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阳山、湟溪二关考辩

秦阳山、湟溪二关考辩

搜狐 05-16 16:29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秦军攻取岭南,沿南岭(又名五岭)山脉修筑阳山关、湟溪关、横浦关,以掌控之。秦末世乱,南海尉赵佗占据三关,建立南越国。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汉武帝派伏波将军路博德下连江,汇合诸军,攻占番禺(今广州),灭南越国。次年,在阳山关、湟溪关一带设阳山县。随着岭南纳入中央政权统治之后,阳山、湟溪二关失去了军事价值,淡出历史舞台。代远年湮,史载紊乱,二关地理位置成了千古之谜。

(一) 二关之名始于《史记》

《史记·南越列传》记载,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南海尉任嚣病死,赵佗行南海尉事,“移檄告横浦、阳山、湟溪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二关之名,始见于此。

 

秦代于南岭山脉所设“横浦、阳山、湟溪”三关,后世称为“岭南三关”。其中,横浦关在今粤赣交界的南雄市大庾岭上,古今认同;但是,阳山、湟溪二关的地理位置,古今学者有在阳山、连州、英德、乐昌与湖南宜章、临武等说法。

(二) 历代文献的二关位置

《史记》始载二关之后,后世学者对其多次进行注释,已提到了地理位置。

(一)唐代以前,记载了阳山关的地理方位、湟溪关所在范围。

阳山关,《史记·索隐》引《汉书·地理志》载:

桂阳(郡),有阳山县。

又,南朝姚察说“今此县上流百余里有骑田岭,当是阳山关”。

说明汉代桂阳郡阳山县的某一条河流“上流(上游)百余里骑田岭”,有阳山关。

湟溪关,《史记·集解》载:

(东晋)徐广曰“(湟水)在桂阳,通四会也”。《汉书》“(伏波将军路博德)出桂阳,下湟水”是也。《水经》云“含洭县南有洭浦关”,未知孰是?

湟水,又名洭水、连州江,今名连江,发源于连州市磨面石,流经阳山县,于英德市连江口汇入北江,全长275公里。据《集解》言,可知湟溪关在湟水(今连江)上。又,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长沙国南部军事地图》在长沙国南部与南越国北界之北、湟水源头区域,标注了桂阳县城,即今连州。据此可知,湟溪关在西汉长沙国桂阳县(今连州)南界、南越国北界的湟水(今连江)上。同时,证实《水经》所载“含洭县(在今英德市)南洭浦关(在今连江口)”不是湟溪关。

(二)唐代,记载了阳山关、湟溪关的地理位置,但原文存在错漏。

《元和郡县志》卷三十·连州·阳山县:

阳山县,中下,西北至州水路一百四十七里。本汉旧县,为南越置关之邑,故其关在县西北四十里茂漢口。《史记》“尉佗移檄阳山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今阳山北当骑田岭路,秦于此立阳山关,汉破南越以为县。

上文不足百字,有几处错漏。是故,后人以讹传讹,害得近世学者也常被误导。“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信之。笔者认为,其错漏有:

1、错别字。“茂”应为“涟”,属文献传抄之误;“漢”应为“溪”,属书写之误;“四”应为“一百一”,属文献传抄之误。

笔者生长、服务于湟水(今连江)中游的阳山县,研究连江流域的地理历史二十余年。按宋代以来的“茂溪”、“茂溪口”,均源自《元和郡县志》。可是,清代民国《阳山县志》始终无法说明“茂溪”、“茂溪口”在何处?事实上,在阳山“县西北四十里”既没“茂溪”,也没“茂溪口”。但是,阳山“县西北百一十里”有“涟口水”流入洭水(湟水),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九:

洭水,水出桂阳县西北上驿山......东南流迳桂阳故城......南出......贞女峡......东南入阳山县,右合涟口水,源出县西北百一十里石塘村。

现代测量反映,在阳山县城西北100里的同冠峡的同冠口,有同冠河流入连江;阳山县城西北148里直至连州城,唯独在阳山、连州(古桂阳县)交界的同冠峡有同冠河“右”入连江。可见,现代测量数据与古代文献记载里程相差不大,尤其是阳山至连州城水路里程仅差1里。

清初,屈大均行经连江,其《广东新语》记载:

