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警惕青年心梗的幕后“黑手”
急性心梗越来越多地“光顾”年轻人,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有效预防
IC供图
徐媛 黄芳
指导专家
李迎 长沙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主任、主任医师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也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十分凶险的疾病。如今,急性心梗并不只是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地“光顾”年轻人。最近长沙市第一医院接诊了1例29岁年轻的心肌梗死患者,这在临床并不少见,报道显示有更年轻的,甚至18岁的急性心梗患者。
快递小哥“洒脱”度日 突发急性心肌梗死
今年29岁的患者小旺(文中患者均为化名)是位心宽体胖的快递小哥,上班时骑着摩托车,风雨无阻地穿梭在大街小巷,上演“飞驰人生”。闲暇时间尤其喜欢和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他爱抽烟,不喜锻炼,晚上下班后常约几个朋友连线熬夜打手机游戏,小日子看似过得很开心。
今年5月9日下午6时,小旺因为持续的胸闷气促,由家属送入长沙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就诊。小旺在入院前一天晚上就出现过突发胸闷不舒服,当时胸部疼痛不明显,同时伴有活动后气促,不能平卧。小旺心想自己身强力壮,可能是累了,休息一晚就好,便未及时去医院看病。但他整晚不舒服,几乎不能入睡,只好去看急诊。到达医院后,急诊科医师急查心电图。长沙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医师诊断后建议立即给患者行冠脉造影术明确冠脉病变情况。
小旺被紧急送进了医院导管室,急诊造影提示心脏血管右冠状动脉中段完全堵塞,为急性心肌梗死,该院胸痛中心医生马上为他开通闭塞血管,实施了右冠血管支架植入术。术后小旺症状明显缓解,心率由入院时的40次/分恢复到正常。患者一周后顺利出院,目前生活如常,家属激动地说,是医院给了小旺第二次生命。
年轻人一旦发生心梗 病情更为凶险
长沙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李迎介绍,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也就是心脏的冠状动脉血管堵塞,让供应给“心脏肌肉”的血液和氧气中断,造成心肌坏死。如果血管持续堵塞,会导致心肌坏死。如果心肌坏死面积大,患者则会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休克,甚至心脏破裂等严重后果。该病若不及时救治,开通闭塞血管,死亡率非常高。目前国家积极推进建设的各地区胸痛中心,主要就是为了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所提出的概念,尽早开通闭塞血管,恢复心肌血供,达到最大程度挽救病人生命的目的。
生活中,大家普遍认为急性心肌梗死会发生在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老年人等高发人群,一般不会想到会发生在29岁的年轻人身上,但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在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下,年轻人也越来越多见急性心梗患者。肥胖、熬夜、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小旺得心肌梗死的“幕后黑手”。
“年轻人一旦发生心梗,病情更为严重,更容易造成死亡。”李迎解释,这是因为,年轻人没有心绞痛等心肌缺血的预适应,老年人在心肌梗死发病前多数因有高血压、心绞痛、糖尿病等心脑血管高危因素而经历短暂的心肌缺血,这样对心肌有时可以产生保护作用,使心肌对更长时间缺血的耐受性增强。另外,年轻人的心肌需氧量较大,一旦发生心梗,通常发病突然、症状凶险、大多没有预兆和不舒服、早期猝死率较高。
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远离心肌梗死
尽管年轻人在心梗发作前没有明显的征兆,但通常都有明显的诱因,如熬夜、疲劳、情绪激动或剧烈活动等,这些都易造成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管中的斑块剥脱,血管痉挛,引发心肌梗死。
李迎提醒,年轻人一定要健康生活,注意控制体重、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学会减压。如果出现胸闷不适、不能缓解等情况,建议及早就医,此时医师可帮助鉴别是否存在急性心肌梗死等致命性疾病。同时,部分心肌梗死病人,不一定具有胸痛等典型症状,可能以心率突然减慢、晕厥甚至腹痛、牙痛、手臂痛等为首发症状,往往容易忽视。
让年轻人远离心肌梗死,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饮食方面应以富有营养的清淡饮食为主:低脂、低盐、低热量,避免暴饮暴食。
2.适度锻炼,控制体重。我们提倡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三至五次,有利于保持正常体重、增强心肺功能、增加心肌供血及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选择适合个人的运动方式,并避免过度锻炼。
3.戒烟。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使凝血活性增强,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应强调戒烟。
4.学会减压。年轻人工作压力非常大,压力无法释放,情绪也紧张焦虑,紧张焦虑容易出现冠脉痉挛,很大程度上也是诱发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要避免精神紧张,保持心态平和。生活规律,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工作、上网。
5.控制好血压。高血压患者必须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合自己的降压药,并坚持服用,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可有效地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6.定期体检。定期健康体检,早期发现心肌梗死的相关发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早期治疗从而早期预防年轻人心肌梗死的发生。
相关链接
不可忽视的心肌梗死常见前兆
如果日常生活中突然出现以下症状,很可能是心梗前兆:
1.长时间的心绞痛:大部分人会突然发生持续的心绞痛,既往有过心绞痛的患者,如果胸痛症状加重,疼痛时间延长,发病次数增多,可能同时还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
2.与劳累有关的全身性疼痛:患者一劳累或一激动,就出现身体疼痛,一休息疼痛就消失了。疼痛不一定是心脏相关部位,可能是肩膀疼痛、后背疼痛,甚至可能是牙疼。
3.胃肠道反应:部分病人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4.休克、晕倒等症状:少数人不会感受到疼痛,而是直接休克、晕厥。如果有类似先兆,应提早警惕,及早就医。
5.部分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病前无任何先兆,发病前没有任何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如果突然出现胸痛、胸闷(疼痛多表现为压榨性、紧缩样、压迫感)、坐立不安、出大汗、恶心呕吐,应想到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应立即到医院治疗。
年轻人患“心梗”常见原因
现代社会,心肌梗死年轻化趋势明显,年轻人得心肌梗死常见原因如下:
1.体力劳动减少 现在很多年轻人出门开车,乘车,上下班乘电梯,经常久坐于电脑前,体力劳动大大减少,肥胖、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也越来越多。
2.饮食结构的变化 如果高脂、高盐食物及快餐食品摄入太多,暴饮暴食可导致脂肪摄入过多,血压升高。同时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血栓形成,引发心肌梗死。为了消化食物,大量血液向胃肠转移,供应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加重了心肌缺血,增加了心脏负担。
3.吸烟过多 烟中的尼古丁可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烟雾中的一氧化碳进入血液,使血液携带氧的能力下降,加重心肌缺血,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均可引起冠脉痉挛,导致急性心梗的发生。
4.压力增大 行业竞争机制不断加强,年轻人在社会、家庭及工作岗位上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人在紧张时,会大量分泌肾上腺素,导致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容易引发心梗。
5.过于劳累 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痉挛,从而诱发心肌梗死。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避免或改变不良习惯:如不抽烟、健康饮食、适当锻炼、控制体重、学会减压放松、规律生活、避免熬夜等,能有效预防年轻人心肌梗死发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提防心绞痛,更要提防急性心肌梗死
胡大一:简说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你了解多少?
突发心梗如何急救?记住这“保命4法”,关键时刻能救命
西医治疗冠心病的方法*
治疗心肌梗死,最重要的不是吃多好多贵的药,而是尽快发现并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