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寒山的朴素情怀丨艮山书院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关注“国学课堂”学习更多知识


寒山的朴素情怀

文/曹胜高 袁晓晶


苏杭一带,不仅风光无限,更是寺庙星罗。那首让张继扬名于天下《枫桥夜泊》中所描绘的“寒山寺”(图1),即是苏州城外的名寺之一。后世之人对这座寒山寺虽心有向往,却多半不知,在张继的诗中,还隐藏着一位唐代高僧。他就是寒山,世称寒山子。若没有寒山子,寒山寺也无从得名。也只有了解寒山子,才能真正地理解寒山寺在佛教文化中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和佛教传统。


图一

 

一、幼浸苦寒

 

寒山子(图2)隐居山中,世人难晓其踪迹,对其年寿,亦难辨别,大约在627年到799年间。从他自撰的诗句:“老病残年百有余,面黄头白好山居”、“昔日经行处,今复七十年”来推测,多是位高寿之人。寒山出家,先是隐在乡里,自称“贫子”,不求于功名,不与人交往;后来因他看尽人间疾苦,便到了天台山一个名为“寒岩”,即“翠屏山”的山麓隐居下来;再后来,遇到了拾得和尚,成了莫逆之交,二人于丰干法师门下,修习佛法。


图二

 

因为历史上对寒山的身世,记载贫乏,我们只能靠现存的寒山诗句中,寻找他的生命轨迹。寒山曾在诗中说:“少小带经锄”、“从生是农夫”,比喻每个生命缘起之处,都是轮回之相。他说“哀哉百年内,肠断忆咸京”、“寻思少年日,游猎向平陵”,亦曾流观尘陌,游于都城,感受过情与爱。也一度胸怀抱负:“书判全非弱,嫌身不得官”,既然从文不可,那便“去家一万里,提剑击匈奴”,却也未必如愿,最终悟到人生不过如此,一切功名利禄都是“镜花水月”,人人不得真知,是因蒙蔽的双眼,只看到了世间的欲望,而没有感到“乐山登万仞,爱水泛千舟”的境界。虽然寒山也曾有过“一向寒山坐,淹流三十年。昨来访亲友,太半入黄泉”的追忆,可是“那堪数十年,亲旧凋落尽”,唯有此时才算真正得了解到佛家所讲的因缘变化,一切真如法,如梦幻泡影般不可停驻了。如此看待寒山扑朔迷离的一生,恐怕便能体会出他书写这些诗句时的心情了。

 

寒山艺术最大的造诣便在于,他以近乎白话的语言,朴实而真切地向世人道出了人生的真谛和佛家的正智。

 

寒山子的禅诗天下一绝,却因他那“布襦零落,面貌枯瘁,以桦皮为冠,曳大木屐”的“贫子风狂之士”形象,遭人非议。他和丰干、拾得并称“三圣”,丰干是引导寒山入了佛门的师傅,拾得是丰干在路边捡回的婴儿。拾得长大后,在天台寺遇到了寒山,两人成了莫逆之交,他们一样桀骜狂放,不拘于世。民间传说他们是菩萨,寒山是文殊化身,拾得是普贤化身。不过,他们的师父就更富传奇色彩。曾经作了《寒山子诗集序》闾丘胤就与他们师徒三人有段公案。

 

这闾丘胤非常想做官,可是又屡屡得不到重用。终于有一天,他要被派往台州去做刺史,临要上任前,却突感不适,头痛剧烈,命在呼吸。幸得丰干大师相救,才捡回了一条命。康复后的闾丘胤,一到台州,便去见丰干大师,以谢救命之恩。他念念叨叨得说丰干大师真是活佛,丰干推辞道:“我哪里是,不过我们寺中确有活佛,是生菩萨,你真倒想见他们一面?”闾丘胤听后,简直狂喜,凡人哪能想到自己会见到活菩萨。于是,闾丘胤就亲赴天台山国清寺,拜见二位“菩萨”。到了门口,他不敢劳烦知客僧去禀报,偏要知客僧领着他去了后院的厨房,直接找寒山和拾得。

 

刚入厨房,忽见两个披头散发,衣冠褴褛的颠和尚。见得此番景象,自知非同凡人,便不由分说地跪下叩头。寒山和拾得见状,狂笑着一路奔出厨房,直往后山的寒岩去。闾丘胤不明就里,也跟着跑了出去,直至逼到寒岩边缘。此刻,寒山才回首说道:“丰干饶舌!弥陀不识,礼我为何?”说完,便和拾得缩身进入岩穴,而穴洞自合。闾丘胤大惑不解,摇着头走回寺中,正要去正厅问个明白,却发现丰干和尚坐于大殿上,竟已圆寂。这时,闾丘胤才算明白过来,原来丰干和尚便是弥陀,他竟于佛前过而不识佛面,直到和尚涅槃了,他才恍然大悟这是弥勒陀佛。

 

这闾先生因本性未净,才会错过如此机缘。正如寒山诗中所言: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他用禅思写成的诗句,若心中不够澄净,又如何能懂得澄怀静虑,安心向善的道理呢?他用痴狂的行为来告诉世人,试图引导世人能从凡俗常识中解脱出来,不要用眼观世界,而要用心观世界,如此才能超凡脱俗,洒脱自在。

    

二、诗意真切

 

寒山在世愈百年,留下了三百多首诗。虽然这些诗,更多得像是佛偈,有时候还夹杂着儒道的人生体验,可是却真切动人,引人深省,难怪后来的诗僧贯休如此称赞道:

 

不见高人久,空令鄙吝多。遥思青嶂下,无奈白云何。

子爱寒山子,歌唯乐道歌。会应陪太守,一日到烟萝。

 

