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幅溪藤情意长 翰墨因缘乐忘年

2021年1月18日下午,一个冬日晴好的日子,笔者来到青年书法家姬臣简朴素雅的工作室,喝着香味扑鼻的黄山毛峰茶,在轻松愉快的交谈中,姬臣小心翼翼地徐徐展开了他珍藏的一幅山水画卷,并满怀深情地将画卷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使笔者沉浸在一段历时近四十年的徽州文人雅士志趣高远、翰墨因缘、文脉传承的往事回忆之中。

1984年初夏的一个夜晚,凉风习习,屯溪西郊隆阜占川河畔的徽州师范专科学校教工宿舍院一幢住宅内,数学系教授、著名书画家黄澍先生设家宴招待两位老朋友——时应中共徽州地委、徽州专员行署之邀,专程从省会合肥来到屯溪协助当地筹建徽学研究会的吴立奇夫妇和郭因先生,并邀请一些当地文教界的老朋友、老相识郑恩普、吴存心、方前、程绍懋等一起来陪席,俨然成了一个小型文人雅集,还专请多年好友、工商界代表人士、擅长烹调的徐忠信先生掌厨。席间叙旧话新,谈诗论画,推杯换盏,气氛融洽。酒后,吴立奇、郭因和黄澍三人乘兴挥毫,合力创作了一幅山水小品,并当场赠送给了晚间辛苦忙碌的徐忠信。画作右上方有黄澍当年的题记:“笔底烟云生,毕竟知何处?新安好山川,低回不忍去。甲子初夏与立奇、荣奋、郭因诸兄聚于时雨轩(笔者注:黄澍书斋雅号),忠信兄烹调,与饮者存心、恩普、方前、绍懋诸同志。酒后与立奇、郭因二兄合写此帧以赠忠信兄留念,不知尚有新安画派韵味否?立奇题诗。”题记后盖有三人的名章。

据郭因老先生多年后回忆说,当时他画的山石,吴立奇画树,黄澍画的是人物、亭桥,并为全图染色。此幅画卷高27厘米,长88厘米,纸本设色,构图简洁,笔墨疏淡,空灵爽骏,浑然一体,颇具新安画派神韵。

日月如梭,岁月无情,十六年后的2000年“仲秋之夜”,已经离休多年的八十四岁老人黄澍又重见此幅画卷,睹物思人,唏嘘不已。当年同桌举杯之人,有的已归道山,有的长年卧病,有的远在外地,同城老友也已很少晤叙,更为伤心的是相敬如宾的爱妻吴景霖已于九年前撒手而去。怀念旧友,痛悼爱妻,百感交集。于是,他在这个颇为清冷的秋夜,伏案灯下,又补写了一段题跋:“右画作于一九八四年,乃旧雨相聚,酒后挥洒而成,忠信兄藏已十六年矣。而今立奇、存心已逝,绍懋则卧病海阳,予亦于九年前赋悼亡。郭因远在合肥,仅恩普、方前在屯,亦少晤叙。予年逾八十,垂垂老矣,展卷思人,不胜惆怅,爰成《采桑子》一阕志感。”接着又挥毫写下一首《采桑子》词:“星移斗转层楼夜,绍酒飘香,徽墨飘香,一幅溪藤情意长。而今展卷情怀致,旧雨凄凉,旧梦凄凉,孤月残灯独断肠。”词意缠绵,情怀满纸,从中可以看出黄澍先生当时极为怅然的心情,令人感叹!徐忠信遂将这幅笔墨酣畅的佳作接裱于原画之左,视为珍宝收藏。

又十六年后的2016年12月,与黄澍有“近六十年莫逆之交,情似手足”的徐忠信将此幅他珍藏了32年的画卷正式转赠给忘年之交比他要小整整一个甲子的姬臣。年已94岁高龄的忠信先生随此幅画一同为姬臣书写了一段赠言:“黄澍兄三年前以九十七岁高龄谢世,世间少知音矣。一九八四年夏,群贤毕至时雨轩,酒酣之际绘此图。十六年后,黄澍先生重题跋语并赋采桑子词于其上。又十六年后捧读,无限怅然。姬臣贤棣为吾与惠贞(笔者注:徐忠信夫人)之忘年挚友,恰与此帧同龄。今转赠,愿作存念,方趁我心,愿惜之宝之。丁酉仲冬之月,忠信书于屯浦新宅,时年九十又四。”落款处郑重盖上了自己的印章。

