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老中医李仲愚临床经验学术精华 五、独创奇穴 疗效堪夸
       奇穴在临床治病的疗效和作用,以及特殊的取穴、定穴方法,历代针灸学家极为重视。奇穴补充了十四经腧穴的不足,丰富了针灸治疗学的范围。李氏在长期的针灸临床实践中,集诸师之长,而扬奇穴经验于针灸学术界,独具其治疗特色。李氏认为自古以来的针灸学家都发现和提出了经外奇穴,从“华佗挟脊穴”、孙思邈的“阿是穴”乃至当今的“头针定穴”、“耳穴”等都从不同的临床角度来定取,如以定位取穴、功效取穴、主治取穴等。《针灸大成》说:“奇穴者,则又旁通于正穴之外,以随时疗症者也。”因而作为奇穴既可反映经络的生理和病理现象,又在腧穴对经络脏腑气血的调节作用上发挥特殊的效应。所以李氏提出了“经外奇穴是在人体经络轨道网络上的腧穴”的论点,如果说是经典外的穴位是可以的,因为经典收集的穴位限于当时的发现,可能有的穴位未收入经典。如果说经外奇穴是经络以外的腧穴,那就欠妥了,经络网络于全身,是人体精气神运行的轨道,穴位是经络之气输转汇聚之处,离开经络则无穴位存在,穴位是经络现象的基础,故凡穴位都是在经络之中,不在经就在络,不在此经就在彼经。以易学思想同中医学、针灸学的传统相结合,形成了以临床验证实效的李氏奇穴,这是李氏倡导的“医道朔源,取效临床,证之实验,古今汇通”的学术思想。李氏独创的奇穴有:北辰穴、八荒穴、八阵穴、河车路、十鬼祟穴等,其取穴独特,针法操作各具特色,治疗奇难杂证有奇效。
       (一)北辰、八荒、医易相通北辰穴是李氏以易学天人相合相应于太极一气流行的经络学说为指导,以二十八宿朝拱北斗而寓寄于人体之北辰(二十八)奇穴,其穴位居于头,络属脑髓,寄寓元神,具有调节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作用。北辰穴分为四组(段)穴,每组七穴,随辨证辨病而取穴,以捻转和提插行针相结合的复式针刺手法。进针则以针刺方向朝百会穴进行为针法特色。北辰穴主治中风瘫痪,口眼斜,语言謇涩,手足痿软等病证。我们运用李氏北辰穴治疗不同证型的中风后遗症数百例,并对102例进行北辰穴治疗前后的疗效观察,按全国中医内科学会中风诊断,疗效判定标准,结果治愈,显效率达55%,总有效率为95%;并对中风所致的意识障碍,语言障碍和肢体功能障碍三大症状指标进行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经统计学处理,Ridit分析结果提示差别有极显著意义(P均<0.01)。典型病例:万某,男,38岁,住院号71313,入院时间1992年7月1日,因多发性大动脉炎并发右脑大出血,左侧肢体偏瘫,语言严重障碍伴吞咽困难入院,被动卧位。中医诊断为中风、中脏腑;西医诊断为脑出血(恢复期)多发性大动脉炎。以针刺北辰穴为主,配合相应体针辅穴及李氏乌附星香汤合桃仁四物汤随证化裁治疗,半月后下肢肌力提高到Ⅱ多,可以坐位活动,语謇有好转。针刺治疗一月后,左下肢肌力提高到Ⅲ多,可下床扶助行走。巩固治疗2个月后,已能独自行走,吞咽障碍消失,语言障碍明显改善,临床好转出院。
       八荒穴是李氏常用的头部奇穴。八荒穴是以易学八卦原理,以八卦相应的乾、坤、坎、离、震、巽、艮、兑八方而定位在头部的奇穴。其取穴以百会穴为中宫而形成相应的内、中、外八荒,统称八荒穴。八荒穴属络于脑,本“脑为元神之府”,而有调节十二经及脏腑的“阴阳平衡”的作用。李氏谓“凡阴阳之气,其消长盈虚,皆有始气,中气,及终气,故八荒奇穴又分别有内、中、外之八荒。”八荒穴主治偏正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痴呆等病证。