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日晚读:夜战黑蝙蝠(胆小勿入)

点击上方“窗外的白杨”关注我们,一起分享精彩人生~

夜战黑蝙蝠

昨天晚上,看完亚冠联赛四分之一决赛次回合广州恒大对上海上港的中国德比大战之后,我兴致盎然,一直看电视到零点,倒在床上立马就呼呼大睡了。

迷糊中,我听到有“扑扑”的声响,以为是在作梦,就翻了个身继续睡。没想到“扑扑”的声响越来越清晰,我竖起耳朵仔细辨听。没错,是房间里传来的,而且非常近。我心里“咯噔”一下,惊恐地睁开了惺忪睡眼。

黑暗中,透过薄纱蚊帐,隐隐约约 看到一个巴掌大的黑影在房间里飞舞盘旋。大半夜的这什么鬼东西呀?我一下子惊呆了,睡意顿失,头发都竖了起来,全身毛孔喷张,摒住呼吸,捂住嘴巴不敢出声。脑子里飞速运转,思索那到底是什么鬼东西。

是飞蛾?不对,飞蛾没有那么大呀。是小鸟?也不对,小鸟飞行的动作不像是那个样子。难道是UFO?显然也不可能。那是什么呢?哦,是不是蝙蝠?对,应该是蝙蝠,就是蝙蝠,因为蝙蝠是夜间活动的。

当我确认那魅影是蝙蝠时,心里瞬间闪过那贼眉鼠眼、尖嘴獠牙尽显丑陋且狰狞的面目,也迅速联想到了恐怖片里的“蝙蝠精、毒蝙蝠、吸血蝙蝠、食人蝙蝠”等怪异角色,甚至想到了“夜半惊魂、午夜凶铃”等词语,不由得打个哆嗦,额头上渗出了一丝冷汗,下意识地推醒了熟睡中的妻子,并小声告诉了她情况。

平时连毛毛虫都怕的妻子知晓后,抱紧被子蜷缩在蚊帐里连大气都不敢喘。我是又惊、又气、又笑。实际上,我也知道叫她根本没啥用,但是出于一种自然反应,想让她给我壮壮胆、助助威,没想到她却反过来刺激我说:“现在该你这个‘大英雄’大显身手了呀!”是啊,谁让咱是男子汉呢,俺已别无选择,无路可退,只好硬着头皮,穿着大裤头,轻手轻脚爬出蚊帐,猫着腰迅速拉开窗帘,推开窗子,希望那个魅影知趣而退,从窗子里飞出去。

可没想到的是,窗子打开之后,它却不见踪影了。房间里突然一片寂静,几乎连我心跳的声音都能听到。我俩顿时傻眼了,难道真遇见鬼了?于是就睁大眼睛搜寻,侧着耳朵静听。突然听到餐厅里一阵扑棱,天哪,它竟然和我玩起了“躲猫猫”,跑到餐厅里闹腾去了。我很是恼火,顺手抓起一个大枕巾就冲了出去。

这时,我突然意识到,不能让那鬼东西闯进女儿的卧室里去。那样的话会惊醒更为胆小的女儿,会影响到她睡眠和明天上学。必须要尽量挤压它的活动空间,以便于我更快地围猎、驱逐它。想到这里,我迅速关上了所有卧室和卫生间的门,同时打开了餐厅的窗子和客厅的灯,想借灯光强烈刺激它,让它从窗子里自动逃离出去。

没想到它根本就不领情。灯光照射下,我清楚地看到它又飞回到客厅,来了个倒挂金钩,挂在客厅移门的帘子上,利用帘子的阴影遮挡住自己,只留小小的脑袋和尖尖的嘴巴探在外面,贼溜溜的小眼睛似乎在瞪着我,与赤身裸背的我相互对峙。四目对视,看到那诡异精灵的样子,我心里发怵,对视了约一分钟,但它却一动不动。我认为机会来了,就准备冲过去用大枕巾扇打它。可还没到跟前,它突然启动加速,展开双翼,像一架开足油门的战斗机径直向我俯冲过来。我赶紧弯腰躲开,却吓出了一身汗。

妻子缩在卧室里大声喊道:“它有毒的,当心被它咬了!”这一喊,反而让我更加紧张。瞅着在头顶时而盘旋、时而俯冲的黑鬼,我一时不知所措,光着膀子蹲在地上不敢乱动,生怕被它扑中击伤。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我急得满头大汗。心里在想,看样子它是不会主动撤离的,那只有我主动出击了,这也符合在部队里所学的战术运用原则。于是,我瞪大眼睛,瞅准时机,就在它再一次从身边俯冲而过的一瞬间,我果断出手,用大枕巾奋力一甩,不偏不倚,一下子把它打落在地板上,疼得它“吱吱”直叫,并扑棱着翅膀想再次起飞。说时迟,那时快,我迅速把大枕巾覆盖在它身上,并用手紧紧按在上面,防止它挣脱起飞。