姬臣十分感谢徐忠信老先生并珍藏此幅画卷。当月,姬臣带着此幅画卷专程来到吴存心遗孀毕娟娟女士家中,请她展读这幅已有32年历史、充满老友深情、整幅完好的山水画卷,并恭请她题写一段跋文。年届八十二岁的毕娟娟女士依稀记得32年前先夫去黄澍教授家里与省、地老领导、老朋友欢聚之事,在详细了解此幅画卷背后的故事之后,更加为之感佩,展纸写下了一段跋文:“欣见三十二年前新安溪藤图,读画吟词,恍如隔世。先夫吴存心曾受业黄澍教授,与吴立奇、郭因、郑恩普、方前、程绍懋诸先生相契已久。姬臣同志乃澍翁高足,徐忠信前辈将珍藏之物相赠,适得其所,成忘年佳话,令人感佩。八十二龄丰山人毕娟娟。”

姬臣于2017年1月又前往郑恩普家中拜访,郑老见到此画后,静默半晌,仔细回忆了当晚欢聚的情景,题字如下:“睹物思人,永难忘怀。墨痕犹新,忆念万千。九十老人郑恩普”。在方前家中,姬臣出示画卷。方前即以唐诗名句表达自己的心情:“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丙申岁末,方前题于昱城,时年八十又三。”

2017年5月30日(农历丁酉年端午节),姬臣又专程去合肥,将这幅画卷送到了年已92岁高龄的郭因老先生家中,既是慕名拜望德高望重的郭老,也是恭请郭老重览画卷,题写卷首,未料甫一见到此画,郭因难掩激动之情,不胜感慨,竟然挥笔写下了一篇300余字的题记,深情回顾了1984年初夏之夜的那次聚会,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意和对后辈的欣慰之情:“一九八四年,时任中共安徽省委副秘书长之吴立奇同志与吾同应中共徽州地委、徽州专员公署之邀请,赴屯溪协助当地学者筹建徽州学研究会。一日,应徽州师范专科学校黄澍教授之邀,去其住宅时雨轩共进晚餐,并由黄之老友、从事药业却精通烹调之术的忠信先生做出了几色佳肴。当晚在座的尚有立奇夫人荣奋女士、徽州党政领导及文教界名流存心、恩普、方前、绍懋等同志。饭后,立奇、黄老与吾乘酒兴写字作画,并合作了一幅山水,赠与忠信先生。我作山石,立奇作树,黄老作人物、亭桥又染色并题词。匆匆三十余年矣,而当时情景皆历历在目。如今立奇、黄老、存心诸友均已仙逝。吾亦年届九二,日渐衰弱。丁酉年夏日,姬臣同志携忠信先生转赠他之此图嘱题,吾感慨颇多。世事无常而翰墨尚然完好,且为后辈如此珍视,而吴、黄二兄之遗墨又岂仅此?吴、黄虽死犹生,当可含笑于天堂矣。丁酉年端午节郭因题记。”钤印后又在卷首题写了“新安余韵”四字,落款为“郭因题,时年九二”,以作此幅不凡画卷之名,使之更为增色。姬臣深表谢意,辞别郭因先生。时至今年,姬臣珍藏此幅画卷已有整整五年了。

让我们来简略介绍一下与此幅山水画卷有关的几位前辈吧。

黄澍(1917-2013),字耘非,书斋名“时雨轩”,安徽休宁县人,早年肄业于浙江大学,自1941年至1977年历任安徽省立徽州中学(今休宁中学)、徽州女子中学(后名黄山市隆阜中学)、安徽省屯溪中学(今屯溪一中)数学教员;1977年调任徽州师专(今黄山学院)数学系副教授、教授,1989年离休。是一位桃李芬芳的徽州教育家,又是一位卓有建树、闻名遐迩的书画家。个人传略载入《中国美术家人名词典》《中国历代书法家人名大辞典》《当代诗词家大辞典》等典籍。幼承家学,4岁学书法,8岁习魏碑,继而学篆隶,10岁即为家乡书写楹联匾额,20岁潜心于魏书与行书研究,并渗以篆隶结构,形成独特之风格。其国画受业于新安画派名家歙县汪采白、汪勖予先生父子,浙派名家张振铎先生,后又获徐悲鸿大师指导,尤善画马。黄澍先生声名远播,索求其“墨宝”的人数不胜数。特别是黄澍还为位于屯溪老街口的一座高8.6、宽5.6米的单门、双柱、三层的徽派石雕牌坊题写了“老街”两个镏金大字,凡来屯溪老街的海内外宾客均要在此牌坊处留影呢!此牌坊已成为被评为全国“十大历史文化街区”的屯溪老街的象征了。黄澍教授于1948年参加中国农工民主党,1956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2011年以95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多年的人生夙愿。2013年8月,以97岁高龄谢世。

