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讲述国际侨民与中国人民团结反法西斯的故事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20-09-04 04:00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冯帆

  提起二战集中营,很多人会想到著名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在山东潍坊,也有一座二战集中营——潍县集中营。

  1882年,美国牧师狄乐播在潍县建立乐道院,是集教会、学校、医院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大小建筑70多座,占地面积达到了13万余平方米,目前现存历史建筑7处。二战期间,乐道院被日军强行占领,用于关押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在华侨民,成为亚洲建立的规模最大、关押人数最多的同盟国侨民集中营,他们在这里度过了3年多的艰难生活。

  9月3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潍县集中营旧址经过改造后向公众开放,将那段尘封的历史徐徐展开。

  “这座具有巴洛克建筑风格的青砖小楼,就是当年乐道院的基督教医院,也是现存7处遗址中面积最大的一处。俯瞰,它的外形呈十字架的形状,所以被称为‘十字楼’。”潍坊市博物馆馆长吉树春说,这所建筑是1924年美国匹斯堡沙迪赛德医院捐赠的,建成后的“十字楼”成为当时胶东地区档次高,规模大的医院。如今,“十字楼”正是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的主馆。

  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包括地下一层和地上两层,地上两层按照“一个房间一个故事”的模式设计,一层包括23个房间,二层包括26个房间。其中,一层主要是从乐道院建设之初开始讲述,包括当时老潍县的地域特色、风土人情等。二层主要讲述乐道院集中营时期以及革命时期的历史,包括集中营时期外国人的生活,中国老百姓的帮助以及乐道院的红色记忆等。这座历经百年的建筑正在以全新的面貌面对未来。

  侨民被关押在乐道院期间,生活在当地的潍县百姓为他们提供了帮助,许多村民冒着生命危险,为营内侨民传递消息,提供食品、药品援助,一些人甚至因此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国际主义、人道主义、和平主义的内涵,在这里用鲜活的现实演绎着。

  “乐道院是国际主义合作的典范,是日本侵华历史和日本军国主义暴行的重要见证,是二战期间国际侨民与中国人民团结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正义斗争及国际主义精神的象征。与遗存在世界各地的法西斯集中营遗址一样,都是人类伤痛的记忆,它的存在可以教育世人牢记历史,珍惜和平。”吉树春说。

  “我们将以此次揭牌开馆为契机,加快释放博物馆宣传教育功能,讲好红色故事、讲好世界反法西斯故事,使其成为潍坊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国际交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让文物的历史文化光芒更好地照进当代、传承未来。”潍坊市委书记惠新安说。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04日 09版)

[ 责编:孙宗鹤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日本魔窟——潍县集中营的天主教神父修女,老照片带你回眸那段峥嵘岁月
二战时期亚洲最大的侨民集中营 被称为“东方奥斯维辛” 就在潍坊
乐道院集中营 潍坊二中……
山东潍县乐道院公开征集实物资料
乐道院集中营 潍坊二中
第八批国保--史迹建筑(1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