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骨科精读 | 遇见术后并发症怎么办?处理技巧全在这!

手术切口并发症是影响骨科加速康复、延长住院时间的重要因素,也是非计划二次手术的主要原因和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常见骨科手术切口并发症的治疗

1.切口渗血

(1)定义:术后各种原因造成的出血流出切口外或切口内持续性出血导致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疼痛等并发症,切口内出血可导致局限性浅层血肿或深部血肿。


(2)原因:骨科术后血肿的发生率为 2%~4%。
血肿形成的潜在危险因素包括:
基础疾病:血友病(第VIII因子缺乏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MI>25 kg/m2等;切口真皮层电凝结块脱落或缝合时出血;切口内血管止血不充分或结扎血管的缝线脱落;术后血压升高和塌陷的血管再灌注;骨科手术后早期过度活动引起出血;围手术期抗凝药物的使用,主要包括术前存在深静脉血栓、房颤等病史,存在长期服用抗凝以及抗血小板药物。


(3)治疗:如仅为切口皮下渗血,且皮缘对合良好,24h 内可仅做加压包扎,暂停抗凝药物,限制关节屈曲活动,不限制肌肉主动等长收缩的运动;如 24 h 后仍有渗血,或皮缘对合不佳,须及时缝合、对齐皮缘。如为深筋膜层缝合不严或缝线断裂所致渗血,须立即局部麻醉下进行宽边距、全层严密缝合。

2.切口渗液

(1)定义:术后从切口里渗出液体,这种液体是从毛细血管渗漏入机体组织内的液体成分,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渗液过多将不利于切口愈合。

(2)原因:手术原因操作粗暴、追求小切口过度牵拉软组织、不规范使用电刀等;感染早期:创伤和炎症会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导致过量液体流入切口,持续性渗液;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减少,有效渗透压减低,使组织间潴留过多的水分而
出现伤口渗液;肢体手术应用止血带后的缺血再灌注,引起切口周围肿胀、渗液;切口愈合不良;抗凝剂的使用:骨科大手术如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如接受过度抗凝,会增加隐性失血、肢体肿胀、皮下瘀斑及伤口渗液、血肿的发生;肥胖患者脂肪层厚、术中松解分离广泛、伤口缝合留有空腔。

(3)治疗:须立即检查是否存在低蛋白血症、切口皮缘是否对齐,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如皮缘对合不佳,需拆除原缝线或缝合钉,对齐皮缘重新缝合。如渗液超过 48 h,应高度怀疑感染或脂肪液化,应部分拆除缝线后引流,避免逆行深部感染。

3.切口周围肿胀
(1)定义:切口周围肌肉、皮肤或黏膜等软组织由于充血、水肿、出血和炎症等因素而出现体积增大。切口周围肿胀一般涉及到手术切口以远肢体,可继发张力性水泡、诱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甚至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

(2)原因:手术创伤、手术时间长、止血带使用时间长;与切口边缘的刺激有关,如异物、凝固的坏死物、大团的结扎线、伤口张力过大(缝合过紧、创缘错位)等;各种原因导致肢体浅静脉、淋巴回流受阻;长期卧床,活动减少,下肢血液回流减缓;术后早期过量活动如屈曲练习过于频繁、负重行走时间过长等。

(3)治疗:可抬高患肢、采用冷敷疗法;应用合理的微创技术,手术操作轻柔,减少止血带使用时间、缩短手术时间;无使用禁忌证的前提下,于切皮前和术后静脉应用氨甲环酸,以利于减少术后出血及组织炎症、肿胀;根据术中情况放置引流管,视术后引流量决定拔管时间,应尽量早期拔除(术后 24 h 内),针对高风险患者可以使用预防性负压伤口治疗技术;术后麻醉苏醒后即嘱患者行踝泵功能锻炼,尽早进行主动肌肉收缩锻炼;下肢手术术后应用弹力绷带或弹力袜。

4.切口周围水泡
(1)定义:水泡为高出皮肤的泡疹,内含液体。水泡的形成大多是由于炎症反应的结果,骨科手术后出现的水泡通常为过敏性水泡和张力性水泡。

(2)治疗:避免手术部位肿胀;对有胶布过敏史的患者应改用其他固定敷料的方式;切口敷料尤其是关节部位推荐选择高顺应性和拉伸性的敷料;有条件时使用新型带网片的皮肤胶,可以在伤口表面保持温和湿润的环境 ,以 减 少 可 能 由 切 口 敷 料 与 皮 肤 摩 擦 造 成 的水泡。

5.切口周围瘀斑
(1)定义:由于各种损伤、中毒、感染、过敏或血小板减少等因素致使血管通透性增高所引起的皮下或粘膜下出血。


(2)原因:手术损伤、止血带使用、手术时间过长、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以及使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


(3)治疗:术前评估患者用药史,尤其是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要尽量纠正或等待凝血功能正常后再行手术;术中避免使用止血带或缩短使用时间,手术操作轻柔,减少手术时间;平衡使用抗凝剂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和引发出血的风险。

