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医话临床】焦树德:咳嗽病治肺清温法

三、清

(1)涵义:“清”寓有清凉、泄热、清燥、泻火的意思。清法即是用清泄肺热、清气化痰、清肺泻火、清燥救肺等方药治疗咳嗽的方法。亦兼有前人所言,“寒可胜热”、“泄可去闭”之意。

(2)机制:肺为娇脏,其性飔凉,畏热怕火,易被热邪所伤。如《内经》所说:“……在脏为肺,其性为凉、其德为清……”。故温热、火邪、燥热、暑热、痰热等邪气伤肺,肺体不清,肺失肃降而致咳嗽者,须用清法清泄肺热、清肃上焦去治疗。朱丹溪曾说:“若夫气动火炎,久咳无痰,又当以清热润燥为先……世人徒知肺主皮毛,外感风寒为寒,殊不知传里郁久变为热也,况肺为华盖,而五脏六腑,火自内起,熏蒸焚灼,作咳嗽者,亦良多矣。”《医学入门》中说:“新咳有痰者外感,随时解散无痰者便是火热,只宜清之。久咳有痰者,燥脾化痰;无痰者清金降火”。《嵩崖尊生书》说:“肺金本清,虚则温,甘苦清之”。

(3)清法方药举例

①清热化痰法:适用于肺热痰多的咳嗽。症见咳嗽,咽痛口渴,痰黄稠难出,便秘脉数等。常用方如清咽宁肺汤:桔梗、山栀、黄芩、桑皮、前胡、知母、贝母、生甘草。清肺汤:黄芩、桔梗、茯苓、桑皮、陈皮、贝母、天冬、栀子、杏仁、寸冬、生甘草、当归。清肺化痰汤:黄芩、山栀、桔梗、麦冬、桑皮、贝母、知母、瓜蒌仁、橘红、茯苓、甘草。

②清燥养肺法:适用于肺燥咳嗽。症见干咳少痰,咽干,咽痒,少津,甚或痰中有少量血丝,舌干唇燥等。常用方如桑杏汤:桑叶、杏仁、沙参、象贝、豆豉、栀子皮、生梨皮。四汁膏:雪梨汁、藕汁、生萝卜汁、生薄荷汁,加糖慢火熬膏。

③清泻肺火法:适用于火热咳嗽。症见咳嗽声高,痰黄黏稠,甚或味臭,口渴牙痛,唇裂鼻干,咽喉肿痛等。常用方如二母宁嗽汤:生石膏、知母、贝母、栀子、黄芩、瓜蒌、茯苓、陈皮、枳壳、生甘草。可去陈皮加玄参。清肺降火汤:陈皮、杏仁、桔梗、贝母、茯苓、黄芩、前胡、瓜蒌仁、生石膏、枳壳、生草,可把陈皮改为桑皮。石膏散:生石膏、炙甘草共为细末,冷开水送服9g。可酌加枇杷叶、贝母、桑皮、桔梗、黄芩、栀子等。兼有大便秘结者,可重用瓜蒌,并把杏仁捣碎,同时加用生大黄、槟榔、元明粉等。

(4)清暑益肺法:适用于暑热伤肺,咳嗽气短,脉数烦热等症。常用方如加减洗肺散:天冬、麦冬、五味子、沙参、杏仁、桑皮、杷叶、六一散。加味玉露散:生石膏、滑石、寒水石、天花粉、生甘草、桑皮、杷叶、寸冬、竹叶、五味子、桔梗。清肺白虎汤:生石膏、知母、竹叶、党参、桑皮、地骨皮、桔梗、甘草、乌梅。

余如清化、清肺、清金、泻白,甚至通下泻火,清肺抑火等,亦属清法,不一一详举。

“清”法最常用的药物一般有桑皮、栀子、生石膏、寒水石、黄芩、知母、青黛、滑石、青果、桑叶、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山豆根、锦灯笼、芦根等。

