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称为“三本养一本”的独立学院,终于要落下帷幕

日前,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所有的独立学院到今年年底要全部制定转设方案,未来将不再有独立学院。这一句话,虽不长,分量却很重,意味着独立学院很快就要走向终结。

独立学院:不伦不类的存在

1999年,国内第一所独立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成立。20年后的2019年,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独立学院257所。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发展起来的特殊产物,最初的形态就是依托名校办民校,这在满足更多人上大学方面是有贡献的。2005年,全国的独立学院招生人数就已超过100万人,独立学院招生人数在本科招生总人数中的占比,连续多年保持在15%以上,还曾一度高达20%。

此外,独立学院还解决了一些高校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90年代扩招潮开始后,部分高校想要扩大体量以实现规模化发展,学生一多靠着原有的生均拨款经费自然就不够用了,所以“引入社会资本办独立学院”就成了一条路子。

被指“三本养一本”、“贩卖文凭”

独立学院的产生,是体制、发展、资源等多重矛盾结合下的产物,不同的独立学院,设立原因也是各有算盘。在独立学院野蛮扩张的背景下,师资、教学跟不上,但学费却又收的高,不少学生是冲母体大学的名声去的,结果发现二者的关系除了带了个名字,并没有什么联系,怨言颇多。由于母体学校每年要从独立学院提取不菲的费用,网友戏称这就是“三本养一本”。

独立学院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民间资本和借知名高校开设的独立学院,这属于民办学校;二是地方政府出资和知名高校合作开设的独立学院,这本质上还是公办学校范畴;三是高校自己出资设立独立学院,和母体学校分别招生,这就是典型的校中校,借着母体校的名气吸引低分学生报考,收取高额学费,支援本部建设。

相比之下,校中校类型的独立学院管理上最为混乱,它们依附母体学校甚至直接以母体校名义进行招生,占用母体校的资源,甚至还出现过这部分学生毕业时候直接颁发母体校毕业证,让“三本变一本”,被指贩卖文凭、教育不公。

还有一点可以关注,针对校中校类型的独立学院,教育部的方案中特别强调,“如转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须明确非营利性。”

落幕是必然!

法人地位未落实、产权归属不清晰、办学条件不达标、师资结构不合理、内部治理不健全……教育部在《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中,直指独立学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同时,从教育部对独立学院的这个评价中,我们也能看出独立学院的“奇葩特性”:“法人地位”、“产权归属”、“内部治理”,这往往是对企业的评价,而“办学条件”“师资结构”肯定是对学校的评价。所以,独立学院本质就是个资本与高校嫁接的产物,“像企业型的学校”。

有学者评价称,“独立学院更像是一个利用高校皮囊包裹的投资项目,其志在盈利,育人只是副产品,因而以功利化包装为要,而疏于对教育规律的探索,因而总体上与教育的初衷和目标南辕北辙。”

虽然,教育部已经下了“转设令”,但现实操作层面上,转设肯定也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早在2008年,教育部颁布的“26号令”就要求,符合条件的独立学院在5年内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普通本科高校。从颁发至今,仅有60 多所独立学院完成转设。为什么难?归根结底还是牵涉太多利益。

对于校中校型的独立学院,一旦转设完成,母体学校就失去一个圈钱项目。而民间资本操控的独立学院,转设阻力往往是依托学校的漫天要价。此外,还有一些独立学院是现在的办学者自身不愿,或担心失去依托学校的光环,招生困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本养一本”的独立学院
读完大学我都不知道独立大学与民办大学有什么区别?
对独立学院的独立不能人为设置障碍
独立学院改为民办大学,没有了母体学校的支持,还能走远走好吗?
独立学院和民办本科院校,你选谁?
独立学院大旗到底还能打多久——292所独立学院“验收大考”延期系列报道之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