物资。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带领人民群众“蓄泄兼筹”根治淮河,里下河地区加固了周边的堤防、疏浚河道调整水系,整治四港,达到淮河洪水滴水不入里下河。新建了江都翻水站、新开了泰州引江河,里下河地区实现遇旱引水遇涝排水,把里下河地区常水位(兴化)由2.0米降至1.2米,使得一大批荡滩露出了水面。为了把兴化的资源优势发展成经济优势,在“以粮为纲”的年代里,近40万亩的沼泽地改造成高产稳产农田;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17万亩荡滩开发成高标准的精养鱼池;紧接着向湖泊进军,先将湖泊划分成大框格,做到围而不死、活而不遛,水照涨、鱼照养,水产水利兼得其利。然后为了提高养殖效益,改进养殖模式,将大框格又改造成小框格的精养鱼池。上世纪末,兴化的湖荡全面开发,改革开放前的五湖八荡,仅剩一个大纵湖和一个乌巾荡,而且这一湖一荡是周边垦植,四面缩身,成为面目全非的小湖小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究】古泰州成陆考述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54)江苏省兴化市沙沟镇
垛田里的浮生四季(2)·从缸顾乡到沙沟镇,锅底洼中的水乡风情
千年古镇沙沟新定位:打造特色旅游小城市!!!
里下河曾是中国最大湿地现存17湖荡 你知道它们在哪吗?
咯岸垛田…江苏泰州奇特农田景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