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全皮革知识第一期】关于皮革你到底懂多少 ?

皮革的基础知识

在人类发明织布以前的千万年里,人类是利用打猎所得的兽皮作为防寒和装饰之物的,这可以称得上是最早的“皮革”了,也是人类最早的文化产物之一。那时,古人把还带有难闻臭味的“皮革”穿在身上,

一旦遇水,很容易腐烂,而失去其使用价值。可以想像,穿用这样的“皮革”是何等的难受。而现代的皮革色彩鲜艳、新潮时尚、美观大方、透气性好,穿在身上柔软保暖、轻便舒适,且易保存,不易腐烂。

那么,古代的“皮革”和现代皮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呢?答案是皮与革的区别。也就是说,古人穿用的是皮,现代人穿用的是革。严格说来,皮与革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东西。

皮是指胶原纤维仍处于其在动物体上时的状态(指化学结构),可带毛也可不带毛。皮在干燥状态下,坚硬易折断不易弯曲;而水分含量大时,其中的细菌便会快速繁殖而发生腐烂;革是指将动物皮经过物理及化学处理后,除去了皮中无用的成分,并使皮的胶原纤维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而不同于其在动物体上时的状态。

制革常识

一、制革概念

从动物体上剥下之皮叫生皮,如:牛、羊、等,是制革的主要原料。行业上习惯叫生皮。

皮革:生皮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处理后,改变了其性质和外观,转变成皮革,带毛的革叫裘革。制革:将生皮经化学与物理处理加工后制成适合各种用途的革的过程叫制革。

二、生皮与革特性比较,如下表

从生皮到革的这一转化过程,是以鞣剂与皮蛋白质结合的化学反应过程。鞣制剂的种类很多,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类。有机类輮剂有:植物鞣剂、合成鞣剂树脂剂、醛鞣剂油鞣剂等;无机类鞣剂有:铬鞣剂、盐鞣剂铝盐鞣剂、铁盐鞣剂、锆盐鞣剂钛盐剂。

三、制革工艺简介

制革工艺、工程、工序简介:工艺程序自生皮到成革,要经过许多复杂的化学处理及机械加工处理工序。

一般分为三大工序:

1.准备工序:原料皮组批一浸水一去肉一脱脂一水洗一浸灰一脱毛一碱膨胀剖层。

2.湿加工工序:脱灰一霉软浸酸一鞣制静置一剖层一削匀一复鞣一中和一染色加脂(填充)一静置一干燥。

3.整理涂饰工序:回水一震软一绷平一净面一补伤(亮革)涂饰(揩、喷底、中、顶层)一摔软整理(剪边等)一分级一成品入库。

四、鞣制和复鞣

1.鞣制目的:生皮经灰、碱化学药剂的处理后,破坏和削弱了胶原中本来具有的许多交联键结构,从而降低了胶原蛋白质结构稳定性,这种裸皮比原来的生皮更不耐微生物、化学药品及湿、热作用,没有革的性质,不能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这是生皮与革的区别。裸皮经鞣剂作用转变成革的过程称鞣制。

裸皮在经鞣制后,由于鞣剂与胶原蛋白的活性基结合,在相邻的肽链之间形成很多新的交联键,重新加强了胶原蛋白的结构,其稳定性增强。因此,各种革的收缩温度比裸皮要高,收缩温度也就是皮革的抗温度用Ts表示。收缩温度Ts其表示为:皮及革在热水中刚一发生外形收缩变化时,这一瞬间的温度叫Ts,其原因是生皮蛋白质受热变性的结果。这种表现是区别革的抗温质量标志之一,更是与生皮的区别之一。由此可见,鞣制工序在全部制革生产中的重要意义,不同鞣制方法其收缩温度亦不相同。如下表:

在各种无机鞣法中,铬鞣革耐水洗,耐储存,抗湿热性强,是制革的最好材料。但其对环境污染性大,应采用配套的治理污染措施,也可采用Cr-AL-Zr结合鞣制法,以降低环境污染。

铬鞣一般情况是在浸酸液中进行,初期采用常温和低PH值,后期采用热碱升高PH值和升高温度,使已渗透在皮内的鞣剂分子与胶原纤维的极性基(氨基酸)发生交联反应,使分子加大,达到提高Ts及鞣制的效果。

