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认识澳大利亚(一)

———我到首都堪培拉

来澳大利亚已有些时日了。把我在这里的所见所闻所感,作个流水帐记录如下。

入关

凡事予则立,不予则废。去这个生疏的国家当然要做些准备。除了物质、手续、信息的准备外,最直接、敏感的准备是对乘机禁忌的了解。乘飞机所带物品是有严格要求的,到澳大利亚是不准带食品和中药的。我平时用的治病、防病及保健药物多是中药,为防止惹起麻烦,也就不敢带了。听说有人带中药,因为没有英文说明书开箱检查就引起麻烦。有人药带得多被疑为贩卖药品,触犯他国法律,被负刑罚。这些消息是从网上看到的。怕惹事端,只带了必用的西药,其他边缘物品,连一包茶叶也没敢带。

我于从北京乘机来澳的。飞机按规定时间晚起飞一个小时,直飞运行11个小时,澳大利亚时间11日7时(北京时间5时)飞达悉尼。到悉尼出站要办入关手续。我看前面排了三个队:右面是澳大利亚本国人员出站队,左面是乘务人员出站队,中间最长的队是我们这些外国人的出站队。办入关手续要进入一个大厅,我们这个队在大厅外面就有七、八十米的长队,进了大厅还有十道弯队,就象北京地铁4号线北京南站入口的曲线道一样。一个人一个人地办手续,感觉很慢。这些年在国内,我从来不愿在热闹的时间参加热闹的活动。所以有些年头没有经历过这种排长队的煎熬。现在就有些艰难岁月的感觉,就是在我国最困难时期那种排队的感觉,不由得使我想起了唐朝文人王勃的“腾王阁序”的词句,在心理改而吟之:关山难越,谁悲异国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细聆满耳,皆是异地之音!

排队一个多小时,总算熬到过关手续。工作人员只是询问一下行李箱里有无禁带物品,当然我要说明所带边缘性物品——西药。其实,在下飞机之前,乘务人员就让我们作了登记,这次作了核实,安检顺利过关。本来在正常情况下,接站的车应到,但是因为堵车,我又多等了半个小时。听大使馆接站的司机同志说,平时并不堵车,当天可能因为:一是6 月11 日是英国女王的生日,澳大利亚是英属联邦,全国放假一天;二是悉尼下雨很大;三是航班集中降落。所以我也就难免受此磨难了。

刚出悉尼,我们在雨幕中行进,好在路好车少,行速较快,天气也逐渐晴朗了。从悉尼到堪培拉沿途只有一个收费站。据说澳大利亚其他高速公路几乎没有收费站,因为高速公路是纳税人的钱修建的,也就不应该收公路投资人的钱。收费的人是个老太太,听说这是个退休人员的差事,显然不以为重。

车辆在高速公路上飞快行使,渐渐远离闹市,周围的建筑也渐渐变得稀疏了起来。褪去了城市的那种浮华,反而增添了那种大自然的粗狂,和国内高速公路旁边都是农田不同,这里是原生态的树和草原,很有澳洲特点的高高低低的丘陵地貌,丘陵蜿蜒起伏,树木郁郁葱葱。还有宽阔的牧场,牧场的羊群、牛群、马群,闲散地移动着,时而低下头来吃两口草。犹如一幕幕动态的画卷映入眼帘。

车辆行使近三个小时,到达了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

 

历史浅薄的城市

 

在我们国内,问到澳大利亚的首都,很多人误认为是悉尼或墨尔本。对于澳大利亚的真正的首都——堪培拉却很生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堪培拉历史浅薄、经历平淡,不为人注意。堪培拉的历史浅薄首先来源于这个国家的历史并不悠久和复杂。

历史上澳大利亚幅员辽阔但人口稀少,只有土著人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没有文化也就没有历史。17世纪初西班牙荷兰航海家到过这个地方。1770年,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发现澳大利亚东海岸,将其命名为“新南威尔士”,并宣布这片土地是英国的属土。我想,当年郑和下西洋要比库克早360年。从1405年开始,在28年间,郑和率领中国大明皇朝的200多艘船航行在世界海域上,造访各国。据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的李约瑟博士估计,1420年间中国明朝拥有的全部船舶,应不少于3800艘,超过当时欧洲船只的总和。今天的西方学者专家们也承认,对于当时的世界各国来说,郑和所率领的舰队,从规模到实力,都是无可比拟的。如果当年郑和庞大的船队下完西洋下南洋,在一些没有被认识的处女地,宣布中国的属土,现在人口拥挤的中国就会有了宽松的环境。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统治者没有英国统治者高明。

