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磅!国家文旅部成立!

来源:丁俊杰看城市

这是近二十年来,旅游管理体制最重大的变革


1998年,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更名为国家旅游局,引领中国旅游业迈上新台阶。二十年后,20183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台,根据该方案,国家旅游局与文化部合并,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不再保留原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自此,文旅从机构设置上正式不分家了



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旅游的吸引力来自于文化,这一点将越来越成为全国的一致共识。新诞生的文化和旅游部的主要职责是:


贯彻落实党的宣传文化工作方针政策,研究拟定文化和旅游工作政策措施,统筹规划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实施文化资源普查、挖掘和保护工作,维护各类文化市场包括旅游市场秩序,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等。


 “十三五”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推动了文旅产业的结合。其中,《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要求,到“十三五”末,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由此可见,当前文旅产业发展的势头十分强劲


为何是与文化部合并?国务委员王勇对此解读称,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是为了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



专家时评


旅游专家魏小安


此番调整保留了旅游,也是一种升部方式;也说明文旅融合,已经成为现实发展方向;要求旅游发展的文化导向和文化深入,符合转型升级的需求变化;使原来两个部门的矛盾纠纷在内部消化;成为国务院组成部门,有利于部门之间的协调。


这个结果,一是旅游影响越来越大,机构改革必须考虑。二是产业大发展的地位上升,各地越来越重视。三是舆论的作用,全域旅游正式得到肯定。”魏小安表示,文化部门的中心是意识形态,旅游部门的中心在于市场,新的部门需要磨合,希望能够产生共振效果,以体现机构改革的英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厉新建


旅游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旅游在文化自信、文化传承、文化走出去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文化和旅游之间的整合具有内在需求。现在各地发展和企业实践中,文旅产业发展已经形成很强的市场动能,这种整合也是呼应市场发展需要。


“旅游作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体现,在社会发展和未来产业格局中将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升行政格局中的地位是产业地位提升和事业属性彰显的需要。”厉新建表示,文化和旅游整合成新的部门后,部内机构的具体设置安排将对未来旅游产业和旅游事业发展产生具体的影响。


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


文化是旅游的生命,旅游是文化的再现,文旅同属性本为一家,过去“同性分列”而行,彼此顺势而为,在顺畅与不顺畅间相伴前行,文化影响力有提升,旅游生产力得发展……

 

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台,让我们眼前一亮,“组建”二字落地有声,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应新时代发展基础,实现了真正的文旅融合;“组建”二字让旅游人振奋,大产业大发展,“小马拉大车”终于“不再保留”;“组建”得以实施落实,让我们看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与之相对应的“品质旅游”的新希望;组建文化和旅游部,必将使我国的文化形态与旅游业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中,贡献更大的力量!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家明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与文化部合并,旅游找到魂了,文化能做实了,二者合并相得益彰

 

当前,旅游呈现井喷式和分层式发展时期,许多旅游项目需要升级。旅游升级发展的新动力,是IP。IP携带的是文化基因,影视、广告、文学、艺术、媒体等文化形式是做大IP的关键。很多地方成立负责旅游发展的集团,都称之为旅游文旅集团,可见文化与旅游孪生关系。文化部与旅游局的合并成立文化与旅游部,可以预见会加速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对文旅集团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深度解剖国家文旅部



(一)国家文旅部话语权极大提高,万亿文旅项目获保障

 

目前国内的文旅项目概算总投资规模已达数万亿之巨,参与其中的企业包括恒大、万达、华侨城、中青旅等巨无霸,也包括华强方特、长隆、华谊兄弟、海昌、圣亚等拥有自主IP的玩家,同时还有散布全国各地的文旅特色小镇。

 

这些动则单体投资几百亿的文旅项目,均是以文化IP为内容形式,承接场景均是旅游景区。不过此前还没有一个部级单位可以对接这些文旅项目的业务指导、政策制定,也没有一个懂专业有实权的部级单位可以监控这类投资规模巨大的文旅项目,直管文旅业务的司局级单位将会诞生。