自连州至涟溪口有楞伽、羊跳、同冠三峡。

也证明同冠峡有“涟溪”、“涟溪口”。

由此可知,“涟口水”、“涟溪”是同一条河流,即今同冠河;“涟口”与“涟溪口”,即今同冠口。是故,“茂溪”应为“涟溪”,“四”应为“一百一”。

同冠河,发源于古代阳山县西北黄连山(今连南县黄连坳),古称涟水、涟口水、黄连水、滑水,今名同冠河,从南往北流,于同冠峡汇入连江。同冠河流域的乡民,俗称同冠河水口为“同冠口”。

在此,顺便纠正“楞伽、羊跳二峡”的错误。其实,二峡都是同冠峡上游二十里的贞女峡。唐代阳山县令韩愈往来连江,有《贞女峡》诗。宋代峡崩,贞女石毁,以峡上有楞伽寺改名“楞伽峡”。近世,渔民、水客以其峡狭窄而形容山羊可跳跃而过,俗称“羊跳峡”。又,连州之名也源于黄连山。

2、字词搭配错误。“故其关”前二字次序颠倒,属传抄之误,应为“其故关”,词序才通顺。

3、缺漏字词。“其故关......茂溪口(涟溪口)”句前缺少主语,不知所述“其故关”所指为谁?因为,后面剩下几句全是专门介绍“阳山关”的位置、来历及其与立县的渊源。所以,“本汉旧县......茂溪口(涟溪口)”三句缺少主语,结合《史记》及其《集解》原意,唯“湟溪关”合此。

这样,原文校正如下:

阳山县,中下,西北至(连)州水路一百四十七里。本汉旧县,为南越置关之邑。其故关(湟溪关)在县西北一百一十里涟溪口。

《史记》:“尉佗移檄阳山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今阳山北当骑田岭路,秦于此立阳山关,汉破南越以为县。

从上可知,湟溪关在阳山“县西北一百一十里涟溪口”,即今同冠口、同冠峡一带,完全符合《史记·集解》推论,即“湟溪关在桂阳县南界与南越国北界的湟水(今连江)上”。进而论之,湟溪关之名,当取自湟水之“湟”与涟溪之“溪”。阳山关的地理位置,见下节考述。

宋代至清代的文献所载二关,多承袭《元和郡县志》。

北宋《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一十七:

阳山县,(连州)东南一百四十七里,元(原)三乡。汉县。按《郡国县道记》云:“阳山县理,洭水之南,即其故墟,本南越置关之邑。故关在县西北四十里茂溪口(涟溪口)是也。”

阳山关,《史记》“尉佗移檄阳山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今阳山北当骑田岭路,秦于此立阳山关,汉破南越以为县。

《郡国县道记》系唐代贾耽编著,成书时间略早于《元和郡县志》。是故,疑《元和郡县志》所载“二关”,源于此书。

南宋《方舆胜览》卷三十七·连州:

阳山关,《史记》云:“尉佗移檄阳山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今县北当骑田岭路,秦于此立关。

湟溪关,在阳山县。刘勃《鼓角楼记》“连(州),虽介于楚越之间,僻在一隅,秦于此置湟溪关,汉武诛建德,兵出桂阳,下湟水。实此地也”。

《方舆胜览》首次点明“湟溪关,在阳山县”,又引当时刘勃记文为佐证。

南宋《舆地纪胜》卷九十二:

湟溪关,唐《志》“阳山县下有湟溪关”。刘勃《鼓角楼记》曰:“连(州),虽介于楚越之间,僻在一隅,实为古郡。秦于此置湟溪关,汉武诛建德,兵出桂阳,下湟水。实此地也。”

阳山关,《史记》云:“尉佗移檄阳山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今县北当骑田岭路,秦于此立关。

唐《志》,应指唐代《元和郡县志》。

明初《明一统志》卷七十九:

湟溪关,在阳山县,秦置。汉武诛建德,兵出桂阳,下湟水。即此地。

阳山关,在阳山县北,当骑田岭路,秦于此立关。《史记》“尉佗移檄阳山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

清初《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一·阳山县:

湟溪关,在县西北。秦置。汉武伐南越,兵出桂阳,下湟水,即此。《新唐书》“阳山县有秦湟溪关”。《郡国志》“阳山县理,洭水之南,即其故墟,本南越置关之邑,故关在县西北四十里茂溪口(涟溪口)”。