英国人首先把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流放囚犯的地方。,由菲利普船长率领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队共1530人抵达澳大利亚的植物学湾,当中有736名囚犯。八天后的,他们正式在澳大利亚杰克逊港建立起第一个英国殖民区,这个地方后来人口不断增长而成为澳大利亚现在的第一大城市悉尼,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当时的英国内政大臣悉尼。现在,每年的是澳大利亚的国庆日。这个国家的初步发展是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两州发现金矿。大批来自欧洲、美洲和中国的淘金者蜂拥而至。澳大利亚人口从1850年的40万人激增至1860年的110万人。其后许多重要的金矿被一一发现,同期还发现大量矿藏,这些发现,让澳大利亚迅速致富和发展。我们国家近代历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始。这之前至少有4000年的古代历史。我们也常以此为荣,它给我国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却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从理论上讲,历史是人民写的,但是,不是写人民的,是写帝王将相的。写他们的功过是非,写他们的经验体会,很多是针对人民的。相对于澳大利亚来说,这个国家没有悠久的历史、没有古代、没有丰富的文化,也就没有统治者对人民统治的丰富经验。事物的规定性是从对比中认识的。过去说我们国家是一张白纸,相对于澳大利亚来说我们国家就不知道是一张什么纸了。

    澳大利亚真正成为一个国家,准确地说真正成为一个澳大利亚联邦国家,是从1900年的全民公决开始的。1900年,全部六个殖民地的居民举行了一人一票的全民公决,用投票决定是否把六个殖民地统一成一个联邦国家,投票结果是六个地方要统一,建立起一个单一的澳大利亚联邦。澳大利亚联邦成立,同时通过第一部宪法。1900年,在我国却是一个难忘的耻辱的一年,这一年是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实际上打进北京的是七国联军,德军在海上)。八国联军总计18000人(日军8000、俄军4000,英军3000,美军2000,法军800,澳军58,意军53人)而我北京守城部队15万,“刀枪不入”的义和团30万人,我们是主军,他们是客军。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偌大的北京城仅5个小时就沦陷了。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衰落了,一个新兴的民主国家诞生了。

联邦成立的时候,澳大利亚尚未能确定首都的地点,在1901年至1927年,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临时首都,联邦议会在墨尔本举行会议,很多的政府机构均设在墨尔本,在长达26年的时间里,墨尔本实际上担当着澳大利亚首都的角色。早在讨论成立一个统一的联邦的时候,墨尔本和悉尼都各自积极争取成为首都。19世纪中叶,墨尔本是一个比悉尼要繁荣的大都市,后来随着悉尼的日益繁荣,悉尼市民十分希望悉尼成为澳大利亚的首都。1908年,即联邦成立后的第七年,澳大利亚政府决定,在悉尼和墨尔本之间建造一个新的城市堪培拉——一个森林覆盖的乡村地方作为新建首都之地。当时,这个地方仅有1921名居民,一所小学,一间杂货铺,一个铁匠铺和一所小邮局。,在破土动工的奠基仪式上,联邦总督夫人从一个金盒子里取出了一张上面写有首都名称的纸,宣布未来首都的名字叫“堪培拉”。“堪培拉”是土著语,意思是“集会的地方”,这里也是土著人早先聚会之地,现在把它作为首都,意思是将来各方代表人士可以常来聚会,意思非常恰当。

1927年5月,随着堪培拉临时议会大厦的启用,澳大利亚政府的办公地点从墨尔本迁往堪培拉。由于堪培拉是一个新城市,首都选在堪培拉后,1912年澳大利亚政府决定面向全世界招标设计。一年后,各国的城市设计师绘制了137份图样送到澳洲。经筛选和评定,一个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地貌设计师贝雷·格里芬的方案获得了一致认同。格里芬的方案的特点就是把堪培拉自然风貌与人工建筑群体最大限度地和谐、协调、统一起来,使堪培拉成为一个田园式的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现代化都市。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合理摆布了作为国家首都的各项功能,城市建筑大都隐藏在森林之中,没有悉尼和墨尔本那样的喧闹,具有浓郁的乡村原野特色,各种建筑,也绝不类同,均新颖别致,各有千秋。科学馆形状好似一个刚刚落地的

降落伞;图书馆是一幢由几十根银白色的大理石组成的大屋,形成一个在希腊巴特农神庙式的圆柱庭廊;各国驻澳使馆,集中在一个小山坡上,各依自己民族的特色建筑;那些红顶的,白墙的,方形的,球

形的建筑,参差矗立在绿茵如海的草坪中,构建了一幅异常生动、美丽的图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澳使馆的建筑,好象是从北京搬来的民族文化宫,朱黄色的墙体,金黄色琉璃瓦复顶,飞檐翘角,庄重、雄伟、大气。其他如柬埔寨、日本、法国、美国无一不体现本国特色,整个使馆区就像一个万国建筑展览馆。

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竞在两个城市相争之中而渔利为国家的中心——首都。一个年青的国家出现了一个更加年青的首都城市。

 

