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统气功站桩太极五行拳特点与要领

   


  传统气功站桩太极五行拳系内家拳,其特点主要是先练气功站桩功,练有为桩意念大、小周天,循任、督二脉和十二经(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及带脉循环往复,以愈领气琉经通路,补氧祛淤,达到治病健身之目的。接着练无为桩和打太极五行拳,这套拳以杨式太极拳为主,其中有陈式和孙式太极拳动作,还吸收了八卦掌和形意拳的一些动作特长。因此,架子较大较低,动作刚柔相济,舒展大方.为了练好此拳特分述如下:

 

    用意不用力

    “用意”在其他武术动作中也有,但这套传统气功太极五行拳更强调。就练气功站桩功来讲,非常强调意念,“意气合一”,有的动作尤其是上肢不能用力,作为下肢在站桩时要费些力气,然而意念仍不停留在腿。打太极拳是意识与动作的结合.由于太极拳动作柔和、轻松、缓慢、要求作起来处处带有弧形、圆形或螺旋形。不能用力大(不用拙力)。太极拳的柔缓动作受意识的支配,是太极行功时的重要法则,如《太极十三势行功心解》里开篇就讲“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心”就是“用意”的意思。所以在练这套太极拳时,必须是意识加动作。发挥意识作用来提高太极拳的运动效果。


    动作柔缓

    太极拳和气功站桩动作都要求柔缓,练气功动作要求松、静、柔、缓。打太极拳要求作动作柔缓,柔的好处是用力较小,不致在运动中呼吸过于急促,消耗体力也小,对于年老体弱人练太极拳比较合适。由于动作平缓柔和,才能用意识指挥动作,才能使动作处处带有弧形、圆形。太极拳以慢动作为主,“缓”正是太极拳的一特点。在练拳时,有利于呼吸调整,有利于“气沉丹田”,有利于“意识导引动作”的要求。

 

    动静结合、动作连绵不断

    传统气功站桩太极五行拳从保健方面讲,是一种“在运动中兼修静功”的锻炼方法,在太极拳运动中叫做“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练气功站桩功后,进行打这套太极五行拳,经过第一阶段熟悉套路动作和第二阶段自然呼吸打拳,第三阶段,用意气沉丹田,处处以意领气,以意引导动作,在《黄帝内经》所谓“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只要坚持不懈地练,久而久之会达到,有形气功或叫动功。打太极拳不管哪种套路。都要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打这套太极五行拳也如此,从起势到收势,不管有多少虚实变化和姿势转换,都必须紧密衔接,前后贯串,动作不能停顿、意念也不能断。


    协调完整

    练传统气功站桩太极五行拳,和练其他太极拳一样要求做到:“上下相随”、内外统一,全身“一动无有不动”,成为完整一体的样子。通过打全套五行拳,使动作连贯,步法进退转换,身躯的旋转,手脚的配合.逐渐达到全身运动的协调完整。

 

    虚实分清、虚实结台

    练传统气功站桩太极五行拳要注意动作虚实变化,太级拳沦中说:“双重则滞”。在练套路中要注意动作有虚有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一般不能双重,否则失去灵活性(弹粗:)。拳论中说:“欲避此病(双重)须知阴阳”。在练太极拳中,一个动作与一个动作的衔接,位置和方向的变化,都贯穿着步法的变换与转移重心的活动,必须注意虚实分清问题。另外,练拳中手法和身法的运用也要注意,以利干达到“中正安舒”要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雄回答弟子的练拳提问最新整理
武当太极拳行功心悟
太极拳经典论著大全
庞明:太极拳系列讲座之一
读传统理论对练太极拳重要意义
武当太极十三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