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服装裁剪制作两个关于汉服衣领的问题答疑

今天讲的两个问题,原理很简单,但是却让很多人为之迷惑。第一个问题是,汉服的领口在处理时需要后挖吗?第二个问题是,我什么汉服的领口在平铺的时候要比悬挂的时候显得大一些?

我们先讲第一个问题,汉服的领口在处理时需要后挖吗?因为我之前发过一个讲如何绘制领口弧线的帖子,其中就采用了后挖的技法,于是乎,后来有人就拿出一些古代的袍料说,你这是错误的,你看古代袍料上明显没有后挖的迹象。表面上看确实很有道理,因为文物就摆在这里。但是他们却忽视了我的制衣模式和古代有所区别,所以被表象或欺骗。区别在哪里,我可以做个简单的分析。

先说我的技法,上次我讲解用的图例都是衣片的净样板,什么是净样板?净样板就是不包含任何缝头的样板。净样板的边缘一般就会是制衣时的辑线位置,这种样板是不能用于裁布的,之前要根据面料的类型、缝头的种类和位置决定放缝量。

而古代的技法又是什么呢,古代的制衣一般不会使用样板法,而是直接在布料上画出裁剪线,通常老裁缝在画线的时候就已经把缝头算进去了。

下面先看我的绘图技法,我们先画出领口的曲线。

然后我们给上面的净样板进行放缝操作,就成了这个样子。现代制衣,通常会把缝头控制在1厘米左右,但是古代的缝头可就大得多,1.5—3厘米的我都见过,所以假如后领向后开深1.5厘米,然后又加放1.5厘米的缝头,那实际效果刚好抵消,所以你光看裁片就会有一种没挖后领的错觉。如果加放的缝头是2厘米,你还会觉得后领往前移了。

也许在刚才那张图上还看不太明白,如果我去掉净样线,剩下的部分就了然了,这个样子实际上就是很多老裁缝直接画在布料上的,或者说就是袍料领口的样子,你看,领口线不但没有后挖,还前移了。

我的方法,也就是代表的现代制衣方法,采用的是从结果到方法,也就是事先已经计算好了结果,然后根据结果去选择操作方法,而古代采用的是从方法到结果。两种方法可以说各有千秋,现在的方法是计算出来的,古代是凭感觉缝出来的。但是现代的方法更加的可控更加的精确,适合新手的入门。这两种处理问题的思路彼此逆向,但面对同一个问题,却是殊途同归。

下面我们讲第二个问题,我什么汉服的领口在平铺的时候要比悬挂的时候显得大一些?

这造成过一些问题,因为有一些文物的照片是悬挂拍照的,然后有人照着做出了复制品,但却是平铺在地上拍照的,结果发现很奇怪,怎么自己的领口感觉比文物大了许多,不容易合拢。一部分人会轻下结论,认为是自己的领口开大了,这个时候下结论还太早,因为还忽视了其他一些条件。

如果说这个问题的原理,那再简单不过了。研究这个问题需要用到两条初中学的物理知识,万有引力和力的分解。

下面我们对着图片来讲这个问题。当一件汉服被悬挂起来的时候,它会立刻受到纵向的引力影响,大家知道引力线是垂直于水平面而指向地心的。但是因为汉服还有一个斜在胸前的衣领,这个衣领是由一整条布料做成的,所以衣领部分的下坠就会受到本身和其余部分的牵引,发生斜向的滑动。这个斜向滑动可以分解成两个力,一个朝下,一个朝领口内侧。正是这个朝内的水平牵引力,会把领口自然的缩小。悬挂状态产生的效果是,领子的拥起部分集中在衣服的胸部或更下的部分,而图中A点所式区域会相对平服。

而相反,我们将汉服平铺在地面的时候,我们在意识里面会设法将衣服铺得很平,但实际上汉服的领口部分是不可能压平的。我们铺平衣领的时候通常会采用一个动作,由下至上去压平,所以你给衣领施加的是一个斜向上的应力,这个力分解之后就是一个向上和一个朝衣领外侧的水平力。这个水平牵引力会把领口朝外拉扯,造成领口变大。平铺状态产生的效果是,胸部及衣服的下端都是很平复,但是图中A点所式区域会产生很多褶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统手工旗袍各种衣领缝合方法(更新第三种方法)
上衣这类服装修改知识大全2
服装裁剪设计过程中常见瑕疵的处理方法|手工布艺作品教程
家居服/睡衣翻驳领的详细制作方法
细带子贴缝方法
衣服领口袖口的滚边缝制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