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此诗第二句太美,引得后人嫉妒:其余都是充数之作



在中国历史上,无数文人同在夜晚赏月,欣赏无尽的风光,也留下了为数众多的佳作。各地风光不同的夜月,留在了中国诗词宝库之中,让后世之人感同身受,与古人同享一夜月色。在唐朝有位非著名诗人,写下了一首清幽淡远的诗歌,其中两句是千古流传之作。然而,就因为这两句太好,以至于后人往往忘记了其它部分,甚至还有人认为全诗“有联无篇”。这首诗就是于良史的《春山夜月》: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这首诗的首联平淡却并不平凡,初看起来,它只是在介绍春天山中景色宜人,盛景美不胜收,以至于作者赏玩之后还流连忘返。然而,一个“多胜事”,就已经把话说得很满了。如果接下来不能举出令人信服的例子,那么首句将会变得无病呻吟,全诗也会寡淡无味,沦为平庸之作。

所幸,作者用最美的诗句征服了读者,也拯救了全诗。他没有直接描述山川秀丽,夜色迷人,而是用两个片段,就构造了整幅春山夜月图“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语言平白,并无一点卖弄的笔墨,却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夜月之美。不仅如此,夜月之中,还融入了“人”这个最为关键性的因素。这不但构建了情景交融的互动场面,更说明这美的月景,有人欣赏,有人怜惜。



这无疑是全诗的高潮,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美的月夜诗句。其实,后面并不逊色,“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是作者对于眼前之景的感叹。因为兴之所至,即使再远也无所畏惧,到了离别的时候,却因为处处美景而难舍难分。这种内心世界的独白,是作者留下的感受,相信也一定能让读者心驰神往。

即便是在诗歌的结尾,作者依然留下了余味。“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说的是在欲行不行之时,作者回望钟声传来的远处,恰好又砍到了远方的楼台在一片翠绿之中显现。末尾两句不仅留下了想象的意境,而且还用“钟鸣”、“翠微”成功地让全诗增添了声色。

这首诗写得确实精彩,它流露出了悠然自得的畅快心情。其中颔联两句确实也是全诗最精妙之处,它如同美玉一样,雕饰全诗,放出熠熠光辉。然而,后人却对此有着诸多批评,让人大跌眼镜。



比如清代刘文蔚在《唐诗合选详解》中就曾说道:“‘掬水’二句,逸兴幽情,结成妙想,成妙句。”他的意思是作者在深山游春时就想到了这二妙句而已。这还算是客气的,元代人方回在《瀛奎律髓》中的说法则更为露骨:

“掬水”、“弄花”一联,恐是偶然道着。先得一句,又凑一句,乃成全篇。于六句缓慢之中,安顿此联,亦作家也。



这就是说,方回认为作者偶然间得到了最妙的两句。然后,东一凑,西一凑,这才完成了全诗。所以其余六句缓慢,只有这两句才是佳作。因为《瀛奎律髓》的影响不小,后世许多文人又对方回所说做出自己的评论,清代人将其汇编成《瀛奎律髓汇评》。其中,“清初六家”之一的查慎行认为“三、四句法虽工,终属小巧”。最犀利的评论来自晚晴徐印芳:

小家诗多如此,其弊至于有句无联,有联无篇。大家则运以精思,行以浩气,分之则句句精妙,合之则一气浑成,有篇有句,斯为上乘。学者当以大家为法,此等不可效尤也。



他这意思就是作者是没有名气的“小家”,所以只有一联名句,不能气贯长虹,句句都是经典。这个观点很有市场,有人也评价“但看过杜诗,便觉纤细不足为耳”。

这首诗的作者,小珏一直没有提到,他叫于良史,大约是中唐人。在群星汇聚的唐朝,确实默默无闻。他存诗仅仅七首,以此诗传播最广。小珏认为,全篇整体浑然天成,结尾有余味,不仅仅是一两句出彩。当然,那些评论家们欺负非著名的古人,还要以李白杜甫之类顶尖诗人相比也令人无语。于良史确实比不过李白杜甫,甚至只是三流四流诗人,但并不妨碍他写出伟大的诗句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是谁的诗,出自哪里?这首诗表达了什么?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榜上诗家】王良民||疏林月上初更后,楼台知向谁妍。
观唐绝句37 日暮倚朱门从未污袍赤 于良史用这首诗要了一个官作
春山夜月[唐代于良史的诗作]
【古诗探幽】“僧推月下门”新解 | 张基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