隔着枕巾,明显能感觉到它那毛茸茸的身子、尖硬的爪子、瘦骨嶙峋的翅翼在奋力挣扎,嘴里还不停“吱吱”乱叫,好像在大声抗议,我顿感毛骨悚然。但为了彻底制服它,我也豁出去了。赶紧用枕巾把它缠裹严实,双手合拢用力抓着,快步跑到窗口,使出浑身力气把它连枕巾一起甩了出去,并以闪电般的速度关上了窗子。那一刻,我似乎看到了那个魅影在暗夜中狡黠一笑,然后展开双翼,腾空而去。

惊魂甫定,我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才想到一个问题:它到底是从哪里钻进家里的?这时妻子洋洋得意地说:“你终于立功了!但我敢肯定地说,是空调外机连接管的洞口不够严实,它乘机而入的。”我一看,果然是有个缝隙,于是赶紧用胶带封死了洞口,防止再有类似问题的发生。

之后冲洗了一下准备睡觉,却是睡意全无。打开手机一看,已近凌晨四点。怀着好奇百度了一下“蝙蝠”,才了解到蝙蝠是世界上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它在受惊之后确实会攻击人。如果人被它咬伤之后,必须要注射狂犬疫苗。我感觉有点后怕,庆幸的是与它大战几十分钟,我毫发无损,也算是打了一个漂亮仗。刚才的惊恐不禁又变成了窃喜。

窃喜之余,联想到了曾经学过的与蝙蝠有关的两篇课文。一个是小学语文课本里的一篇科学说明文――《蝙蝠与雷达》,主要是讲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经过多次实验研究,发明了雷达,应用于多种领域,服务于人类。另一篇是中学英语里面的一篇课文――《Why The Bat Come Out Only At Night 》,选自《伊索寓言》。讲的是蝙蝠为什么只在晚上出来活动,而白天不出来。原来是因为过去发生了一场鸟兽大战,而蝙蝠属于两面派。它看到鸟类快赢了,就说自己属于鸟类。看到兽类快赢了,又说自己属于兽类。最后鸟兽合解了,大家都不认它了,它只好晚上出来活动。主要是讽刺“两面派”人的劣根性。课文寓意深刻,读起来朗朗上口,第一句到现在仍然记忆犹新,是“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 war between the birds and the beasts. No one knows what they fought about”。

想想好久好久以前发生的鸟兽大战,联想到今晚上我和蝙蝠之间的大战,我不由得笑出了声。感觉自己历经近一小时大战,替鸟兽们惩罚了“两面派”,伸张了正义,也替家庭驱逐了夜半“侵入者”,维护了安全,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自己也算得上个“勇士”, 有点像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

带着胜利的喜悦和微笑我又进入了梦乡,梦里继续和蝙蝠“英勇作战”。

 
 

作者简介

蒋新民,199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一腔热血,携笔从戎,历任排长、干事、股长、营政治教导员、团副政治委员、政治处主任等职。长期生活于江南部队,喜欢文学,爱好写作,善于思考,经常用自己的笔尖记录生活,抒写真情,留存人生记忆,一直处在追梦文学的路上。作品散见于多家刊物和网络平台。

 
 

中   国  合  伙  人

策划、排版:白杨

编辑、审稿:寻羽

设计、精典:叶青

校对、终审:了凡

推广、创意:笨笨

总监、顾问:九日

图来自网络,文为原创,欢迎关注[窗外的白杨]原创文学平台,给你的精彩人生留印,联系方式QQ:76525508,来稿请投信箱76525508@qq.com,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确保稿件为原创首发,随稿附上个人简介和照片,确定用稿后请加微信号76525508,便于领取稿费,稿费为全部赞赏百分之八十,十天后发放(后台需要发文一周后才能到帐)!优质稿件,将在“今日头条”上推送!

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添加关注

苹果手机赞赏区

长按二维码留言,赞赏转账给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面派
实拍罕见的蟒蛇与巨型蝙蝠大战现场
南非拍摄到一场鸟大战蝙蝠,是伯劳鸟攻击小果蝠,蝙蝠差点被捕食
它的样子有时像一个破蚊帐,有时又像一只大蝙蝠
中华吉祥画谱 鸟兽虫鱼篇
博古今之青铜器(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