阳山关,在县北,当骑田岭路。秦始皇二十六年,既定南越,遂于此置关。“尉佗移檄阳山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是也。姚氏曰:“县去骑田岭不过百余里。”岭即郴州之黄岑山也。

历代文献中,记载二关的内容最丰富、位置较准确的《读史方舆纪要》,仍延袭“湟溪关在县西北四十里茂溪口”之误。同时,“岭即郴州之黄岑山也”句,也不够准确,其原因见下节。

清初《明史》卷四十五:

阳山县,县北有湟溪、阳山二关。

(三) 二关当今地理位置

笔者于阳山县从事刑事侦察二十多年来,一路留心乡土地理历史,舟车徒步,走遍县内山河乡村。同时,深入调研邻近市县水陆通道。于此,以田野调查结合文献记载,考述阳山关的地理位置,补述湟溪关一带史地概况。

阳山县自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设立后,延续至今,其管辖地域基本未变。号称广东屋脊的阳山县,南岭群山叠嶂,连江一水中流。其地形东北高、西南低。以自西北往东南流的连江为界,东北部山区属骑田岭,西南山区属萌渚岭。县内主要的河流,为连江及其可通航的同冠河、秤架河、七拱河三条支流。其中,县西北、南往北流的同冠河,长57公里;县东北、北往南流的秤架河,长85公里;县南、南往北流的七拱河,长61公里。这样,占地3300多平方公里的阳山县域,可分为连江沿岸及同冠河、秤架河、七拱河流域四部分。

(1)阳山关在阳山县北当骑田岭路,今秤架河谷一带

《史记·索隐》引南朝姚察说,“今此县上流百余里有骑田岭,当是阳山关”。《元和郡县志》记载,“今阳山北当骑田岭路,秦于此立阳山关”。因此,欲找阳山关,必先知道骑田岭在何处?

综合清代《阳山县志》、《乳源县志》等记载:骑田岭,系南岭山脉中的五座山脉之一,历史上又名客岭山、黄岑山、折岭、腊岭、桂阳岭等,今位于广东省连州市、阳山县、乳源县、乐昌市与湖南省宜章县、临武县之间,是湘粤分界线之一。骑田岭的主峰,是湘粤分界点、海拔1902米的广东最高峰石坑崆。按《读史方舆纪要》等文献所载,黄岑山、折岭、腊岭等,其实都是骑田岭山脉的支脉。例如,“腊岭,在乳源县西七里......为骑田岭的支脉”。

姚察没有说明骑田岭位于阳山县的那一条河流的“上流百余里”。事实上,阳山县境只有县北的秤架河流域的山岭属于骑田岭。在秤架河“上流百余里”区域,有一条长百里的秤架河峡谷。峡谷北起骑田岭主峰石坑崆山下的芦田村,南至岭背墟。峡谷的宽度在千米以内,山体落差在数百米至一千多米,是广东省内最险要的峡谷之一。峡谷中,有一条长约100公里的秤架古道穿过。其北接湖南宜章县莽山南门庄,行至宜章县城接通郴州的骡马古道,北上湖湘、中原;其南至秤架河水口的青莲镇,汇连江,入北江,通向广州。位于骑田岭南部的秤架河峡谷,扼守自中原、湖南郴州南下的骑田岭路,完全符合《史记·索隐》、《元和郡县志》的记载。

秤架河上游的今秤架瑶族乡,其东南接乳源县腊岭,元代乳源知县李鼎《登腊岭顶》诗:

