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热点聚焦】应对互联网金融,农信的策略是做深“普惠”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规模日益增长,业务边界不断扩张,必将对农信社、农商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何在互联网金融兴起的时代,保持业务的持续稳定增长,已成为摆在农信系统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互联网金融对农信系统将产生什么影响? 首先将削弱农信系统的农村金融核心地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以智能手机为终端的移动互联网深入到千家万户,农村客户对网络的使用度日益提高,广大农村居民在寻求金融服务时,有了新选择,这会直接影响到农信系统作为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核心地位。其次将冲击农信系统的收入来源。农信系统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存款和贷款的利差收入,由于互联网金融本身成本较低,与农信系统相比有更为明显的利率优势,这会对农信系统的信贷投放特别是小额信贷投放产生明显的弱化效应。同时,互联网金融的第三方支付功能,已在逐步替代银行的支付渠道,也会减少农信系统的支付结算手续费收入。再次将增大农信系统的吸储难度。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改变了传统银行“一枝独秀”的金融格局,最直接地表现为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之间的存款争夺战。第四将分流农信系统的客户群体。互联网金融将会在银行业务的各个方面攫取农信社的客户群体,包括小微信贷客户群体、支付结算客户群体、活期存款客户群体等。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壮大,农信系统的策略是做深“普惠”。要充分借鉴互联网思维,发挥营业网点多、资金力量雄厚、金融服务经验丰富、风险控制体系完善、客户资源丰富、决策灵活等优势,因势利导,克服在个性化服务、客户精准定位、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劣势,不断改进和提升服务水平,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竞争与挑战。


  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坚守市场定位,发挥差异化竞争优势。应讲究竞争策略,实施错位竞争战略, 发挥差异化竞争优势。要充分发挥农信系统决策链短、立足县域的优势,坚持“小额、流动、分散”的经营策略,牢牢把握“三农”和小微企业客户这一核心客户群体,做精、做细、做深、做透农村和社区市场,优化对这一目标客户群的服务,增加这一部分客户的忠诚度。要充分发挥网点众多,员工数量多的优势,进行充分的本地市场营销。要发挥“本乡本土”和“地缘人缘”优势,在业务营销等方面将本地市场牢牢占据。要充分发挥农信系统对本地金融市场了解的经验优势,加大风险管理力度,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确保始终处于良性发展状态。


  重视客户体验,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首先,要着力提升客户的体验感, 可以借助电子银行体验区、贵宾服务区等完善的基础设施,通过网点和服务设计的人性化,培养出一批具有感知、体验和分享能力的年轻客户群,引导客户加深对农信系统的好感与认可度。同时,通过“送金融知识下乡”、上门服务等方式,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其次,要致力于优质服务建设,倡导“人人都是窗口,个个成为首席服务官”的服务营销理念,规范统一员工临柜服务时的仪容仪表、礼貌礼节、服务语言,固化服务标准,还可以经常性地组织金融知识讲座、理财沙龙、户外公益类活动等多种手段,不断提升客户关系管理的品位和档次。


  加快网点转型,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农信系统应在产品个性化、综合化、便捷化和体验度等方面进行多元化改进,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在物理网点建设上, 要推动网点转型,使网点从产品中心、服务中心、利润中心转型成为信息管理中心、数据来源中心和客户体验中心。要加大电子银行渠道建设,大力拓展电话银行、短信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进一步方便广大客户。同时,要以提升便利度为首要原则,在学校、医院、商场、景点、车站等人流量较多的地点,安装POS机、ATM机、存取款一体机、自助终端等自助机具,不断提升客户服务便利度。要通过在广大农村地区广泛布设“小额支付便民点”的方式,建立起足不出村就可实现查询、取款、转账的便捷金融服务通道,打通农村金融服务“ 最后一公里” 问题。


  创新服务产品,满足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可以推出更为灵活的活期理财服务, 提供更为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可以增加代理业务的种类,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可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产品,实现交叉销售和综合服务,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实现农信社经营效益最大化; 积极推广研发便农支付产品,通过与互联网企业、网络运营商等广泛开展高水平、深层次的合作,创新服务模式、渠道和业务产品,增强支付结算、资金融通等服务功能。


  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业务支撑保障水平。科技水平将成为农信系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目前,科技能力仍是农信系统发展的弱项。因此,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水平和竞争力; 要加强在信息化时代的数据分析能力,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客户进行细分,深挖数据,有效配置资源,让“数据”发出有价值的声音。如:在客户关系管理上,要通过准确掌握客户的账户关系、社会关系和线上线下的行为习惯,洞察客户金融行为、风险偏好和消费模式,来挖掘客户已知或者潜在的金融需求,甚至做到比客户更了解客户,比客户更懂得客户需求,这样才能进行精准化的营销和个性化的产品开发,由简单的推销产品向深度经营客户转变。


  加强人才储备,提高互联网业务发展水平。为满足新形势下金融业发展的需要,农信系统应加强对员工的互联网金融服务相关知识的教育,应通过鼓励员工自学、开展专项培训等方式,提高员工的相关知识水平,为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立于不败之地打下人才基础。一要领导带头学。各级领导和中层干部要积极带头学习互联网金融和电子银行等相关新业务、新知识,成为新业务发展的有效“推动者”和“引领者”。二要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可通过举办创新论坛,运用头脑风暴,上至领导下至员工,都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论点,对于合理可行的建议及时予以采纳,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充分激发全员的创新意识与潜能,推动创新业务持续、深入开展。三要引导青年员工学习新知识,掌握互联网金融知识,为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储备足够的业务能手。


  农信系统要充分发挥线下优势,运用海量原始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 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并专注和不断强化互联网金融思维,完成新常态下的转型,形成农信系统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应对互联网金融,农信机构唯有坚定支持“三农”、小微的市场和客户定位,通过不懈的创新做深普惠金融服务,才能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福建省联社三明办事处陈志扬、叶聿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论坛 | 王骏: 聚力数字普惠金融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圆梦“汇通天下”
农村信用社银行卡业务发展浅析
激发县级农商银行内生动力之思考
被数字化转型困住的基层员工
【干货分享】农信社强化客户黏性的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