吴立奇(1919-1999):安徽歙县人,1935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中共歙县特支书记、中共徽州中心县委宣传部长与青年部长、抗大第八分校教育干事与政治教员、中共皖南地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山东渤海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等职。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组织部办公室主任、国家地方工业部办公厅副主任、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党委书记、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中共上海市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1993年离休。

郭因(1926-):原名胡鲁焉,安徽绩溪人,我国著名美学家、文学家。早年从事教育工作,1948年参加革命,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历任安徽省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政策研究员、安徽省政协文史办公室副主任、安徽省文学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安徽省政协委员与常委、安徽省社联委员、中华全国美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安徽省美学会第一、二届常务副会长、安徽省文联第三届名誉委员等职。著有《中国绘画美术史稿》《山水美与绘画》等,其简历或传记被收入《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当代美学家》《中国当代艺术名人录》等辞典。

郑恩普(1927-):河北深县人,1946年参加革命,194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随军南下,解放徽州。历任中共歙县县委书记处书记、县长、中共徽州地委党校副校长、徽州行署文教局局长、商业局局长、中共徽州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统战部部长等职。

吴存心(1936-1999):安徽休宁人,1956年毕业于合肥师范学院,长期从事教育、宣传及政府工作。历任歙县潭渡中学教师与校长、徽州行署教育局局长、中共徽州地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黄山市委宣传部部长、黄山市人民政府市长、黄山市第二、三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等职。

方前(1934-):安徽歙县人,长期从事中高等教育及政协工作。历任屯溪中学(今屯溪一中)教导主任、徽州地区师范学校副校长、徽州师专(今黄山学院)党委书记、黄山市第二届政协副主席等职。

程绍懋(1924-2003):安徽休宁人,著名词人,终身从教,先后任教于休宁中学、徽州女中、屯溪隆阜中学,并任隆阜中学副校长与黄山市教育局督学等职,也曾为黄山市南京安徽中学校友会首任会长。

毕娟娟(1936-):安徽歙县人,吴存心同志夫人。长期从事教育管理和政府、人大工作。历任歙县中学教师、副教导主任、屯溪四中校长、县级屯溪市政府副市长、黄山市屯溪区人大常委会代理主任等职。退休后,积极参加黄山市老年大学学习书画和诗词,热心公益事业,广受群众尊敬。

徐忠信(1924-):浙江湖州人,工商业者。抗日战争时期随父迁居皖南屯溪,在老街开设勤昌药房、元元药房、皖南药房等。建国后历任屯溪药房私方代表、公私合营屯溪医药公司副经理等职。系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工商联会员。

蔡惠贞(1930-2017):浙江黄岩人,徐忠信先生夫人,工商业者。系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工商联会员。

合力创作《新安溪藤图》的三人中,吴立奇是一位红军时期参加革命、担任过多岗位领导职务的高级干部,郭因是一位长期从事文化工作、专攻美学研究、闻名全国的专家学者,黄澍则是一位毕生从事数学教学与研究、诗书画皆精、德高望重的徽州名人。他们也有着一些共同点:第一,都是道道地地的徽州人,血脉里流淌着徽州文人的血液,都热爱家乡,心系家乡的发展变化,可称为乡梓贤达;第二,都关注并积极参与徽文化研究,可称为不同领域的徽籍学者;第三,都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对书画都有极高的悟性,笔下功夫都很了得。徽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荟萃、英才辈出,徽州人讲究同乡情谊、礼仪诚信、开拓进取、务实通达。吴立奇、郭因、黄澍都具有卓然的性格特点和鲜明的气质风度。1984年的一个初夏之夜,由黄澍尽地主之谊,盛邀两位乡贤来家中相聚,并邀约当地文教界几位相知作陪,还特地请擅长烹调的老友徐忠信掌厨。美味佳肴配上绍兴花雕,不亦乐乎!也就促成了酒酣耳热之际三人协作“合写此帧”,并将这幅充满“新安画派韵味”的山水画当场赠予烹调者徐忠信先生。这真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文人雅集,一段趣味盎然的文坛佳话,一幅充满情意的丹青妙卷!