披云千仞顶,纵目万重山。

归鸟来三楚,飞霞出百蛮。

南经秦代郡,北是汉时关。

古今兴亡事,纷纷一梦间。

据诗可知,腊岭之北的秤架一带,有秦汉关隘。

综上所述,可证阳山关在阳山县北当骑田岭路,即今秤架河峡谷一带。

秤架古道,从北往南经过县内秤架、岭背、青莲三个乡镇,沿途有新石器以来的遗迹。

秤架瑶族乡三元坳,海拔约1000米,又名私人坳、生人坳,位于骑田岭主峰石坑崆西侧,系湘粤分水岭。清代设私人坳汛,驻军10人。太平天国期间,农民军陈金缸长期盘踞秤架河流域,一度率十万人北出出私人坳,攻占郴州。失败后南撤,退守秤架一带。咸丰六年(1856)湘军剿平秤架匪贼,归途刻石纪功改名分水坳。白水磜,在三元坳下数里,有瑶族十多户。炉田村,1980年代于瑶民家发现周元年(1674)《安民告示》,是清初吴三桂反清军队经此留下的遗物。横梁桥,清代设水口汛,最多驻军48人。盐凼,从广州沿河北上的盐船至此着陆,然后,挑盐翻越三元坳,北上湖南。村中有石马槽,是旧时收税官吏喂马的遗物。秤架老墟,有古玄帝庙、尼姑庵。牛子营遗址,清初驻军50人,以防匪贼;今为秤架墟场,乡政府所在地。大陂墟,系老墟场。杜菜村石碑岩,有宋天禧四年(1020)《修白芒石路记》、元祐二年(1087)《修滑山路碑记》。1949年12月,解放阳山县城后,国民党残军退守秤架。不久,解放军歼灭残军,阳山县全境解放。

岭背镇蒲芦洲村,1980年代于冲二村汉墓出土青铜矛、五铢钱等,于吊水寨出土青铜矛。犁头坪芙蓉祠,按宋嘉定十二年(1219)《敕封灵济庙显祐侯诰词碑》载,为纪念唐代开元年间当地书生张瓒得道成仙而修建。村民常挖祠侧乱葬岗泥土肥田,常见人骨,种植沙田柚为有名特产。潮水村,1980年代出土新石器时代石钺。岭背墟,有三都水汇入秤架河,有明清码头、墟场。马落桥村,清代民国驻军守护,近年笔者于白马庵遗址发现明清石刻9通,已被评为清远市第三次文物普查十大发现之一。

青莲镇深塘村陂仔岩,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重修古道,村中秀才蔡有行撰文刻石:

岩看一面,江送六朝。

秦关百二,汉塞三千。

石帆高出,砥柱中流。

光浮草木,影落江湖。

由此可知,清朝末年的古道旁的居民,是知道附近有秦关汉塞的。

青莲镇,是唐宋时期的“青泷镇”。1960年代以前,一直系阳山县商业中心。明清时期,设巡检司、驿站,有盐行码头、广州会馆等古迹。明代重建尚书祠,系纪念唐代乡贤何昌期、李玉珪。何、李战功卓著,官至尚书,为广东有名的历史人物。

秦汉兵器、唐宋遗址、清代石刻等史料,反映秤架河峡谷是秦汉关隘、古商道,可以佐证秦汉阳山关在此一带。

(2)湟溪关在阳山县西北涟溪口(今同冠口),今同冠峡一带

第二节已经证实湟溪关在同冠口一带,毋庸赘述。在此,简述湟溪关所在的同冠口、同冠河流域的历史地理概况,以为佐证。

1、连江水道自古以来系沟通中原与岭南的重要通道,历代驻军防守。

秦皇汉武征南越,均分兵经此南下。连州城下至阳山县城的中游河段是最险要河峡,依次有龙泉峡、贞女峡、同冠峡、大理峡、龙牙峡,古人云“路伏波(博德)率师南下,若入虚谷,若升虚邑,不闻有扼而拒之者,地利岂足恃哉!”清代以前,连江沿岸驻守已不可考。按清代《连州志》、《阳山县志》记载,连江从连州城下至英德连江口,沿岸设营汛防守。其中,连州境内有马面滩等8个汛,阳山境内有同冠水口汛等6个汛,每汛驻兵3~12人不等。

2、清连古道,系一条与连江并列、北南走向、沟通中原与岭南的重要通道,是一条史志失载的古道。

先秦以来,连州有萌渚岭南风坳与骑田岭顺头岭、凤头岭三条古道通向湖南、中原。清连古道,北接连州,南经阳山县黎埠、七拱,过清远县石潭、龙颈,南下清远县城,通向广州,陆路长约200公里。其中,在石潭入滨江,顺流至清远县城,水路约80公里。

