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乔故里与二乔文化

二乔故里与二乔文化


             三国时期绝代双娇大乔、小乔,时下成为一些地方竞相争夺的文化旅游品            牌。湖北嘉鱼、浙江义乌与安徽潜山展开了二乔故里之争,嘉鱼为此专门组织            了一个中国嘉鱼 二乔文化研讨会,并着手向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二乔故            里”旅游商标。据说湖南岳阳、河南商丘同样声称二乔故里在他们那里,还有            小乔夫婿周瑜老家安徽庐江等地也在暗中较劲。看来这场角逐还会持续下去,            我们不妨也来凑个热闹,议一议争抢二乔涉及的相关问题。            二乔故里究竟应在哪里            所谓故里,是指一个人的故乡、老家。二乔故里在哪里﹖首先要弄清楚二            乔是何方人氏。史书中没有她们的传,只在《三国志·周瑜传》中提到:建安            四年(199年 ,孙策在基本平定江东之后,“欲取荆州”,周瑜“从攻            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这里的桥公            与大桥、小桥,均写作“桥”,因为当时的桥姓本作“桥”。桥姓的起源相传            跟黄帝死后葬于桥山(今陕西黄陵)有关,因其子孙或臣子在桥山守陵便以桥            为姓。到北周时,去掉木旁写作乔,取高远之意。所以在《三国演义》里,桥            公与大桥、小桥都写成了“乔”。            从《周瑜传》的记载可知,二乔是皖县人,即今安徽省潜山县人。皖县的            皖山亦名潜山,潜山县即由此得名。明明二乔是皖县人,为什么把二乔故里搞            得扑朔迷离?关键是把二乔之父桥公当成了汉末名臣桥玄。            汉末桥玄字公祖,史称其为官清廉,长于识人,在当时士林中很有名望,            汉灵帝时官至太尉,位居三公(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之列。《后            汉书》里有他的传,《三国志·武帝纪》也提到他,说他很赏识曹操,称曹操            为“命世之才”,即有经邦济世的才能,将来能安定天下。曹操对桥玄也十分            尊敬。当时曹操才十八、九岁,而桥玄已有四十五、六岁,两人是忘年之交。            这个桥玄,不是皖人,而是梁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南 人,死后也葬于睢            阳。建安七年(202年 ,曹操率军至浚仪今河南开封 ,修治睢阳渠            (在今商丘市南 ,曾专门派人带着三牲祭品去祭祀桥玄墓,并亲自写了篇祭            文,称颂桥玄,追忆他们当初的交往之情。            二乔之父桥公,《三国志》里只在孙策、周瑜纳其两女时提到,未见其具            体身世。后人于是以为二乔之父即太尉桥玄,其理由是:按照汉制,当上三公            的人方称公。这个说法早就遭到批驳。卢弼《三国志集解》便指出,孙权称张            昭为张公、程普为程公,可张、程都不是三公。说明称公并非只限于三公,也            是对年长者的一种尊称。            二乔之父与太尉桥玄,籍贯明显不同,一个是皖县人,一个是睢阳人。二            乔如是太尉桥玄之女,怎么会流离异乡﹖桥玄有子名桥羽,官至任城今山东            济宁 相相当郡太守 ,他的两个姐妹也不可能流落到南方。再从年龄看,            桥玄生于汉安帝永初三年109年 ,死于汉灵帝光和六年183年 ,            终年75岁。桥玄故世这年,孙策、周瑜都只有9岁孙策、周瑜生年可考,            为175年 。一个75岁病故的老人,不会留下比孙策、周瑜年纪还小的女            儿。孙策、周瑜娶大桥、小桥时,同为25岁,大桥、小桥的芳龄只会比他们            小,不会比他们大。古代女子十八、九岁通常已出嫁,桥公两女不会长久待字            闺中。二乔如是桥玄之女,此时起码已有30多岁,年龄与孙策、周瑜明显不            配。