环境优美的城市

初到堪培拉容易让人转向。出于军人职业的习惯,到一个生疏的地方,先确定一下方位。光凭感觉真有点找不着北,因为这里是南半球,太阳在北面。过去在部队夜间山区行军,多是看星星确定方位。在这里晚上找不到北斗星。我看到一个近似北斗星形状的星座却是在南方。显然,这里没有北斗星。要看的是南方的南十字星。

进入这个城市,不由自主到被这里优美的环境、和谐的自然关系以及清新的空气所吸引。堪培拉是世界少有的几座极其美丽的花园城市之一。只要登上当地最高的桉山,山下充满诗情画意般的田园风光,便无一遗漏地展现在你的面前。树木特多是其最突出的特点,有人估计堪培拉至少有1 千万棵以上树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澳洲特有的各种按树,还可以看到山护、西洋杉、悬铃木、丝柏、喜马拉雅杉等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树木,真可谓树木的“百花园”。

   堪培拉

现在是一个约有33万人口的城市,土地面积约2400平方公里,拥有24个总森林覆盖面积约的自然公园,全市绿化率达60%以上,还有许多小公园点缀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堪培拉的人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养花植草,一年四季,草坪青青,鲜花依季竞相开放,婀娜多姿。有人说堪培拉有近10万个花园,乍听后十分诧异,不解其意,其实当你看到这里每个家庭别墅式的住宅就会后明白他指的是勤劳智慧的堪培拉人把他(她)的前庭后院都装扮成一个个漂亮的小花园,这样一算,堪培拉可不是有近10万个花园吗?

在我居住的大使馆公寓附近就有一个松柏林带公园,这里的松柏树比北京颐和园的松柏树还高大,至少几十年长成(如下图)。这里的6月相当北半球的12月,已入冬天。虽然也有落叶飘零的箫瑟,但是地面的绿草茵茵、多数树木的郁郁葱葱仍然显露出大地的生机。在北京由于气候和空气质量的原因,冬天我是不出早操的。但是,这里早晨空气清新、天宇透亮,是不能不出早操的。这里的草坪是随便踩的,因为人少草多,不影响地貌。这里的食品也是没有污染的。归根到底是环境好。

1

堪培拉的城市设计绝对超前,单从城市布局和行车道路看,历经斗转星移80余载的街道上竟然没有塞车现象,对比那些一次次地将道路加宽,又一次次地随着“发展”而出现拥堵的规划,真是由衷地赞叹这周到安全富于美感的杰出设计!格里芬和他同是设计师的妻子描绘的堪培拉街道图至今仍保留在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

这里车行左道,司机座在汽车的右边。大约 2% 的上班族骑车上班,为的是健康,自己的健康和别人的健康。自己可以锻炼,别人少吸一点废气。所以,人们在车里时对自行车都行注目礼,退避三舍。更多的人开车上下班。这里平均一家一点五辆车。街道的马路上人很少,在通视范围内,能见到几个人就算不错了。公共汽车很少,侯车站台上几乎没有人。据说这里的公交系统纳入政府公务系统,不计成本地为公民服务。在这里,的车几乎看不到,据说打的必须预约。人们的社会活动都是自驾车运行。

   如果不去格里芬湖,不看喷射式喷泉,就不能说到过堪培拉。格里芬湖是以昔日首都建设总设计师伯利.格里芬命名的人工湖。湖长20多公里,湖岸周长,面积704公顷。环湖建有公路,路边遍植花木,湖中有为纪念库克船长而建造的喷泉,水柱喷出的高度,超过日内瓦莱蒙湖喷泉的高度,居世界第一。站在全城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高大的白色水柱直刺蓝天,水柱四周的水珠和雾粒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一道道彩虹,极为壮观。格里芬湖湖区辽阔,碧波荡漾,景色十分美丽,可供人们游泳、驾驶帆船和垂钓。

 
 
 

更令人赞叹的是这里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刚进这个城市发现两条公路间的草坪上,有成群的鹦鹉觅食。这些鹦鹉毫不顾及两边公路飞速行驶的车辆,安闲于自己的活动。这里许多鸟儿不怕人,特别是喜鹊,你靠进跟前它也不飞,就是那些小喜鹊更不怕人,你走到它的跟前,它也若无其事。说明它们没有经历过被人骚扰的历史。还经常看

到成群的白鹦鹉聚会于草坪,有一百多只。我第一次游览格里芬湖,看见一只黑天鹅从天落水,又从湖心游来,我走到那里它竞跟到那里。好象是老朋友一样,真令人好不惬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堪培拉
澳大利亚 风土人情 行政区划 主要城市 重点大学
实拍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墨尔本风光(图)
澳大利亚见闻(旧作)
澳大利亚基本概述与著名旅游城市和景点
澳大利亚为何将首都选在了堪培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