黎埠镇风门坳,在同冠口西去3公里,是阳山与连州之间的要隘,有清连古道及今县道、省道、高速公路重叠于此。古道上,1980年代于贵龙村汉墓出土青铜三足盆,近年笔者发现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重建燕岩路记》、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修径口大路碑记》等。

1970~80年代,七拱镇发现三山寨新石器遗址,平头岗出土青铜钺,龙鼻坪出土青铜矛。

近年,在古道上、清新县(今区)龙颈发现西汉中宿县县城遗址。该县于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置,隋改政宾县,唐武德六年(623),县废并入清远县。该遗址位于滨江中游、古道南段中点,是时汉廷在此设县,其意当是扼守清连古道,作为湟溪关、阳山关的第二防线与后援基地。

3、同冠河流域,系明代军屯、营汛要地。

据明代《广东通志》等记载,明朝初年,在域内设立连州守御千户所之第一百户所、第二百所,每百户所有官兵120人;又设户村、酒楼、马槽三个军屯;又设白芒、高滩、饭甑三个营,每营有数十至百多名民兵;又设神头冲、铁坑等7个汛,每汛有数十至名士兵。笔者家在营汛村烟墩,原来是古代兵营、烽火台。据老者口述,同冠河流域有不少烟墩,组成传递军事情报的通讯线路。明朝于域内设立百户所、军屯、营汛,一是巩固地方统治,二是防御瑶乱。

4、同冠峡一带,是历代交通咽喉、军事要塞。

同冠峡,其北、南是连江上的百里险峡急滩。韩愈上下连江,见“江流悍急,横波之石,廉利侔剑戟,舟上下失势,破碎沦溺者,往往有之”。其东面是险峻的宝山,北宋初年设同官银场,千年不衰。其西面是群山环绕的同冠河冲积盆地,1970年代发现马鞍山新石器遗址。同冠口往北翻越龙船岭古道,行约四十里,是直通连州城的捷径。旧时,从广州上连州的水客商旅,至此登陆,步行到连州。

同冠村,是广东最古老的村庄之一,《水经注》称之“石塘村”。《水经注·洭水》共九百字,记载同冠口有一百字,足见史家的重视。同冠埠,是广东最古老码头之一。韩愈多次驻足,留下《同冠峡》、《次同冠峡》等诗。同冠梨,最大者重逾7斤,为沙梨之王。专家研究发现其遗传西洋梨基因,证实其与海外物种有杂交关系。

解放后,修建了同冠港开通至连州、阳山的航班;以同冠港为终点,修建同马铁路,成为粤北连阳地区唯一的铁路;以同冠港为终点,修建阳同公路,是县内最早修通的县级公路。因此,同冠口是为粤北水陆交通枢纽之一。

大海村、营汛村,都有关帝庙,证明两村古代曾经驻军戌守。观音岩的崇祯十七年(1644)石刻记载:1640年,连州、阳山爆发瑶族起义,守备罗士弼驻守同冠口;1643年冬,农民军张献忠攻占长沙,吉王朱慈奎南逃连州。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三月,洪秀全等人进入域内,传教反清。广州被日军占领后,随难民涌入的诗人《夜宿同冠峡闻山村唱春牛》,于民族国家危亡中窥见希望,成为不朽诗篇。解放战争中,同冠口成为中共游击根据地。1960~70年代,650多平方公里的同冠河流域修建了4间兵工厂。

(四) 余论

综合拙文及有关史料研究,笔者认为秦军于岭南修建阳山等三关,实际上是分别扼守五岭中的三座山岭:横浦关,守大庾岭路;阳山关,守骑田岭路;湟溪关,守萌渚岭路。

阳山山川险要,“扃钥南北,襟带百蛮”,“崇冈激滩,最为险要,据江海上游,为楚粤门户”,历代调兵驻守。县民多军人后裔,民风剽悍。古来征战之地,故名“将军之乡”。以武功荣膺将军者,代不乏人,有西汉牂牁开郡太守吴霸,唐代千牛卫上将军何昌期等二十多人。

最后,疏浅仓促,请方家赐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骑行107第一季,第三天
韩愈被贬到岭南连州当阳山县令,他遭遇了怎样的委屈和艰难?
【粤故事】韩愈与连江同冠峡
清远(连阳地区)大事记 (明清)
说说阳山县的来历
广东省的一个县和陕西省的一个县,名字正好倒过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