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前金:黄秀乾,一位险被埋没的陶瓷工艺美术大师 | 人物纪实
userphoto

2023.03.03 黑龙江

关注




黄秀乾,一位险被埋没的陶瓷工艺美术大师

●陈前金 


景德镇陶瓷举世闻名,然而,近一千年来几乎没有什么改变。明末清初,“珠山八友”文人画的艺术形式改变了中国瓷器,近半个世纪以来,没有人改变“珠山八友”的艺术风格,一直沿着“珠山八友”的道路走下来。
1997年,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在北京《历史博物馆》主办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陶瓷大展,黄秀乾的作品《江天极月》被选上了,并作为会标展出,放在了宣传册上。这件青花釉里红浮雕瓷板画是一件史无前例的作品,右上方署有展会全称,左下角有“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制”方款。正是这件作品使人们认识了黄秀乾。
 2014年之前,黄秀乾画了一套12生肖瓷板12块生肖瓷板,件件精品,块块都是开先河之作,前无古人。所画的背景青花工细精致达到极致,许多见过黄秀乾青花瓷的人,无一不被他的艺术才能所折服珠山八友只会在釉上画黄秀乾可以在釉上釉下画,且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珠山八友不会雕塑,而黄秀乾不仅会浮雕、堆雕、圆雕,而且还有镂雕、飘逸雕甚至高温颜色釉在他的手里也可以恰到好处用到极致黄秀乾生肖瓷板一律采取浮雕工艺,构图更加丰富,表现手法更加多元。
2014年,黄秀乾做了一个金龙护国天球尊,这件巨型作品高2.38米,球径0.99米,重1100多斤,48小时烧炼,这3个数据都是刷新陶瓷工艺记录的数据。这种大型器件的烧制难度大,在烧窑史上是一个奇迹,特别是一米直径的圆球,要做到不翘扁,不变形,那真有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觉。金龙护国尊填补了世界陶瓷的多项空白,创造了无数个天下第一。黄秀乾用了3年的时间不断攀登世界陶瓷的工艺高峰,终于,他站在世界之巅向全世界宣告他采摘了世界陶瓷王冠上的那颗最耀眼的明珠。
  清代陶瓷艺术家唐英在御窑厂工作了28年,他与年希尧俩人在担任康雍两朝督陶官期间,开发了57项新产品,填补了国家和世界陶瓷的57项空白。而黄秀乾凭一己之力开发了几十项新产品,许多工艺都是御窑厂无法办到的。而许多具有里程碑式的作品,如十二生肖瓷板,146×60的回归宝鼎,190×88的九龙莲花尊,50×75的五狮庆太平缸等。特别是2.38×0.99米的金龙护国天球尊,该作品为最大立器,以龙为主题纹样,把保家卫国的精神力量寄予其中,上层是天球,球面上有六条龙,色彩分别为黄、青、紫、蓝、翠,腾飞在彤云之中,吞吐吸纳、调理阴阳。天球顶部有一条本金加彩盘龙,俯视中华大地,为民族兴旺,百姓幸福,守护在云端;中层是樽体,有白云碧波,寿山福海,浅色的云层烘托着红色的天球,似乎飘悬在天地之间;下层是承台,刻有龙形纹饰和铭文。金龙护国尊气势磅礴,浑然天成。唐英改变了明代官窑,“珠山八友”改变了六百年的官窑文化,黄秀乾在一件作品中融入各种表现手法,诠释了陶瓷工艺的无与伦比、用多种工艺与绘画语言展示陶瓷艺术的丰富内涵。一个可以将釉上釉下、高温颜色釉、诗、书、画、印,将堆雕、浮雕、镂雕、飘逸雕集大成者,五百年来唯此君。了解黄秀乾的人,都赞誉他是“发旷古之未有,开一代之先河。”2019年,中国文交所评选“中国陶瓷十老”,7位评委一致鼓掌通过黄秀乾成为“中国陶瓷十老”成员之一。
黄秀乾,江西省永修县马口镇人,1939年出生在湖南省大庸县。当时正值日军侵华时期,永修县沦陷,黄秀乾的大姑父龙发荀是永修县立新乡后岗山龙家村人,黄埔军校六期出身,任国军驻赣西北独立师师长,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黄秀乾的父亲在龙发荀的部队从事无线电工作,母亲随父亲寓居在湖南大庸县、慈利县的军旅中。1941年春,龙发荀的部队调防云南,不能携眷随军,黄秀乾随母亲转赴赣南,投靠在赣南避难的祖父母。1945年8月日本投降,战争结束。1946年夏,黄秀乾全家才回到永修县马口镇。1947年,龙发荀被蒋介石派驻台湾。龙发荀到台湾后写信让黄秀乾的父亲去台湾,父亲便起程经上海去了台湾。
黄秀乾的母亲是外祖父母的独生女。外祖父母是半农半商的小户人家,族系很大,外祖父的胞兄弟和堂兄弟人数众多,关系也很亲密。其中一位堂弟排行老六,黄秀乾称之为六外公,是永修县是马口中心小学校长,县参议员,是他主张让黄秀乾母亲上学唸书,并在中心小学毕业。当时的毕业生要到县里统一会考,黄秀乾母亲是全县参加会考的唯一女生,以忧异的成绩获得会考毕业证书。