四、温

(1)涵义:“温”寓有温肺、温化、温中、温纳等意思。用温肺化痰,温肺理气,温阳化饮,温中化痰,温肾纳气等方药治疗咳嗽的方法,即称温法。前人亦有“热可去寒”之剂。

(2)机制:肺性本凉,易受寒邪侵袭,形寒饮冷皆可伤肺而致咳嗽。脾肺阳虚,痰饮不化,水饮犯肺亦可导致咳嗽,肾阳不振,也可使肺中寒冷,肾不纳气,致肺气逆上而不降,均可发生咳嗽。这均须用温法治疗。《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劳者温之”、“寒者热之”。《外台秘要》说:“冷嗽者,年衰力弱,体气虚微,如复寝食伤冷,故成冷嗽。此亦但将息以温,兼进温药,则当平复”。《医心方》中说:“若有本性非热,遇诸冷缘而得嗽,触冷便发,遇热即可,此是冷嗽也”。《痰火颛门》说:“大抵咳证只宜温平,肺号娇容,药味少凉即寒,稍燥即热,治咳方禁用辛燥,学者不可不知”。《医说》说:“寒嗽痰薄,宜服热药”。《杂病广要》引《治病治法密方》说:“伤冷咳嗽,身不憎寒发热,得之脾胃受寒,传入于肺,逐成寒嗽,嗽甚则吐白沫而多呕。此当先用温药,温其脾胃……”。肾阳虚者,也可使肺中寒冷,肾不纳气,肺气不降,水饮上犯而咳嗽,治宜温肾纳气,温阳化饮之法。

(3)温法方药举例

①温肺化痰法:适用于肺寒咳嗽,吐痰白稀或凉。常用方如:温肺汤:干姜、半夏、杏仁、陈皮、甘草、细辛、阿胶、生姜、大枣。八味款冬花散:桑皮、苏叶、麻黄、冬花、紫菀、五味子、杏仁、炙甘草。苏子汤:苏子、干姜、半夏、桂心、人参、橘皮、茯苓、甘草等。

②温肺行气法:适用于肺寒,气机不畅而咳嗽上气,胸膈不利。选方如加减三奇汤:陈皮、桔梗、青皮、紫苏、半夏、杏仁、枳壳、厚朴、干姜、沉香。九宝饮:陈皮、杏仁、麻黄、桂枝、桑皮、薄荷、苏叶、大腹皮、甘草,酌加旋覆花、苏子等。

③温中化痰法:适用于形寒饮冷,脾肺俱寒,咳嗽吐凉痰稀涎。常用方如:半夏温肺汤:半夏、茯苓、细辛、干姜、桂心、桔梗、陈皮、旋覆花、党参、白术、甘草。加味理中汤:党参、白术、干姜、甘草、茯苓、半夏、陈皮、细辛、五味子、款冬花等。

④温肾纳气法:适用于肾虚寒不能温阳化气,寒邪上犯,肾虚不能纳气而产生的咳嗽气喘。症见吸气不能深纳丹田,呼气较易,吸气较难,夜间咳喘加重,腰膝畏冷,面色发黑等症。常用方例如金匮肾气丸:熟地、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肉桂、附子,可加五味子。加味补肺汤:熟地、肉桂、人参、蜜炙桑皮、紫菀、黄芪、五味子。黑锡丹等。

余如温脾安肺、温肾化饮、温肾益气等法,亦均属于温法,不一一详举。

“温”法最常用的药物一般有白芥子、干姜、紫菀、冬花、桂心、白蔻衣、百部、薤白等。

文章摘自:

图书名称:跟名师血临床系列丛书 焦树德 第2版

图书作者:焦树德编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秋燥总咳嗽,老中医教你如何化痰止咳
治咳七法
焦树德治疗咳嗽七法
焦树德:治咳七法
焦树德:治咳的7大法则(重点)
焦树德:治咳七法(附49张效验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