现代医学之血管神经性、外伤性及脑动脉硬化病所致之头痛、眩晕、血管性痴呆、神经衰弱性失眠、焦虑证等,可独取八荒穴辨虚实而施补泻。其针刺方向均朝中宫百会穴方向进针,为其针法特色。如唐某,男,76岁,因脑萎缩、脑动脉硬化症,兼有慢性阻塞性肺病,于1992年10月住院以来,长期伴有失眠,四肢震颤,甚至抖动,严重时影响日常生活进餐和行走,脑CT照片示全脑萎缩,曾服用安定,及补充钙剂等治疗及其他西药治疗仍通夜失眠,四肢震颤无减轻。中医辨证诊断为失眠、震颤,属肝肾亏虚,心神失养,用八荒穴,行补法手法每日取一组穴,配合四关穴或内关阳陵泉等。
       针后当日晚即可入睡1~2小时,3天后四肢震颤开始减轻,半月后可每晚入睡2~3小时,一般震颤有终止之时,已不影响日常生活和行走。该病员之震颤和失眠时有反复发作之际,仍主以八荒穴为主治疗,屡获良效,至今仍在随访治疗中。
       (二)鬼祟穴、河车路十鬼祟穴李氏常用于治疗精神、情志因素所致的疾病,如郁证、失眠、癔病、癫证等,即现代医学的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癔病、抑郁性精神病以及气功偏差等病证。其病因多由内伤七情、五志失常,导致脏腑经脉气机逆乱。《内经》谓:“百病皆生于气也。”一有怫郁,百病生焉。治当疏达条畅,调和气机为大法。令气机通畅,出入有常,则气血调和,百病不生。李氏十鬼祟穴不同于古籍记载的“十三鬼穴”等,但自古以来针灸临床学家,对奇穴鬼穴治疗七情所致的精神及神经性病变有其特殊的治疗作用。诸如治“百邪癫狂所为病”(《备急千金要方》)、治“鬼魅狐惑,恍惚振噤”等(《医学入门》)均从不同的取穴、治疗和临床应用作了客观的评价。
       李氏十鬼崇穴的命名与定位:十鬼祟穴大都与手足经脉井穴所处的经络循行部相关,为脏腑、经脉之气注输之处。其穴经名与穴位列表如下:
       十鬼祟穴名与定位鬼祟穴名         定位     相应经穴穴名一鬼 眼  拇指挠侧爪甲角旁约0.1寸处  少商、鬼眼二鬼 鼻  食指挠侧爪甲角旁约0.1寸处  商阳三鬼 心  中指挠侧指甲角旁约0.1寸处  中冲四鬼 耳  第四指尺侧指甲角旁约0.1寸处 关冲五鬼 听  小指尺侧指甲角旁约0.1寸处  少泽六鬼 哭  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处 隐白、鬼眼、鬼哭七鬼 口  第二趾外侧爪甲角旁约0.1寸处 厉兑八鬼 意  脚中趾端外侧去爪甲角旁约0.1寸处九鬼 胆  第四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处 足窍阴十鬼 头  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处 至阴李氏谓:“凡癫、狂、痫、郁、惊、厥、鬼痊(歇斯底里症),属实者,脉多数实,属虚者脉多细微。
       迟者为寒,数者为热。脉数而实者,针之砭之,夺之泻之;脉数而虚者,以针补之;脉迟而实者,以灸泻之;脉迟而虚者,以灸补之。”十鬼祟穴的针灸手法操作为炷灸法和针砭法。凡临床见证为虚寒者多用炷灸法;证属实热者多用针砭法。
       炷灸法:取米粒大小艾炷,着肤灸于鬼祟上,欲助其温补者,毋吹其火,待火燃至病人不能忍受灼痛时,按其艾炷,使火力内透,其气内聚,毋令灼伤肤腠,如是者为一壮,可连续灸3壮。
       欲开郁宣泄,引邪外出者,疾吹其火,待艾炷燃至近皮肤,扫去艾炷,使火力炽烈,热灼肤表,如是者一壮,亦可连灸3壮。针砭法:针者针刺也,砭者砭其血。二者皆取其对症之穴,针有补阴泻热之效,砭有宣闭解毒之功,二者皆能开其瘀阻,通其经隧,伐毛洗髓而起沉疴。用砭法者,以三棱针刺于穴位上,放绿豆大小血滴为度。用针法者,其十鬼崇穴之肌肤微薄,用五分毫针刺入穴位2~3分即可,欲补者,则以轻而快之法弹其针柄;欲泻者,则以重而慢之手法弹其针柄,每隔3~5分钟弹针一次,三遍后出针。临床上用十鬼崇穴一般每次取一对穴作一组穴,如取鬼眼则双鬼眼同取,余穴仿此。