黄秀乾1953年在马口中心小学毕业,1954年进入永修县初级中学就读。1957年初中毕业,由于大姑父和父亲的原因,未被九江师范录取,回到家乡当了一名民办教师。1958年5月,黄秀乾看到《江西日報》刊登了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系的招生广告,不禁眼前一亮,尤其是考场分别设在南昌和赣州两地,考生可按地区直接到两地报名与考试,更加引起了黄秀乾和母亲的极大兴趣。黄秀乾自小喜欢画画,看到这条消息,眼前似乎出现了—线希望,晚上与母亲反复讨论了这件事情的各种可能性,一致认为,无论困难有多大,绝对不能放弃这个好机会。  

一个初中毕业生要报考大学,存在两个障碍:一个是按当时的高招政策规定,初中毕业生需两年后才能以同等学历报考高校;另一个是高中课程没有学过。这后一个问题好解决,可以借来高中课本突击学习,学历问题只好谎报了。

按照招生广告要求,黄秀乾到江西师范学院报了名,领取了考生报名表。报名表第一面填写本人情况,学历一栏填上同等学历,一九五六年初中毕业;第二面填写家庭及成员请况,父亲一栏填写死亡。当黄秀乾拿着表格到乡政府去盖章时,只有乡文书1人在办公室。他坐在办公桌边整理文件,黄秀乾就把表格的第一面平摊在桌上,说是报考学校的表格,请你盖章。他看了一下后立即签上了情况属实的意见,拿出乡政府的公章盖上了。

距离考试只有两个月的时间,黄秀乾上午给学生上课,其余时间就是突击学习高中课程和练习素描。黄秀乾家隔壁住着一户曾姓邻居,他弟弟曾廷耀刚从九江师范学校毕业,他学过素描,由他辅导黄秀乾练习素描,掌握绘画程序和基本要领。到了7月初,民办小学放假了,考试也临近了,经过这一番准备之后,黄秀乾便奔赴南昌参加考试。

