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巧治情志病,从朱丹溪打“鬼”说起~


朱丹溪是元代中医大家,中医“滋阴派”的创始人。同时,他也是一个心理治疗的专家。

01

《奇症汇·心神》中记载了朱丹溪打“鬼”治病的一则医案:


“一少年,每夜有梦,朱连诊两日,观其动止,头不仰举,但俯视不正,必阴邪相留,叩之不言其状。询其仆,乃言至庙见侍女,以手抚摩久之,不三日而寝疾。朱令法师入庙,毁其像,小腹中泥土皆湿,其疾遂瘳。”


这段话说的是一少年,夜夜做梦,白天萎靡不振。
看他外在的表象,表现为整天低头不语,两眼总往下看,从不正眼看人,完全一派阴气困扰的景象。问他哪里不舒服,他什么都不说。
朱丹溪观察了两天,不得其解。不得已,只得从侧面查询病史。他从少年仆人口中得知,病前,少年在一个庙子里见到一个年少美貌的泥做的侍女。少年见之,抚摩良久,舍不得离开,回家三天后就开始这样子了。
这下,朱丹溪总算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接着他让少年家长找了一个法师过来,叫法师到庙子里作法后将侍女的泥塑像打了个稀巴烂。
就这样,少年的病还真好了。
中医治疗的“心病”历史,由来已久。
《黄帝内经》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人的情志变化是五脏气化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且,《黄帝内经》将五脏情志论总结其规律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中医又有“情志相胜法”恐胜喜,喜胜悲,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即通过转移情志形态来治愈疾病的一种方法。朱丹溪用到的正是情志相胜法,其中,体现了“怒胜思”“悲胜怒”等情志转移的理念。
其实,中医治疗心理疾病,不仅可以通过“情志相胜”法,还可以通过中医外治疗法,即经络推拿、穴位按摩等方法来治愈。


02

今年的国庆节,我们反馈过一则案例,一位名叫豆豆(化名)的男孩儿在爸爸的陪伴下,随着伙伴一起进入了鬼屋,结果收到严重惊吓,之后不去上学,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妈妈完全不能上班,对妈妈寸步不离。
其实,现在像豆豆这样的孩子并不在少数。
现代人失眠、抑郁、敏感、焦虑等心理疾病越来越普遍了。现代“文明”所致的精神心理紊乱挑战着人的身心健康状态。
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包括宝宝及家长。
有的宝宝特别敏感,比如说,看电视、玩手机,一旦不让看就哭鼻子;有的宝宝出现心理问题(比如抑郁、受惊吓)就会拒绝上学,出现典型的社交恐惧症。
孩子的情绪不佳,反过来也会影响妈妈,很多妈妈也会变得紧张、焦虑、不安……
按照西方心理学来说,这种情况不是由于孩子缺爱,就是原生父母、原生家庭导致的。似乎,除了心理补偿、一味安抚之外,就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了。
然而,从中医角度来说,除了可以用到情志相胜法之外,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调理身体,五脏与性格、情绪、心理都是一一对应的,之所以心理问题多,就是因为五脏气血不足,痰湿瘀阻导致的。
五脏的状态才是心理问题的根本,我们如果不调理好五脏,仅仅用拥抱、用心理疏导,甚至吃心理疾病的药物,是错上加错。

03

前面提到的豆豆,其实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学习也很好,和同学交流也正常,老师也很喜欢他。
但美中不足就是有点瘦弱,出了“鬼屋”时间之后,爱哭鼻子,不能上学。
老师和家长都做了很多努力,包括上半天学,上学期间可以给妈妈打电话,老师表扬等手段都用上了,可就是没有奏效。
因为妈妈学过小儿推拿的课程,就想到了中医。

经过辨证,这个孩子的身体是一个脾胃虚弱、痰湿重、阳气虚的状况,让妈妈用温阳的方法,综合小儿推拿、董氏特效穴、艾灸等方法,配合温胆汤泡脚(化痰的经典方),前后经历两个月,完全康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医的心理疾病——情志病
中医心理之五脏情志论
君本堂:什么是七情?
中医心理学
中医心理学概述
中医治疗心理疾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