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峥嵘岁月中不能忘记的株洲之魂

——株洲工业蝶变纪实(四)

谈到新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的试制成功,当年参与研制的三三一厂副总工程师罗广源激动不已。1954年4月,50发动机资料全部到厂,工厂共修理M-11发动机575台,制造各种零组件322种,占全机零件总数的55%而且有251种经过装机试车或外场使用,证明质量完全可靠。为了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发扬不怕辛劳、勤俭办厂的精神,“咱们工人有力量,我要和压力赛跑”,既是工厂荡漾的豪迈歌声,也是全厂上下的行动写照。

没有宿舍,他们借住农舍,或在工坊栖身。业余时间技术人员突击学习俄语。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连帮助突破分气凸轮轴加工关键的两位苏联专家,也是连续十几个昼夜紧盯生产现场。众多一线生产骨干更是“任务不完,不出工房”。

第一代航空人的日夜拼搏创造了奇迹,换来了丰收的硕果。二机部规定的试制期限为1955年9月底,但到1954年7月26日,12台发动机的零组件就全部保质保量生产出来。夜以继日奋战3天后,首批3台发动机于7月29日总装完工。罗广源老人说,当自己参与制造的发动机送到试车台时,他同大家一样都围在发动机周围用手抚摸着,喜悦之情无法用言语表达,激动得流下了兴奋的泪水。

8月16日5时39分,“航发”200小时长期运行试车考验结束。当厂长牛荫冠激动不已地汇报了试制情况后,国家鉴定委员会的成员们兴奋地同他握手致谢。在审查了有关资料和现场察看了发动机运转情况并对发动机进行分解检查后,鉴定委员会签署了鉴定意见:“国营三三一厂所制‘0’批五零号机,性能符合苏联技术要求,可保证第一次入厂定期工作之前的使用寿命为200小时,可作为空海军教练机之用,并批准工厂进行成批生产。”

当职工们得知在苏联专家帮助下,自己亲手制造的航空发动机通过了国家鉴定后,聚在一起唱啊跳啊,相互拥抱握手,道贺成功。“向毛主席他老人家报喜!”这是全厂职工的共同心愿。报喜书写道:“敬爱的毛主席:我们以万分激动的心情向您报告,我国有史以来未曾有过的五零号航空发动机,已于八月十八日在我厂按照国家计划提前十三天试制成功了!我们谨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并祝身体健康。——国营三三一厂全体职工敬上 一九五四年八月二十六日” 10月25日,毛主席在北京看到电报,十分高兴,在给三三一厂的嘉勉信上亲笔签名。

贺信全文如下:“第二机械工业部转国营三三一厂全体职工同志们:8月28日报告阅悉,祝贺你们试制第一批爱姆——十一型航空发动机成功的胜利。这在建立我国的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进一步掌握技术和提高质量,保证完成正式的生产任务。”贺信由部里转到厂里,牛荫冠厂长吩咐厂部办公室的秘书,将贺信复制扩大,悬挂在中苏友好桥的“山鹰画刊”旁边。如今,人们经过这里,毛主席给三三一厂的嘉勉信醒目可见。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几乎没有一个工厂能够生产铁路机车,而今天奔驰在7万多公里铁道线上的机车绝大部分是我们自己研制的。作为我国电力机车的摇篮,株洲电力机车厂已经从一个修理厂发展成今天现代化的铁路机车研制基地。参与第一台电力机车研制、株洲电力机车工厂前总工程师赵琦说:“中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新中国成立前铁路是外国投资的,机车是国外进口的,被称为‘万国牌’。

1936年,国民党政府交通部在株洲成立了机车厂,还派我们去美国学习,想造中国人自己的机车 ,但是没有造成。而新中国成立后,从修理厂建成的湖南株洲电力机车厂与湘潭电机厂等数十个单位承担了开发电力机车的任务。只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就造出了我国第一台机车‘韶山’号。”赵老依稀记得,按照分工,株洲机车车辆工厂担任车、转向架等机械部分试制工作。1958年8月14日正式开始运作,至11月18日,工厂担任的车体、转向架等机械部分试制工作全部组装完毕,通过厂内3小时动车运行试验,各部状态良好,全部符合设计要求,当晚送往湘潭电机厂。

到达后,该厂立即开始整体组装,经过40天紧张的工作,于12月28日全部组装完工。30日,在湘潭电机厂举行隆重的庆祝大会与试车典礼。31日新车运往北京。1959年初,在铁道科学研究院环行试验线作性能试验,运行良好。新车命名为韶山型,技术型号定为6Y1(6表示六轴,Y表示引燃管整流,1表示车型系列号)。同年8月15日,宝成线的宝鸡至凤州电气化区段正式通车,1号车参加了通车典礼,正式牵引运行。

赵老说,国产韶山Ⅰ型1号车从技术考察、技术引进、产品设计、协作试制到全面性能试验完成,历时两年零五个月,同时通过设计与试制生产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数据和生产经验,为发展国产牵引动力事业奠定了基础。韶山Ⅰ型电力机车从试制到批量生产历时20余年,经过三次多项目的重大技术改进,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这是全国21个科研单位、40多家企业单位的广大干部、工程技术人员、职工群众共同努力、创新、协作的丰硕成果。

(本文原载《史志株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Y1型电力机车
18年前,韶山8型电力机车跑出'第一速'
最完整的韶山型系列电力机车(上)
一文读懂中国电力机车60年发展之路
中国铁路电力机车史(2003前)
人民蒸汽机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