黄秀乾到了江西师范学院考场,上午前两场分别考政治语文和历史地理,后一场考素描,两个小时,画一幅石膏头像写生。当素描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时,黄秀乾及时交了卷,並溜览了一下身边其他考生的画卷,觉得自己画得不比别人差,心中略觉安稳和滿意,于是带着憧憬和疑虑返回了家乡,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到了8月15日以后接近发放录取通知书的日子,黄秀乾的弟弟每天都要到邮政所去探问消息。一星期后的一天,终于从邮政所接到了黄秀乾的录取通知书,弟弟高兴得连蹦带跳的火速跑回家来,妹妹也高兴得手舞足蹈,母亲就不用说了,看到了通知,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景德镇陶瓷学院是在陶瓷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办的大学本科,学制四年,有艺术系和工程系。一九五八年是首期招生,到了九月初开学的日期,黄秀乾到学院报了名。两天后正式开学,但不是走进教室,而是把招进来的大学生派往一个为大炼钢铁制造耐火砖的临时工场,制作耐火砖坯,就这样每天汗流浃背的熬过了一个多月。
总算盼到了正式上课,课程表上,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专业课国画、素描、水彩,下午政治、文化课,星期六全天义务劳动,同学们学习热情很高,特别是胡献雅先生教国画,宁璘先生教西画,两位老师德高望重,十分认真负责,对学生关爱有加,这给学生的心中注入了一股暖流。
大约在十月底的一天,班长突然通知黄秀乾,系党支部书记要找他谈话。黄秀乾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书记办公室。书记问黄秀乾:“你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黄秀乾听后有点糊涂,信口说:“没有什么。”书记说:“你回去好好想想吧,想到了再告诉我。”黄秀乾茫然地离开了书记办公室。同学徐宏余告诉黄秀乾,入学后要通过政审复查,问黄秀乾是不是隐瞒了家庭的什么情况?黄秀乾才把报名表上没有填写的实情告诉了他。徐宏余听后说,肯定是乡下的政治审查复函到了学院,叫黄秀乾如实向书记说明清楚。徐宏余还说:“按照规定,隐瞒重大家庭情况的可能会取消学籍,退回原籍。”黄秀乾听后感到问题很严重,当夜难以入眠。但这已是无法回避的现实,第二天主动找到书记,把当时报名表上没有填写父亲情况和虚报学历的动机作了交待,目的就是想读书求知。书记问黄秀乾,知道不知道隐瞒家庭情况,经政审复查后将被取消学籍资格?黄秀乾说:“不知道,一味的就是想要上学,如果学院能原谅我的错误,我一定好好学习,万一不能原谅也只有回家去了。”那时,黄秀乾的专业成绩直线上升,还当上了国画课代表,在班级里算是个优秀生。书记沉默了一会说:“你先回去上课吧,等院党委研究后再说。”到了十一月中旬,系党支部书记通知黄秀乾,经学院党委研究,暂时保留他的学籍,以观后效,黄秀乾心中的“石头”才放了下来。
大一上学期仅仅上了两个月的课,黄秀乾十分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每天夜幕降临,他就钻进素描室,完成一幅素描。往往画到深夜,喝一杯凉开水,带着饥饿和梦想入睡。学院离城里有五六公里路,家里条件好的,周末都到城里看电影,黄秀乾便沉埋在教室里,做着专业功课。日积月累,功夫没有白费,黄秀乾的成绩显著上升,水彩画作业常常被宁璘老师张贴在走廊的学术栏里作为示范教材。
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很大。上了一个月的课,又要去劳动了。这次是去挑土筑造景德镇至贵溪的铁路路基,早上吃过稀粥,带着发给的作为午餐的两个馒头,到五公里外的工地挑土。上坡、下坡、再上坡,如此反复地挣扎着,傍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学院。一个星期下来,没有一个人的肩膀没有红肿破皮。若干年后,当黄秀乾听到铁路修通的消息,并得知他们修筑的路基没有被利用,而是重新改道修筑的铁路时,那种失落的感觉难以言表。
从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运动和大跃进运动热火朝天,景德镇这个以瓷器闻名于世界的城市也要炼钢铁。开学后全院师生就投入了打耐火砖的热潮中,把操场球场当作工场,每两人一组发给一把大木锤和一个木方匣子,将拌好的耐火土填入方匣内,用木锤敲打紧密,解开方匣便做成了一块耐火砖坯,再经煅烧而成。一天下来,没有几个人手上没有血泡的,双臂发麻,肩背酸痛,还得按时完成任务。苦战了一月余,回到课堂上,拿起笔来不听使唤,手不停的颤抖,很久才能恢复正常。