2.水洗复鞣:目的是用于使未鞣透的部分,加强鞣制,使铬鞣革变得丰满柔软,粒面细致清晰,加强染色性能和成型性。

(1)铬铝复鞣有助染作用,皮革纹理清晰,革身丰满,但填充性略差,铬鞣其填充性好,能提高其丰满性和紧密性。

(2)植鞣革特点是提高成革厚度,紧实和成型性强。用量过大,易裂面,应控制用量。渗透性好的有杨梅、荆皮、红松等栲胶。

(3)醛类鞣剂的革:耐水洗,耐碱性,一般常用在裘皮和服装手套革。

(4)合成鞣剂和树脂鞣剂:种类繁多,结合性能好,如丙烯酸树脂鞣剂复鞣后,填充性强,成革柔软丰满不松,可以提高革的耐磨性。但其鞣剂有影响染色作用,如:败色现象,一般在染色后使用较好。氨基树脂类鞣剂有较明显的选择性填充效果,对边坎松面部位填充性最好。苯乙烯酸酐聚合物等,都具有填充性,助染效果性好,耐光性强,成革粒面细致。多种鞣剂采用结合复鞣,可以扬长避短,得到成革丰满柔软粒面平细的优良效果。

生皮组织结构

制革原料来源于不同种类的动物体,但其组织结构与化学组成成分基本相同,生皮可分为:皮板和毛被两部分。

利用显微镜观察切片,可明显地看到三层: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还有附属于皮的其他组,如毛、毛肌、毛囊汗腺、血管、淋巴管等。

一、表皮层

在毛被之下,真皮之上,由表皮细胞组成。毛被稀疏,表皮厚(一般情况)寒带毛皮动物(细毛羊)毛被发达,但表皮较薄。其厚度约占全部皮厚的1-2%。表皮不能鞣制成革,在制革准备阶段中被除去。

二、真皮层:

位于表皮之下,皮下组织之上。是制革的主要加工对象,成革的很多特性是由此层结构特性来决定的。真皮层的厚度和重量占皮层的90%以上。

真皮主要成分: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组织。此外,还有汗腺、血管、脂腺、淋巴、神经、毛囊、毛肌、纤维间质等组成。

真皮中的纤维间质成分是制革工作的研究重点之一,工艺、工序重点保留部分,其他成分将根据工艺的要求予以去除。

1.胶原纤维:是真皮的主要纤维,由蛋白质(胶原)构成,是生皮的主体,占真皮重量的95%以上。其胶原纤维长度尚不能确定,可设想它是连续不断的。胶原纤维本身不分支,胶原纤维束却分支。胶原纤维束有时分成几股较细的纤维束,这些较细的纤维束又和其他的纤维束合在一起,形成较粗的纤维束。如此不断相互穿插,纵横交错,分不清起点与终点,交织成立体网状结构。

2.弹性纤维:由弹性(硬胶)蛋白质构成,比较小,仅占真皮(生皮)重量的0.1—1%。主要以编织网状形态分布在真皮上层,在毛囊、血管、皮腺及皮下组织之间。弹性纤维很细小,直径在8微米以下,分支。

3.网状纤维由网状形蛋白质构成(网影胶)。网状纤维一般不成束,分支并联合。网状纤维贯穿全部真皮,在表皮与真皮交界处,形成稠密的网膜,并在胶原纤维表面形成疏松的网套,把纤维套住,保护起来。网状纤维有耐热水,耐碱、酸、酶的作用。网状纤维编织表现形态有:菱形、弯曲形(交链)、波纹形(平行)。

真皮层中,根据胶原束的粗细致密程度及编织形式,可将此层视为粒面层和网状层两大部分:

(1)粒面层:表现在表皮之下,与真皮结合部。由于粒面层与表皮下层互相嵌合,此层被制成革面后,表面呈凹凸不平形状,表现皮革的天然花纹。行业上称粒面,此层称粒面层。此层以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为主体,上部胶原束比下部胶原束细,愈是靠近表皮交接处,纤维束越细,织角也越小,并逐渐与表皮面平行,同时,纤维的编织也更紧密,最终形成真皮粒面。不同类别的生皮,其厚度也不一样,就几种主要的生皮而言,牛皮占约2535%,绵羊皮占约50—70%,山羊皮占约4065%,马皮占约40%

(2)网状层:胶原纤维束比粒面层的纤维粗大,编织紧密复杂,以上两层决定着成革的强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然革-制革原料皮
皮料,让我们再深入地聊聊.壹 { 新手谈心 }
【纤.知识】常见皮革材质鉴别方法
生皮
皮肤的基础知识
“十一“理性护肤——皮肤问题分析系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