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戏曲演出字幕:大幕之外的无声表达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0-07-27 18:06

  作者:李华裔

  当下,字幕已成为多数人看戏观影的“集体期待”。初进剧场的观众对演出的认识和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并依赖于字幕。没有字幕或字幕粗制滥造的演出或电影,很难使观众产生欣赏乐趣,甚至失去欣赏欲望。

  戏曲的传播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如今,很多观众不愿主动走向戏曲,主要原因是很难把握戏曲艰奥的古典美。以京剧为例,唱念多采用湖广音、中州韵,这些保有浓重地域色彩的方言以及诸多上口、上韵的发音吐字方式,常使观众不明其义。而字幕的出现,及时消除了观众的欣赏障碍,为观众与舞台之间建起语言沟通的桥梁。

  上世纪五十年代起,随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蓬勃兴起,字幕逐渐发展成为电视戏曲与剧场戏曲的标准配置,与演员、乐队、灯光、舞美等共同构成戏曲舞台演出的有机整体。戏曲演出字幕最为关键的作用,是将戏曲的唱词与剧情清晰地呈现给观众,在维系唱词、念白“诗美”的基础上,加深观众对剧情的理解,给予观众连续完整的欣赏体验。此外,字幕同样体现了戏曲的音乐美,根据不同的唱腔板式以及锣鼓点的快慢,字幕的放映速度须有相应调整,起、落、收、放都在节骨眼儿上,仿佛无声的锣鼓,字字要打在“点儿”上。开场曲、幕间曲以及终场曲的字幕放映同样如此,即便字幕在体现演职人员姓名时也要与场上音乐的节奏同趋同步。

  字幕一般讲究整句展现,使观众充分感受并沉浸于唱词的诗词美和韵律美,特定情境下也有半句展现,如演员的唱腔或念白中有“抖包袱”表演时,字幕则要和唱念同步托出、分频展现,以求达到最佳艺术效果。戏曲演出字幕的设计还需体现视觉美,字幕光源的明暗应随舞台灯光的强弱而变化。舞台光线较强时,字幕亮度要随之调暗,在剧场演出中,淡蓝色的字幕更能起到中和视觉效果的作用。同时,字幕的底色须与剧情相吻合,演出悲剧时,不宜用鲜红底色的字幕等。这些俱已成为戏曲演出中约定俗成的规矩和讲究,它们攸关欣赏者的主体审美感受。但在现实中,多数戏曲从业者认为字幕仅是舞台演出的细枝末节,而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由此,审美主体的需求和审美客体的“无意识”之间的矛盾形成一道屏障,阻碍了更多现代观众主动选择走近戏曲。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观众从来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被动的反应而存在,它的自身即是历史的能动构成”。一部艺术史,也是一部被接受史,或者说,是一部与不同时代接受者的对话史。由此,戏曲从业者理应重视当代观众的剧场审美感知,将欣赏者的主观心理需求一并纳入创作。试想,如果观众因字幕等因素的牵制而对戏曲望而却步,那么不止对观众,对无数专注舞台、默默耕耘的戏曲工作者们,也将是莫大的遗憾。

  戏曲演出字幕虽服务于舞台表演,却有严格的程序性和精准的节奏感,与舞台演出同频共振,亦是体现戏曲舞台艺术整体韵律和节奏的关键环节。它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无论在剧场或电视机前,字幕都直面观众,从头至尾,一以贯之。任何错字、丢字,都会使观众对词义、剧情产生误读或曲解,甚至引发剧场议论;任何字幕和演唱的不一致,都会引起观众对于“演员错,还是字幕错”的是非猜测,致使观众顷刻“出戏”,导致剧场秩序的短暂紊乱;字幕过早开启,则会扰乱现场观众的视线,开启过迟又会引发观众疑虑,都会干扰审美心理的秩序感。

  字幕作为唱词和剧情的直观输出,首先要确保完整、规范、准确,这对字幕员的文化素质与艺术素质提出了专业化的要求。字幕员要熟悉剧情戏理,在放映时始终以“场上”为主:与表演相辅相成,与音乐步调一致,掌握唱腔的长短快慢,抓住观众的心理节奏,真正做到张弛有度,与舞台演出融为一体,通过对字幕相应的技术操作促成其艺术表达。同时,字幕呈现上还应注重还原戏曲既有程式,发挥其释义、普及、导赏的功用。譬如,中国戏曲的声腔体系有独特的艺术性,在曲式、调式上有相应的格律和章法。曲牌,是唱腔旋律所依据的音乐基础;板式,体现着人物性格、情感与剧情的发展变化。字幕在完整呈现唱词的同时,要标识戏曲曲牌和板式名称,让观众明戏情、悟戏理、辨曲式、知声腔,引领观众走进诗词美和唱腔美的和谐意境中。

  某种意义上,字幕代表着演出团体的“文化门面”,不仅反映着剧团字幕员乃至管理者的专业素养、文化水平,同时折射出一个文化艺术单位对于艺术本身的严谨程度和态度。从字幕稿的制定、审查到核发,须有一套严格、规范的程序,以此达成精准无误的呈现,从而为整体演出效果升温添彩。早在中国戏曲学院建校初期,为加强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曾一度将演出字幕纳入京剧人才培养的教学与实践体系当中,由演出的学生制定字幕稿,主教老师审阅校对,最后由高水平的教师终审,逐级形成责任制;再如,央视戏曲频道以播出戏曲经典剧目为主的赏析类栏目《空中剧院》,考虑到多数电视观众的欣赏需求,为所有播出剧目的唱词及念白皆配以字幕,审校量和工作量固然成倍增加,却也收获了良好的播出效果和收视反馈。

  开场铃响,各司其职;大幕拉开,各显其能。同一个舞台,人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必会收获掌声与喝彩。相信戏曲的未来,也定会更加精彩!

  (作者系中国戏曲学院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与影视学博士)

[ 责编:崔益明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典越剧新版《红楼梦》总体介绍
张火丁与《锁麟囊》 人戏情未了
沪剧杨派创始人杨飞飞
一家之言:“样板戏”至少有6个方面的优势,所以才能够经久不衰
《天仙配》“移植”上银幕始末
霸道老太李世济(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