大二上学期政治学习明显增多。随着反右斗争的延续,开始了反右倾运动。在大学是反白专道路运动,许多家庭出身不好的教师和学生受到批判和斗争。黄秀乾来自永修的一个小乡镇,信息闭塞,知识面窄,加上母亲一再叮嘱要少言慎交,虽然把柄不多,仍然受到批判和斗争。出于对政治运动的恐惧,黄秀乾选择了休学,在江西省采茶剧团找了一份舞台美工的工作。舞台美术没有什么大的创意可言,无非是按剧情配置室内外布景,要求也不是很高,偶尔画一幅室内张挂的绘画艺术品也算不了什么创作。黄秀乾觉得在这种环境里与个人的理想差距甚大,在江西省采茶剧团工作了一年多,经江西省教育厅厅长王纪明推荐,到南昌市第八中学当了一名美术教师。
美术课属于副课,都安排在下午。每个班级每星期一节美术课,12个班级,每天下午上两节课,多余的时间除了政治学习和教研活动外,就是黄秀乾的修炼时间了,画素描,画油画,练字,是一个很理想的工作岗位。1964年上半年,江西师范学院彭友善教授带领艺术系毕业班学生来八中教学实习。校方让黄秀乾接待,黄秀乾陪着彭先生在办公室聊天。彭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闲谈中也向他求教有关艺术方面的问题,黄秀乾把平时的画稿求彭先生指点,得到彭先生的肯定。
1964年7月,黄秀乾被抽调到江西省博物舘参加井岗山阶级斗争展览创作活动。根据文稿內容用铅笔画版画插图,黄秀乾画了10张,负责审稿的王平老师对黄秀乾的画卷很满意。8月初,南昌市政府办公厅抽调美术人员参加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典礼筹备工作,黄秀乾的任务是绘制毛泽东和孙中山的巨幅油画像。画幅高7米,画这种大画一般是打方格放稿,在脚手架上操作,时时要下来看大效果,一天下来很累。第一次画这么大的标准像,黄秀乾心里有点紧张。在动手之前,琢磨着怎样才能既省力又省时又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最佳工作方法。黄秀乾按照横向的格子把头部分成了八格,每格约五十厘米宽,眉眼和嘴巴都落在完整的格子里,从头发顶部开始,一格一格的一次性画完,中间的界线用颜色虚化,以便下次容易衔接。这种工作方法大大减少了爬脚手架的次数,降低了劳动强度,加快了工作进度,达到了预期效果,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两幅画像就完成了。附后请8位民工把两幅画像抬到南昌市委大院,请市委书记李华锋和宣传部长马健过目。两位领导看了看画像,马部长问是谁画的?先行到达的市政府办公厅左处长指了指黄秀乾,李书记向黄秀乾点了点头就进屋里去了,这就意味着画像获得了认可。1965年,黄秀乾再次接受了同样的任务,由于前一次的体验,第二次感觉要轻松一些,1966年文化大革命便停止了这项工作,当年在八一广场西侧的主席台也拆掉了。
在此期间,黄秀乾还参加了华东地区美展的创作,画的是一幅工人阶级家庭学毛选的题材。油画幅面是1.2米×0.8米,完成后在上海参加华东六省美展,此后又入选十五周年全国美展。后来作品未退回,亦不知去向。
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黄秀乾受到冲击,被下放农村劳动。
改革开放后,黄秀乾重返景德镇,在景德镇呆了30年。从九十年代初来景德镇,在城乡结合部的罗家坞一干就是七年半,刻苦钻研陶瓷制作技术和陶瓷绘画技术。黄秀乾说:“人家学徒三年就满师,我却学了七年半。”然而,这七年半的时间,改变了黄秀乾,使黄秀乾成为一位享誉国内外的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同时也改变了景德镇陶瓷,开创了景德镇陶瓷的新纪年。(2022年7月23日完稿)




作者简介

陈前金,男,1943年12月生,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人。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和永修地方文化研究,在《人民日报》、《学习与研究》《中国财政》《农村财政与财务》等中央省市报刊发表论文100多篇,在全国率先提出取消乡统筹、取消农业税等建议,两次获得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优秀征文二等奖,一次获得国家发改委优秀征文二等奖,多次获得江西省财政科研优秀成果一、二等奖。著有论文集《我为三农鼓与呼》(经济日报出版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陶瓷文化(729):黄光华
水仙王子涂翼报:一生挚爱 演绎坚持
国馆大匠(第六期):守望与传承——青花大王黄卖九
黄山陶瓷山水欣赏
秦锡麟 朝鲜舞·釉下五彩笔筒
在常变求新中探索与追求—走近李国红的陶艺世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