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衡》之书虚篇(10)

2019年3月31日,星期日,农历己亥年【猪年】二月廿五

今日品读王充《论衡》之论衡卷第四——书虚篇第十六(10)

【原文之十】

传书言齐桓公妻姑姊妹七人,此言虚也。夫乱骨肉,犯亲戚,无上下之序者,禽兽之性,则乱不知伦理。案桓公九合诸侯,一正天下,道之以德,将之以威,以故诸侯服从,莫敢不率,非内乱怀鸟兽之性者所能为也。夫率诸侯朝事王室,耻上无势而下无礼也。外耻礼之不存,内何犯礼而自坏?外内不相副,则功无成而威不立矣。世称桀、纣之恶,不言淫于亲戚。实论者谓夫桀、纣恶微于亡秦,亡秦过泊于王莽,无淫乱之言。桓公妻姑姊七人,恶浮于桀、纣,而过重于秦、莽也。《春秋》采毫毛之美,贬纤芥之恶。桓公恶大,不贬何哉?鲁文姜,齐襄公之妹也,襄公通焉。《春秋》经曰:“庄二年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郜。”《春秋》何尤于襄公,而书其奸;何宥于桓公,隐而不讥?如经失之,传家左丘明、公羊、谷梁何讳不言?案桓公之过多内宠,内嬖如夫人者六,有五公子争立,齐乱,公薨三月乃讣。世闻内嬖六人,嫡庶无别,则言乱于姑姊妹七人矣。

【拙解】

传书中说齐桓公娶其姑姊妹七人为妻,此言为虚。骨肉淫乱,触犯亲情,失尊卑之礼,具禽兽本性,则混乱而不知伦理。经查桓公多次会盟诸侯,以匡正天下,以德论道,以威望统领诸侯,所以诸侯皆服从,无人敢不顺从,此非有内乱且心怀鸟兽本性者所能做到的。率诸侯为周朝王室做事,以君王无权而臣下无礼为耻。对外耻于礼之不存,于内怎会触犯礼义而自坏其德?内外不相符,则功业无成且威望不立。世人说桀、纣之恶,未言其淫乱于亲戚。禀实而论者说桀、纣之恶不及灭亡的秦朝,亡秦之过不及王莽篡权,却都没有关于他们淫乱的记载。齐桓公娶姑姊妹七人为妻,罪恶超过桀、纣,而罪过重于秦朝之亡、王莽篡权。《春秋》上说集细微之美德,贬纤小之恶习。齐桓公罪恶大,为何不贬?鲁文姜,是齐襄公的妹妹,齐襄公与其通奸。《春秋》传经上说:“鲁庄公二年冬天,鲁桓公夫人姜氏会见齐襄公于郜地。”《春秋》为何憎齐襄公,而书载其奸情;为何能恕齐桓公,隐匿其淫乱之事而不予指责?如果是《春秋》记载疏失,传史名家左丘明、公羊、谷梁为何避讳不说?经查齐桓公之过在于其宠爱女人过多,像其夫人一样受宠的有六个女人,有五个儿子争夺立嗣,以致齐国生乱,齐桓公死后三个月才对外宣布消息。世人只听说他有内宠六女,妻妾没有区别,便说他与姑姊妹七人淫乱。

【小议】

不知此段文中所提的“传书”是指何书,或许是王充所处时代所能见到的古史经典,或源于史官所记,或由古史名家所书,总之应是在王充之前广为盛传并奉之为“经”的“传书”,所以才会被王充将其中“不实”拿出来批驳。所谓“传书”,记载大多为帝王将相等“贵人”之事,或传仁德善行以奉圣,或载劣品恶行以警世。“传书”为人所写,而人有思维,有立场,当然也会有趋利之心,所以,“传书”所言之事不乏偏颇,甚至为“不实”,不足为怪,后世阅“传书”,即便是出自史上名家,亦需辨其所载故事虚实。


王充(公元27年-97年),字仲任,东汉时期思想家,唯物主义者。

《论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仅存篇目,实存八十四篇,是东汉思想家王充重要的唯物主义著作,展示了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但也包含了一些重“命”思想。《论衡》的出现,在中华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由于作者身处的时代使其世界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并不影响其著作的历史重要性。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研究和对待历史经典和思想文化的科学态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诸子百家各有千秋。品读国学经典,从中汲取有益养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衡·卷四·书虚篇译文
赵孟頫书《种松帖》,附释文
葵丘之盟
夏朝衰亡假说
夏朝的衰亡 商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春秋三百年精彩大历史(转帖连载2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