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记大王”60年的坚持

郭恒勋与他荣获的荣誉匾。

 【写在前面的话】 阳城县古稀老人郭恒勋是出了名的“日记大王”。他从1958年9月2日开始写第一篇日记,至今已经坚持了60年。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工作生活中不时出现的阻碍,天天记日记,从未间断过。如今已写日记总字数在3000万以上。他认真地将这些日记整理了1100余卷。如果按页码将纸张排列起来足足有50公里长,称之为一道惊人的“笔墨长城”一点也不为过。

阳城县年逾古稀的退休干部郭恒勋,因坚持60年天天写日记,被日记界同行称为“日记大王”。 日前,郭恒勋收到一封寄自河北省保定市中国共产党日记博物馆的通知,聘他为中国共产党日记研究员,邀请他于6月28日参加由中国共产党日记博物馆举办的第三届“日记文化座谈会”,并在会上交流经验。

6月26日,在郭恒勋准备赴保定前夕,笔者专程到阳城县凤城镇滨河路新园小区郭恒勋家采访了这位“日记大王”。郭恒勋说,作为一位曾荣获过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称号的退休干部,在“七一”党的生日来临之际,能够以参加“日记文化座谈会”的形式来庆祝,他感到非常自豪。

60年写日记1100余卷3000余万言

75岁的郭恒勋,工作期间当过村干部、乡团委书记,担任过阳城县卫生局副局长、阳城肿瘤医院院长等职务。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在家,他天天写日记,已经坚持了60年。当笔者问起他一辈子钟情于日记的缘由时,郭恒勋异常激动,讲到动情处竟然老泪纵横。

郭恒勋清楚地记得,那是1958年9月2日,上初中的第二天,语文老师在作文课上对全班同学们说:“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从写日记开始。” 就是记着这一句话,郭恒勋写日记整整坚持了60年。60年,从来没有空缺一天,间隔一天。从他笔筒里留存写秃的300多支毛笔、用废的150支钢笔,还有长期脚蹬木桌底部横板上凹下去的深痕,足见他的恒心和毅力。 说话间,郭恒勋又带我来到一个封闭的独家小院两居室的房子里。只见3面墙的书柜里摆的全是日记,俨然是一个日记博物馆!书房里翰墨芳香,一本本日记作为文字珍品,被他视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一本日记目录簿上清楚地标注着,这里现存日记1100余卷,3000余万言。按类别分,有工作日记、生活日记、创作日记,也有诗歌日记,还有抒情日记和叙事日记。 有人专门做过统计,郭恒勋珍藏的60年所写的日记,如果按页码将纸张排列,足有50公里长。尤其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他改用毛笔书写日记,所以他写的日记别具风采,独具特色。

“日记让我累,日记使我贵。日记让我荣,日记使我醉!由于坚持写日记,我在学校就当上了语文课代表、三好学生、五好青年,被树为学习标兵。参加工作后,又因写作能力强,被评为全县十大模范通讯员、十大共产党员标兵、荣登全国卫生局长业务统考状元等。”郭恒勋说。

近几年,郭恒勋被授予中国日记十大杰出人物、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山西省十大藏书家、山西最美读书人、“日记大王”、家训格言传承艺术大师等。《阳城县志》里还专门以《毛笔日记》为题,对他坚持60年写日记且多用毛笔书写的事迹进行了记录。

家庭藏书2万余册著书12部

郭恒勋嗜书如命,这在阳城县是出了名的。他爱书、买书、藏书、抄书、背书、著书、出书、捐书、赠书,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家庭藏书达2万余册。

由于郭恒勋坚持天天写日记,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更提高了本人的社会知名度。这些年,他被多家报纸杂志聘为特别顾问、特约编辑、特约记者;被阳城一中等10多个单位聘为心灵导师、文学讲习导师、客座教授。 在第三届日记论坛北京会议上,郭恒勋被表彰授予“日记写作与学术研究杰出贡献奖”。参加工作40年中,他受到国家、省市县党和政府、社会团体表彰奖励100多次,现存的奖杯、奖品、证书多达200多件。对此,他总是谦虚地说,成绩只能代表过去。 在60年持之以恒写日记的同时,郭恒勋还一直坚持业余创作,至今已出版发行文学著作12部。他撰写读书札记50多卷,制作剪报50本,尤其是《生命的完善》《滴水斋箴言》两部日记格言和《滴水斋诗抄》《滴水微澜》《滴水惊涛》《滴水旖旎》《滴水绮梦》5部日记体诗词更是让读者爱不释手。 

演讲、赠书、展览组织文学社

2003年郭恒勋退休后,当即加入阳城县关工委“五老”志愿者行列。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更多青少年读书圆梦,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山西大学、省市大专院校及县乡中小学校举办的100多场次报告会上演讲,激励30多万名青少年读书成才。他还举办了多场日记展览,教育青少年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2014年,他获得了“晋城好人”提名奖。

在阳城的一些中小学以及晋城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每次60分钟的演讲,总能赢得20多次掌声。郭恒勋还给自己到学校演讲约法五章:“不喝水、不抽烟、不吃饭、不饮酒、不要报酬”,受到师生们的广泛好评。

从2001年开始,郭恒勋先后举办日记展览和组织日记大篷车下乡20多场次,受教育青少年3万多人。为此,他个人花费了8万多元运输和资料费。目前他又投资10多万元,在他女儿家里办起了“郭恒勋日记展览馆”,供各地前来的青少年参观学习。

每出版一部书,郭恒勋都要为青少年捐赠500本,每到一处演讲,他都会捐赠几十本至上百本。至今已为孙文龙纪念馆、中国日记博物馆、阳城县关工委、驾岭中学以及一些机关、厂矿、农村捐赠书籍万余册,价值20余万元。

为了提高青少年和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创作水平,郭恒勋还以个人的名义自费培训青年作者,为其提供文学交流平台。2016年,他发起组织的“百家诗风”和“中华山文学社”,已分别吸纳青年作者350人和210人。他还自费组织青年文学爱好者参观考察、采风写生50多次。去年,《中国日记报》开展的日记散文诗大赛活动24件获奖作品中,他组织的青年作者就有11人获奖,还有10余名青年作者的作品发表。

“乐把花甲作花季,喜将古稀当十七。我虽然已经75岁高龄,但依然宝刀不老,壮心不已。我计划在有生之年出版30部大书,为培养更多的诗人、作家、艺术人才,奉献自己的光和热!”郭恒勋如是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物特稿】精心打造日记城 致力培养青少年
青少年日记
郁达夫日记集(电脑藏书)
2006-2-18:喜得《越缦堂日记》(二)
略述所见俞平伯先生古槐书屋藏书
山西省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系列之四《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