6.切口愈合不良
(1)定义:切口愈合是指组织对创伤的反应和修复过程。切口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可分为 3个阶段:炎症期或称渗出期;纤维组织增生期;瘢痕形成修复期。临床实践中又分别简称清创期、肉芽期和上皮形成期。切口愈合不良指切口愈合的 3 个生物学阶段出现明显的停滞或延迟而导致切口长时间不愈合甚至切口裂开,切口有明显的感染性或非感染性渗出,伴或不伴有坏死组织;另一种情况是I型胶原肉芽过度增殖而致瘢痕过度增生、挛缩。

(2)影响因素:
全身因素:年龄、肥胖、吸烟、营养不良、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血管
局部因素:①术 中 过 度牵拉切 口 、手 术 部 位包扎过紧、不合理使用电凝止血造成的机械损伤;②切口感染时渗出物增多 ,增加了伤口局部张力 ,容易使伤口裂开;③切口水肿、血肿;④切口皮缘缺血坏死;⑤异物残留;⑥缝合方法选择不当;⑦局部多次手术,皮肤血循环不良。

(3)治疗:去除或控制影响因素;逐层细致缝合切口,严格对齐皮缘;酌情适当延长拆线时间。

7.切口瘢痕
(1)定义:瘢痕是各种创伤后所引起的正常皮肤组织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统称,它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必然的产物。瘢痕生长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发生各种并发症,诸如外形的破坏、瘙痒、疼痛及功能活动障碍等,给患者带来肉体痛苦和精神痛苦,严重的瘢痕(挛缩状)会影响关节的活动。


(2)原因:切口皮缘坏死、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切口局部张力过大、延期愈合、缝合对合不良、关节活动过多。

(3)治疗:早期应用硅酮胶类敷料,以减少增生性瘢痕形成;严重病例可同时局部注射激素;对于严重影响关节活动功能的瘢痕可以考虑手术切除或去瘢痕治疗,并早期使用硅酮胶敷料;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压力治疗、带网片皮肤胶切口减张、光电技术等,或咨询伤口中心或瘢痕治疗中心;半年内禁烟酒、禁食刺激性食物。


8.切口浅层感染
(1)定义:术后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皮下组织的感染,表现为切口及其周围疼痛、发红、肿胀,并有皮温升高和压痛,可伴有炎性渗液、切口裂开,如从渗出的液体或切口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则可确诊,但培养阴性也不能排除诊断。


(2)治疗:如出现切口渗液伴红肿、疼痛明显加重等情况,应高度怀疑发生切口浅层感染,立即拆除相应部位缝线引流、取培养,必要时尽快做浅层清创,术中仔细检查深筋膜有无破口,浅层感染有无与深部相通,术中彻底清除感染炎性和失活组织,多次(至少 2 次)使用过氧化氢和聚维酮碘溶液浸泡,大量生理盐水(10 000 ml 以上)冲洗,根据切口感染情况和软组织张力情况进行一期或二期缝合。

应立即先根据经验加强预防性抗菌药物强度,如之前手术有病原菌阳性培养结果,应选择之前使用有效的敏感抗菌药物继续治疗;如无参考用药且无内植物者可经验性选择一代头孢+喹诺酮类(如莫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有内植物者选择万古霉素+喹诺酮类(如莫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如有切口分泌物者,需多次取分泌物培养,根据培养药敏结果和临床实际治疗效果调整抗菌药物。

9.切口深层感染
(1)诊断:手术后 30 d 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切口浅部组织有炎性渗液;从切口浅部组织渗出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

(2)治疗:术后切口持续渗液超过 48 h,手术部位疼痛、肿胀、压痛明显,局部软组织张力明显增高,尤其是关节手术后关节腔出现明显肿胀、压痛、皮温升高,炎性指标呈上升趋势时,并可能有全身感染症状(如发热、乏力、精神萎靡等)时,应考虑切口深部感染。应先经皮肤完好、无明显红肿部位做穿刺抽液送关节液进行有核细胞计数、分类和细菌培养,同时积极准备急诊行清创冲洗引流术,术中再送关节液或局部组织培养,彻底清除感染的炎性和失活组织,并置管冲洗引流。

同时按前述原则选择抗菌药物静脉输注。如有内植物或关节假体存在时,还需根据感染发生时间、宿主抵抗力强弱、细菌毒力强弱和耐药性、局部组织条件、有无骨破坏等因素选择是否保留内植物的一期或二期翻修术。


参考文献

1.骨科加速康复手术切口操作与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2 年 10 月 第 15 卷 第 10 期
2.中国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切口管理指南,《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8 年 1 月 第 11 卷 第 1 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8版: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切口管理指南(上)
出血、渗液、不愈合,遇到这些切口并发症怎么办?
骨科加速康复手术切口操作与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
诊疗指南:中国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切口管理指南
骨科术后7大并发症?这篇文章告诉你每一项该如何处理
2018版:中国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切口管理指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