 

国家文旅部成立后,各种大型文旅项目将有归口业务指导单位,这背后的现实好处是中央、省级各种补贴会纷至沓来,各种国家级的文旅产业基金会在未来三年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当然最大的好处就是改变现有文化与旅游扶持政策互相割裂的局面,出现一批扶持文旅融合业态的利好打包政策。

 

之所以说打包政策,此中逻辑在于新成立的国家文旅部话语权将极大提高,在当今之运作体系中,国家文旅部有能力推动财政部、发改委、自然资源部(新成立)等实权部委联合出台涉及土地、财税、补贴等真金白银的促进文旅融合政策。但需要注意的是,主管价格是各级发改委都不可能放弃的权力,不可对文旅部职权范围过于乐观。

 

(二)文旅项目是文化走出去的最佳载体

 

国家文旅部的责任之一就是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华文化如何走出去?什么样的形式才是走出去的打开方式?

 

答案就是文化需要载体,而载体可以有多样,比如早年的孔子学院。但需要注意的是,文化传播讲究的是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孔子学院教育、教化属性较强,其发展现状也已证明这一点。故而文旅项目将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个有效载体。

 

首先,拥有中华文化特色IP的玩家有可能成为第一批走出去的玩家。当然,这取决于更一步的外汇、财税等细分政策。

 

其次,中华文化特色的IP能走出去吗?不用妄自菲薄、也不用妄自尊大,温良勤俭孝悌之意浸淫儒家文化圈内国家、地区千年之久,切中肯綮的中华文化IP并不缺乏认同感。一个现象很有意思,《媳妇的美好时代》这部小成本电视剧曾经火编非洲,多个当地语言版权层出不穷。

 

(三)新设国家自然资源部同样值得从业者关注

 

做较大文旅项目的玩家都知道,不管是批地,造地,都少不了要进国土部、环保部、海洋局、发改委的大门。这也从另外一个层面表明,一个大型文旅项目涉及方方面面,并非一个国家文旅部都可涵盖。

 

此轮机构改革中重新组建了两个实权部委,一个是自然资源部,一个是生态环境部。

 

其中,自然资源部是将国土资源部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责,水利部的水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农业部的草原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国家林业局的森林、湿地等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国家海洋局的职责,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职责整合,组建自然资源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从文旅角度来看,自然资源部统合后的权力更大,土地规划治理、土地政策、海域规划、海域审批、林地规划治理,各种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等等。统一的好处在于不必政出多门,无论是政策制定还是监管都会出自一门,纠正问题发现问题也更为及时。当然,未来对土地、海域、林地、草原的监管将更加严格。毫无疑问,统一的数据、监管智能平台将在未来三五年内建立。

 

自然资源部的成立也导致另外一个预期的出现:景区被行政区块割裂的局面能改变吗?

 

目前国内很多景区都会因为行政区划的限制而自然割裂,比如整个武夷山范围跨越福建、江西,大别山也跨越湖北、安徽、河南。甚至省内的景区因为跨市县也被分割管理,再比如安徽的牯牛降风景区因地处两县,这个景区内便由不止一个公司运营。

 

其实国土与林业相关职权合并后,设立一批管理统一的国家级(跨省)和省级(跨市县)的自然公园便可期待,不过这其中涉及的地方利益等复杂因素更多,短期难以大范围成型。

 

国家文旅部的设立对于文旅大消费产业是一种极大利好,随着市场认可度的广泛提升,国家层面已用机构改革这样的行动,直接表明文旅大消费产业已获得政策认可并进入官方话语体系。


——全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后疫情时代演艺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国家文旅部: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数45.97亿人次
文旅部等五部门:遴选100个县,试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文旅部公布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试点名单
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1.6亿人次
自然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到海垦旅游集团调研指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