只可惜,当时的人并未细心体察到寒山诗作的妙境在于摆脱了一切外在舒服,完全达到了忘我和自足,眼中的山水自然、社会、人生,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化身,物我两忘,便能利他,才能利天下,这样的心境玄荡乐趣,变透智慧。他曾经与拾得有段传世的对话。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如何处之乎?”拾得对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恐怕这段对话之意味,是得用整个人生才可品得的。难怪,对于世人的误解,寒山只说道:

 

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不恨会人稀,

只为知音寡。若遣趁宫商,余病莫能罢。忽遇明眼人,即自流天下。

 

寒山的诗歌因为白话居多,又禅语重叠,一度令人不解,不为正统诗坛接受。清雍正帝认为:“读者或以为俗语,或以为韵语,或以为教语,或以为禅语,如摩尼珠体非一色,处处皆圆,随人目之所见。”但是六百年过去之后,雍正给予了寒山诗“非俗、非韵、非教、非禅,真乃古佛直心直语也”的评价。也可以说,若贯休是识得寒山诗精髓的第一位诗僧,那雍正则是识得寒山之风骨的第一位君王了。到了民国时期,更出现了一位识得寒山才情的现代思想家,那便是胡适先生。胡适先生当年在新文化运动中推广白话文,首推的三位文学史上的白话诗人中,就有寒山。胡适还花费了大量的功夫,从学理、考据、文献的层面对寒山进行了研究。

 

如今看来,似乎恰是因为胡适的抬举,才让后辈们有了识得寒山的机缘。其实,在日本的佛教界,寒山研究早已兴起,尤其是寒山的隐士身份和“似佛非佛,似道非道,似儒非儒”的禅诗,更成为日本禅宗界研究兴趣所在。难怪日本著名小说家森鸥外(18621962)曾根据寒山诗集前闾丘胤的序言,写的《寒山拾得》小说,成为了传世之作。

 

三、立意素朴


纵观寒山的诗作,其实最根本的还是弘扬佛法的诗句。其中,有诗曰:

 

五逆十恶辈,三妻以为亲。一死入地狱,长如镇库银。

 

这种近乎“刻薄”的句子,其实不过是想告诉世人要“早觉悟”,不要沉湎于尘因缘中羁绊而不得洒脱。又如他描写参禅心得的诗句: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寒山栖隐处,绝得杂人过。时逢林内鸟,相共唱山歌。

怡然憩歇处,日斜树影低。我自观心地,莲花出淤泥。

 

心如皎月,人似碧潭,闻听鸟鸣,共和山歌,闲然尘息,任凭日影斜移,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自在。只有脱离了凡尘俗界才能体认明月般澄明,林鸟般自在,莲花般清净的世界。而这种自在,只有在洞察人生苦短,放下功名利禄和是非恩怨之后,才能用空明的心去体认。寒山也曾想从道家中,觅得人生真意,却发现那只会“弃本却逐末,只守一场呆”,从而弃道就佛,劝解世人行事本于佛心、本于善心、本于素心。那些看似张狂的诗句,是他真诚的劝告。如他所言,他是“心真出语直,直心无背面”。老百姓也自是因为他这些琅琅上口的诗句,才争相传诵的。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寒山诗善用譬喻,用词直白。他的诗体通俗、自由,虽然也讲求押韵,却不过分拘泥于形式。大胆的引用俗谚方言,使得诗歌的朗朗上口,不求外在的形式,直指人的心灵深处。

 

寒山的诗作不仅在日本和国内大兴,竟然在西方社会中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这在于他的直率,辟免所有繁文缛节的束缚,而直写自我,呈现出通彻、明彻之美,以人生演绎佛理,以佛理贯彻人生,言行处事,皆有佛意。他的形象与诗,让西方人在现代性的困境中获取了诸多对于自由精神的慰藉。寒山当年出家,并未剃发,而是满头蓬垢,邋遢不堪。他并不怎样遵守佛教严格的戒律,说得话也是云缠雾绕,不愿说个明白。曾经寒山去国清寺找拾得时,寺中住持问寒山:“你姓什么,住在何处?”拾得放下扫帚,叉手而立。住持茫然不知所以。寒山则捶胸顿足的嗟叹道:“苍天,苍天!”拾得问:“你做什么?”寒山便笑答:“岂不见东家人死,西家人助哀。”问其住所、姓氏,就是还没有解蔽,执着于此世。寒山的回答,看似怪诞,却表明他彻悟佛理,要放下所有的外在束缚,打破一切俗识的力量与勇气。

 

他看不起规矩、痴痴狂狂,是俗人的看法,而得佛认,世人又如何看得懂?二十世纪的美国青年中,尤其是那些嬉皮客,都对寒山佩服不已。他们从寒山的身上看到了打破一切的勇气和不循规蹈矩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他们从这位中国和尚的身上,体会到了自由的真义。美国作家克洛厄(Jack Kerouac)所著《法丐》一书中就记载了英文《寒山诗》翻译者史奈德讲授寒山的一段故事。看来,寒山真是文殊在世,他渡人的精神,竟远在千年后都未曾消亡,并且还传到了遥远的西方,实在是只有明心见性,彻心悟佛的大洒脱大自在,才能洞穿历史,超脱文化,成为人类精神世界的明亮等灯塔,照穿阴暗,明彻心胸。






公众号ID:国学课堂

转载请注明来源:国学课堂   “文化读物”每周六更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僧支招
世间姻缘居然靠这两个和尚保佑
唐代寒山和尚和拾得和尚的一次对话
失落的珍宝--全唐诗中被遗忘的佳句(13)
寒山的禅诗(一)
丰干饶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