此外,从《后汉书·桥玄传》看,也没有记述他有两个女儿嫁给了孙策、            周瑜。总之,桥玄与二乔之父桥公不是同一个人是可以肯定的。            一些地方自称是二乔故里,主要就是把二乔之父桥公当成了桥玄。嘉鱼方            面说:“二乔的父亲叫乔玄,汉献帝时任太尉官衔。乔公早年曾在江南戍边,            寄住在沙阳堡今湖北嘉鱼县 一中医家中,娶中医家千金为妻,后来生下大            乔、小乔。”由此得出嘉鱼是“二乔故里”的结论见2010年1月26日            湖北日报14版 。将二乔父亲当作桥玄,并说汉献帝时任太尉官衔汉献帝            时桥玄早已亡故 ,均明显有误。至于说桥玄早年戍边时娶妻生下大乔、小            乔,则二乔的年龄势必与孙策、周瑜相差更远。浙江义乌声称是二乔故里,也            是把二乔之父当成了桥玄,说他们那里是桥玄祖籍之地。湖南岳阳汉代名巴            丘,是周瑜任南郡太守时回东吴见孙权返还江陵途中病卒之地,史书明载周瑜            的丧事是在灵柩运回东吴后举行的,孙权曾迎周瑜灵柩于芜湖。在此过程中,            小乔是否曾到过巴丘,不得而知,但不可能终老巴丘是可以肯定的。现岳阳楼            附近的小乔墓,无疑是后人的附会,更谈不上那里是小乔故里。周瑜纳小乔后            曾进取豫章今江西南昌 、庐陵今江西吉安 等地,一度“留镇巴丘”。            这个巴丘不是今岳阳,而是今江西省的峡江县。至于河南商丘,只跟太尉桥玄            有关,与二乔故里也不相干。真正跟二乔故里能攀得上的,是安徽潜山县。明            代王士祯在《渔洋诗话》中引宋代黄庭坚“松竹二乔宅,雪云三祖山”的诗            句,指出“二乔宅在潜山县,近三祖山。”这说明,早在宋代,已认为二乔故            里在潜山县三祖山附近。            我们不能把名人经历的地方或与其相关的地方都视为故里,甚至按照想当            然加以推断,这都是站不住脚的。我们荆州,倒是跟二乔有关,因为孙策“欲            取荆州”,才去攻皖觅得了二乔。小乔夫婿周瑜并曾任南郡太守,在荆州待过            一段。讲历史我们可以这样讲,但我们不会把二乔故里跟荆州也联系起来。            三国名嫒何以走红当今            二乔何以成为一些地方你争我抢的热门品牌?我们可以从经济和文化的角            度作些分析。            从经济的层面讲,争抢二乔无非是为了拉动旅游。如今,发展旅游业的重            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            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将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            性支柱产业,旅游业实际已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扩大内需的突破口,它将            是继车市、房市之后的第三个消费引擎,未来最大的消费热点。一些地方争相            打出二乔品牌,正是看好旅游业发展前景的一种反映。尽管存在论证不够严谨            等问题,但他们的心情可以理解。            从文化的层面讲,争抢二乔则是因为二乔本身所具有的文化魅力。            大乔、小乔美貌超群,同为国色天香,这是二乔所以具有文化魅力的基本            前提。二乔不像貂蝉,只是演义虚构的人物,而是为史书明载的真正三国美            女。关键还不全在于貌美,更在于她们同时嫁得了才貌双全的好夫婿。孙策与            周瑜,都是汉末三国时代的名人,年轻有为,长得也帅。史载孙策“美姿            颜”,周瑜“长壮有姿貌”,二人都是美男子,时人呼为孙郎、周郎。他们本            是故交,情同骨肉,又是同一年纪周瑜只比孙策小一个月 ,20多岁时都            已成为叱咤风云的一时英豪。所以二乔嫁得孙、周二郎是很幸运的。孙策本人            就曾跟周瑜开玩笑地说过:“桥公二女长得漂亮,得吾二人作婿,也足以令她            们高兴满意了。”