       李氏多年临床经验,应用鬼祟穴对疮疡和阴癫症有明显效果,无论取手足之鬼祟穴,均须将艾炷置放于爪甲和肌肤之中,艾灸时一定要四处着火,方能生效。
       典型病例:袁某某,女,48岁,商业职工,住院号69247,因失眠、头晕、头痛1年余,加重伴见头面浮肿,心悸2月多,于1992年1月15日入院。曾于某某医院多次就诊,服用抗焦虑药、镇静安眠剂,及对症支持治疗,并配合针灸及中药等方法治疗,均未见效果。头晕头痛头昏加重,记忆、思维轻度减退,颜面浮肿,默默不欲饮食,情绪消沉,诸药寡效,苦不欲生,一年来家人停职陪同就医。甲状腺功能检查示“甲低”。诊断:神经官能症、焦虑证、更年期综合征。甲低。
       中医诊为郁证。治疗:解郁、疏肝、理气。用鬼祟穴,每日取一组穴,交替艾炷灸,当日灸后自感心情舒畅,连续一周后诸症大减,后配以解郁理气之中药随证化裁,巩固治疗,于1992年3月9日出院,至今仍工作生活如常,随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
       河车路:河车路是根据人体气血是通过经络的运行,周而复始,如环无端不停地升降运动的理论,李氏经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的奇穴运用经验。人体河车路可分为头部河车路、腰背部河车路。
       头部河车路有7条,中间1条从前面的印堂到后面的大椎穴为督脉经;第2条为目内眦至相对应的大椎穴旁;第3条为瞳仁正中至相对应的大椎穴旁;第4条为目外眦至相对应的大椎穴旁。其中印堂至大椎正中线为单线,其余3条左右对称为双线,共6条,加上正中1条,共7条。该段河车路主治:中风瘫痪、肢体痿软、痉挛、抽风、头风、失眠、眩晕、癫痫、狂症、目疾耳病、鼻病。
       腰背部河车路有7条,中间1条从大椎穴至长强穴为督脉经;第2条从大椎穴旁开5分至长强穴旁开5分;第3条从大椎穴旁开1寸5分至长强穴旁开1寸5分;第4条从大椎穴旁开3寸至长强穴旁开3寸。其中中间1条为单线外,其余3条左右对称为双线,共6条,加上中间1条为7条。该段河车路主治:心、肺、脾、胃、肝、肾等脏腑疾病。如咳嗽,喘息,感冒,温病初期,疟疾,胸闷,胸痛,心悸,怔忡,健忘,心痛,胃脘痛,胁肋痛,腹胀,腹泻,痢疾,呃逆,呕吐,嗳气,便秘,尿频,尿急,尿痛,血尿,遗尿,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遗精,阳痿以及下肢萎软,瘫痪等病症。
       胸腹部河车路为河车前线,该线从任脉的天突穴直下,经过胸、上腹、下腹到会阴,与督脉经相交,为河车路前正中线。从任脉经的天突穴分别旁开5分、1寸5分、3寸的三条线,下至中极穴旁开5分、1寸5分、3寸,左右对称双线,共6条,加中间单线1条,共7条。主治:食道、心肺、胸膈、脾胃、肝胆、肾及大小肠、膀胱、盆腔、子宫等脏器疾病。
       河车路一般用李氏独特的杵针治疗,以点叩、升降、开阖、运转、分理等手法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空罐拔罐疗法
艾灸 真能给你健康长寿
2018新简版温灸.ppt
什么是艾灸(方法分享)
艾灸歌 灸疗三字经
艾灸分补泄,手法很重要!只有顶尖高手才知道的秘密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