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之谁之事
清南文兵
2018-01-17

梁武瓮中鳖,蜀成井底蛙。
临武鸟惊弓,儒师犬丧家。

    先考一下咱们群的各位朋友:第二句最后一字为“蛙”;第四句最后一字为“家”,那么今天的故事题目属于哪个韵呢?
    今天四个故事都是与动物有关的事,可以归纳为“四之”,为什么呢?你看每个典故都带一个“之”字。

    【梁武瓮中鳖】(liáng wǔ wèng zhōng biē)
    典源:典故“瓮中之鳖”出自《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原本是出自佛教之语,后被多处引用。本题目也是借用,涉及人物:萧衍、侯景。
    题解:梁武是南北朝时期南梁武帝萧衍;瓮中鳖是瓮中之鳖的缩写。本题意思为:梁武帝在叛军攻进都城之后,成了瓮中之鳖,最后被饿死。
    故事:萧衍,曾任齐国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后乘内乱,起兵夺取帝位,建立梁朝。萧衍夺取帝位后,励精图治,南梁初期社会取得比较好的发展。但是,这种局势并没有维持下去。由于武帝沉溺于佛教,下令广建寺庙,全民奉佛,他自己还四次舍身当和尚。这样就荒废了朝政。这时有一个从北朝投降过来的小人侯景发动了叛乱,史称“侯景之乱”。很快,叛军攻进建康城,困住了宫城,又引武湖水去淹宫城。梁武帝这位和尚皇帝被困在宫里成为“瓮中之鳖”,被侯景手到擒来,囚禁于台城净居殿,不许人接近。刚开始的时候,侯景还派人送些粗茶淡饭给萧衍吃,后来连粗食也不给他送了。就这样,86岁的萧衍竟然被活活饿死了,下场可谓凄惨。
    感悟:看历史就是这样,看到励精图治,人人高兴;看到朝政荒废,都会叹息。梁武帝比别的皇帝还多一样“瓮中之鳖”,更是令人惊诧万分!


    【蜀成井底蛙】(shǔ chéng jǐng dǐ wā)
    典源:典故“井底之蛙”“妄自尊大”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涉及人物:刘秀、公孙述、隗(wéi)嚣、马援。
    题解:蜀成是蜀成帝公孙述;井底蛙是井底之蛙的缩写。本题意思为:公孙述不自量力,自立为帝,却狂妄地夸大自己,以为自己了不起,轻视别人,实际上却是并没有多大见识的井底之蛙。
    故事:东汉初年,刘秀做了皇帝,称汉光武帝。当时,政权虽已建立,但天下尚未统一,各路豪强凭借自己的军队,各霸一方,各自为政。在各路豪强中,公孙述最为强大,他在公元26年在成都自立为帝。他认为西方属金,金为白色,所以也自称白帝。在陇西一带还有一人称霸,名叫隗嚣,此时何去何从正二心不定。投刘秀?还是投公孙述?便派手下大将马援先去公孙述处探探情况。马援以为自己与公孙述是老乡,这次肯定能受到热情接待。然而,公孙述却摆出皇帝的架势,高踞殿上,要马援以见帝王之礼去拜见他,非常冷淡。马援回来向隗嚣汇报:“公孙述好比井底之蛙,看不到天下的广大,自以为了不起,妄自尊大,我们不如投到光武帝刘秀那里。”马援的眼光是长远的,虽然隗嚣没有投靠刘秀,但马援却成了光武帝手下的一位大将。12年后,井底之蛙公孙述被刘秀打败。
    感悟:井底之蛙也称坐井观天,本来是《庄子·秋水》中的一个寓言,马援在这里用到公孙述身上很是贴切。我们要好好学习,多了解外面的世界,才能成为真正有用的人才。


    【临武鸟惊弓】(lín wǔ niǎo jīng gōng)
    典源:典故“惊弓之鸟”出自《战国策》,涉及人物:魏加、春申君、临武君、魏王、更羸(léi)。
    题解:临武是临武君;鸟惊弓是惊弓之鸟的换一种说法。本题之意为:临武君受过惊吓,不要派他为主将。
    故事:战国时期,秦国强大,其他六国则商谈联合对付秦国。首先是赵国派出使节魏加去楚国商谈。魏加问楚国春申君:“你们有大将没有?”春申说:“想让临武君为大将。”魏加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魏国有个神射手名叫更羸,一次与魏王站在京台之下,更羸看见一群大雁刚刚飞过,却远远看见还有一只大雁落在后面。更羸说:‘大王,我只拉弓不放箭,也能射落大雁,’魏王不信。这时那只落伍的大雁飞到头顶的上空,更羸虚发了一箭,没想到大雁往空中一窜,紧接着却掉了下来,魏王夸赞好箭法,但不明白没有发箭,大雁也会掉下来呢。更羸告诉魏王,这是一只受过伤的大雁,它飞得慢,是因为伤痛;叫声凄厉,是因为跟不上队伍了。现在又听到弓声,以为又来一箭,想高飞躲箭,原来的伤却复发,无力再飞,只有掉下来了。”魏加讲完这个故事,告诉春申君,临武君与秦国打仗,吃了几回亏,现在就像惊弓之鸟,恐怕再也承受不起惊吓了,所以不能让派他为大将。
    感悟:受过伤的大雁听到弓弦的响声,再次受到惊吓而坠地。当然,受过伤的人也非常害怕再次受到打击。所以选人用人,也和选将一样,也要多方考察,受到一点惊吓就承担不起责任的人,当然就不能用了。


    【儒师犬丧家】(rú shī quǎn sàng jiā)
    典源:典故“丧家之犬”出自《史记·孔子世家》。涉及人物:孔丘、端木赐。
    题解:儒师就是指儒家的祖师爷孔子;犬丧家就是丧家之犬的另一种说法。本题之意为:孔子与弟子走散,狼狈的样子像丧家之犬。
    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他的学生到各诸侯国讲学,因孔子是保守派,与当时诸侯争霸不合拍,常常受到冷遇。一次孔子与弟子走散,孔子呆在东门旁发呆,子贡(端木赐)问一位郑国人,“有没有看见我的老师?”郑国人说:“东门边有个人,他的前额像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部像子产,不过自腰部以下和大禹差三寸。看他劳累的样子就像一条无家可归的狗。” 子贡找到老师后,把这段话一五一十地学说了一遍。孔子很坦然地笑着说:“说我的外表像那些贤人,有些过奖了。不过说我像条无家可归的狗,是很像!确实是这样啊!”
    感悟:在孔子看来,“丧家之犬”是自己精神世界的写照,是一种褒义和善意的比喻;孔子不因凄凄惶惶、无家可归而麻木不仁。而能始终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成语故事妄自尊大的由来
妄自尊大
修饰边幅
做事可以“不择手段”,但不能忘记本心!
什么是“’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公孙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