见《周瑜传》注引的《江表传》 。乱世之年的绝代佳人            与年轻有为的三国英豪婚配,堪称是完美的结合,是可以传为千古的佳话。这            是二乔文化最大的亮点,也是最为人们所称道之处。尤其是小乔与周瑜的结            合,唐宋以来咏赞者不少。人们比较熟悉的是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            古》,诗人赞颂三国周郎,便连带着小乔:“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            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狂虏灰飞烟灭。”一句小乔初嫁了,把周瑜的英            雄气概衬托得越发传神。孙策凭借其父孙坚留下的千余部曲家兵 ,转战江            东,很快开创出东吴基业,更是何等英雄,只可惜他26岁时便遇刺不治身            亡,所以他跟大乔的故事,相对来说不如小乔与周瑜那么绘声绘色。            正是因为二乔夫婿皆英雄,人们便加以想像和艺术创造,把她们跟三国时            代的头号人物曹操及一些著名三国故事也挂上了钩。《三国演义》四十四回写            赤壁之战前夕“孔明用智激周瑜”,就是用曹操造铜雀台广选天下美女、发誓            要得二乔以乐晚年来刺激周瑜的敏感神经。当时诸葛亮背诵曹植的《铜雀台            赋》,内有“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两句。周瑜听了于是勃然大            怒,于次日见孙权,当场驳斥张昭等人的降曹之议,力陈抗曹之计,促使孙权            下定决心联刘抗曹,智激周瑜从而收到了奇效。演义这些描写,当然是作者的            艺术创造。曹操在邺城造铜雀台,是在赤壁之战后的第二年,即建安十五年            (210年 。《三国志·曹植传》记述铜雀台落成后曹操率诸子登台,命各            自写一篇赋,曹植援笔立成,文辞可观。但这次曹氏诸子所作的赋,都没有保            留下来。其后曹植写有一篇《登台赋》,传之于世,其中根本没有涉及二乔的            内容。演义的艺术虚构,不仅突出了曹操觊觎二乔之心,而且让二乔成了促使            孙刘联合抗曹的重要筹码。这样,就把二乔与赤壁之战也挂上了钩。            历史上,曹操是否真有觊觎二乔之心?按照曹操喜好女色的习性,也许有            这个可能。唐代大诗人杜牧,曾写下“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            著名诗句。那意思是说,假若当初赤壁之战时老天不刮东南风给周瑜采用火攻            计创造条件,那么,二乔就会成为曹操的战利品,在其后留居于铜雀台的深宫            之中。罗贯中可能从杜牧的诗句中受到启发,故特意创造了“孔明用智激周            瑜”这个情节,并在第四十八回写曹操置酒宴长江时顾谓众将说:“吾今年五            十四岁矣,如得江南,窃有所喜。昔日乔公与吾至契,吾知其二女皆国色,后            不料为孙策、周瑜所娶。”作者写曹操确有“如得江南,当娶二乔”的念头。            历史上,假如二乔真是太尉桥玄之女,恐怕曹操早已如愿以偿了,哪还轮得到            孙策、周瑜的份            二乔故事本身带有传奇性,再加上后人的点缀,就越发显示出它的文化魅            力。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跟三国人物故事紧相挂联,使二乔文化沫上了一层浓重            的三国文化底色,这是二乔所以具有文化魅力的根本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乔”的籍贯
“二乔”故里之争
诸葛亮拿小乔说事事出有因-孙玉良 -中国农民第一博孙玉良的blog
大乔小乔的父亲并非东汉太尉乔玄,她们是孙策掠夺的袁术部下家眷
历代才女诗话音画(73.大乔小乔dà qiáo xiǎo qiáo)
大乔小乔都年少守寡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