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国七成左右灯光师来自河南这个“灯光村”

  二

  郭壮飞也是从小助理干起。行业里的人都换了几茬,这条规矩一直没变。

  助理干的就是体力活。拍一场戏至少需要几十个灯,能装满一个小货车,助理的工作就是把灯搬上搬下,按“老大”的要求挪动位置。最大的灯有水缸大小,近百斤重,郭壮飞的肩膀经常被磨得脱皮流血,一边受伤了就换另一边接着扛。一天下来经常只睡三四个小时,天不亮就要出门。

  41岁的滕广辉是领他入行的师父。滕广辉做助理时,剧组有次在北京租了一栋酒店作为场景,一天租金就要10万元,为了赶进度连续拍了72个小时。他去车上拿胶片,累得连过马路都闭着眼睛,东西掉了都不知道。

  郭壮飞的“微信运动”页面里,步数排名靠前的都是他的灯光师老乡,有人走了几万步,可能活动范围都没超过几十平方米的摄影棚。“你看,这些都是。”他的手指不停地滑动屏幕。

  “说白了就是民工。”邢建伟说,就连发工资的方式都跟民工类似——片方把钱统一付给灯光师,灯光师跟助理们协商好后就把钱发给他们,“老大就是包工头。”

  在很多人看来,这份工作比真正在建筑工地上干活的民工强多了。邢建伟的连襟孙高勇在工地上干过几年,日晒雨淋,最后一分钱也没攒下。后来他也入了行,成了一家电视台一位纪录片导演的固定团队成员,经常出国拍摄。

  作为一门手艺,灯光这一行有着明显的进阶路径,还沿袭着传统的师徒制。没有专门的培训,很多布置灯光的技巧都是在现场学会的。师徒之间还存有礼节,邢建伟最早的师父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灯光师,有次下大雨,他和另外几位助理没能及时赶到片场,被师父罚站了半小时,早饭都没让吃。那时他们的工钱还是直接去厂里的财务处领。

  市场的浪潮动摇了这些规矩。上世纪90年代,许多港台团队进入内陆市场,出现了很多合拍片。那时的灯光组分为“港方”和“中方”,前者的助理一天薪酬800元,后者只有40元。邢建伟开始跟着“港方”学打光。电影《太极张三丰》在卢沟桥拍摄时,他就在现场。邢建伟曾经在村里的露天幕布上见过李连杰,但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离这位功夫明星只有几米远。

  1996年,师父因身体原因无法继续工作,邢建伟第一次有机会自己当了老大。老一辈灯光师谢幕的同时,影视行业也在迅速集团化、商业化,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产量逐年下滑。灯光师也正式进入了“河南人时代”。

  当了老大就意味着不用再干体力活了,收入也更高。起初,邢建伟激动得睡不着觉,每天晚上花两三个小时画出每场戏的灯位图。助理都是他的老乡,比起师徒,他们之间更像是哥们儿和雇佣关系。

  脱离了集体的灯光师需要找到各自稳定的团队。为了拉近跟助理的关系,邢建伟经常在收工之后请他们吃饭、喝酒,聊老家那条从5米扩宽到几十米的长街,聊街边消失的供销社,还有新开的“红苹果生活广场”。也有人喝多了就开始用粤语模仿香港来的导演:“搞快点!”或者抱怨导演自己吃了汉堡,却不给工作人员按时发放盒饭。

  这个行业更像是一个江湖,没有明面上的规则,有的是杂糅了情义和利益的“规矩”。 通常来讲,小助理、大助理会长期跟定一个团队,形成稳定的圈子,直到自己成为老大。之前有片方欠了邢建伟20多万元酬劳,他就自掏腰包给助理发了工资,“不能亏欠弟兄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0%的影视灯光师来自河南张桥镇
明星都不敢得罪的“鄢陵灯光师”,有多厉害?
河南小村庄,盛产灯光师
一个执行导演爆出的1200万的电视拍摄内幕
一个灯光师的demo展示有多炫技? – heronuke
关于grip、gaffer和best boy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