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法院建立未成年人审判专业化新模式

5月19日下午,北京高院组织召开北京法院加强少年法庭工作部署会,为包括互联网法院在内的全市17家基层法院统一授予少年法庭牌子。在新的审判模式下,北京法院将进一步规范少年法庭受案范围,探索将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案件集中在少年法庭审理,并将人民法院立案时不满二十二周岁的在校学生犯罪案件纳入少年法庭审理范围。

去年,全国人大法工委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深入贯彻落实“两法”精神,年底,最高法院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深化未成年人综合审判改革,推进未成年人审判专业化、队伍职业化建设。为推动《意见》在首都落地落实落细,北京高院立足首都法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实际,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目前,已实现未成年人审判组织专业化建设“两个全覆盖”,即设立三级法院未成年人审判领导工作机制全覆盖,建立三级法院少年法庭组织形式全覆盖。此次为全市17家基层法院统一授牌少年法庭,形成以少年审判专业化为基础,少年、家事审判融合发展为前沿探索的工作模式,标志着北京法院少年法庭工作从此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北京高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北京法院将为少年法庭配备专业能力强、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员额法官和司法辅助人员,专门从事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工作,并根据少年法庭审判职责的新变化,探索构建符合少年司法规律的审判方式新模式。并将进一步推动完善防范校园欺凌、涉罪未成年人回访帮教、亲职教育、法治副校长进校园等工作机制,落实刑法修正案(十一)降低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探索构建预防低龄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体系,同时聚焦涉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网络打赏、网络直播等热点案件,总结审判规律,探索新业态中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参与青少年网络生态治理,积极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自1987年以来,北京法院依法审理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案件70000余件,惩治了大量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未成年人。同时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在圆桌审判、犯罪记录封存、社会调查、合适成年人到场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出符合少年审判规律的首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体系,涌现出一批以“法官妈妈”尚秀云为代表的先进典型。

作者:刘靖靖 张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标题
法学论坛: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中的法庭教育问题 ——从审判实践的视角 -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态势和防范对策
拿什么挽救你,失足少年?
直面成长,愿你在人生成长之大道上,行稳致远——一名刑事法官的祝愿(一)
少年审判与家事审判的融合与发展前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