从黄澍当年写在此幅山水画卷上的题记内容可看出:吴立奇的五言绝句充分表达了他情系桑梓的隽永乡愁和他对新安大好山水的赞美之情。黄澍则很自信并含蓄地表达了他崇尚新安画派的内心情感。新安画派是明末清初之际,以黄山、白岳及徽州山水为创作题材而形成的一个绘画流派。当时,稍有名气的以新安山水为主要创作题材的徽州籍画家有130余人,早期代表有程嘉燧等;成熟期则以渐江、查士标等为代表。作品均体现出一种超尘脱俗甚至凛若冰霜的气质,品格孤高,意境深邃。这些文人高士经常在一起游赏风景,切磋技艺,诗文唱和,寻求表达他们心目中的新安山水意象特征,形成许多共性。新安画派的绘画风格为:绘画技法上崇尚“元四家”,笔法洒脱,用墨以枯涩简淡为主;作品寄寓着画家的社会认识和人格追求;注重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体验,积累创作素材,师法自然,高于自然;一幅完美的绘画作品,诗文、书法、篆刻的艺术品味都很高。

从黄澍、吴立奇和郭因三人合作完成的这幅《新安溪藤图》来看,整幅画卷构图简洁,笔法洒脱,用墨清淡,疏密相衬。山石、亭桥、树木、人物,寥寥数笔,尘外之趣;山石清俊错落;树木苍劲挺拔。自然景物和画中人物有机融合,意境深远。三人心灵相通,配合默契,浑然一体。且吴立奇和郭因两人均随身带了自己的印章,即在题记后逐一加盖,绘画、诗文、书法、篆刻齐全,一幅传承和发扬新安画派的山水画卷堪称完美,确为徽州文人酒后自然流露,绝无造作的丹青妙品。受赠此幅画的徐忠信老先生一直藏为珍宝,情意深长。但他却于自己94岁高龄时又将此幅已珍藏了整整32年的画卷转赠给了时年32岁的姬臣,“以作存念,方趁我心,愿惜之宝之。”可见年逾九旬的徐忠信与“八零后”青年姬臣之间有着非同一般的忘年之交。黄澍是徐忠信“情似手足”的“莫逆之交”,2013年黄澍谢世后,徐忠信感到知音缺失,无限怅然,乃将姬臣当成了“小知音”,语言共同,颇为投机。

姬臣与黄澍

姬臣是一名“八零后”青年基层党务工作者,自幼师从黄澍,研习书法,初学柳公权,后师颜鲁公,十三岁开始研习魏碑,书法功底纯厚,具有良好的古典文学修养,16岁即加入了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刚过而立之年即在徽州美术馆举办“书中日月长”个人书法展,2018年、2022年又分别在火箭军杨业功纪念馆、黄山市党群服务中心举办党建主题书法展。他的书法、诗词、散文作品曾多次在报刊上发表,并著有《浮光掠影》(散文、诗词、书法合集)、《讴歌新时代》(党建主题书法集)等。在繁忙的城市基层社区工作之余,坚持笔耕不辍,著有《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城市社区党建论文集)等,是一位本市文学艺术界的后起之秀;是一位努力工作、业绩斐然、不断进取的青年基层工作者。

徐忠信与姬臣相差六十岁,一个是黄澍的“莫逆之交”“世间知音”,有近六十年交情的老友;一个是师从黄澍,崇尚师长的好学青年。一老一少,俱为知己,二人的心由同一人而相连,故成了忘年挚友。世事沧桑,时光易逝,两个十六年过去,徐忠信将珍藏了32年的山水画卷转赠给了时年32岁的青年知己姬臣。姬臣收到此画后又专程寻觅拜访与此幅山水画卷有关的郑恩普、方前、郭因等前辈,恭请他们展读画卷,写下跋语,考证原由,尽心完善,姬臣之诚心可见,用心良苦矣!两个十六年,时间跨越三十二年,既是漫长的,又是短暂的。黄澍、吴立奇、郭因三人均是同辈乡友,合作这幅《新安溪藤图》,留下丹青妙笔。

黄澍、徐忠信、姬臣三人均是好友,黄澍比姬臣大67岁,徐忠信比姬臣大60岁,从年龄上说,他们之间隔了三代人。但这一幅三人合作(吴立奇、郭因、黄澍)的山水画卷又将这三人(黄澍、徐忠信、姬臣)紧密地连在一起了,星移斗转,寒来暑往,历久弥新,情谊永驻,来真可谓“文人雅集于新安,一副丹青情意长。三十二年无常世,忘年神交书画传”。这也可说的上是一次难得的徽州近代文人雅集趣事和一段徽州文坛佳话吧!谨以记之,与诸位读者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 屯溪照壁怀古
行走丨莫道人间秋色老
黄山颂
外交主场,为什么会选在屯溪?
清风明月在山间
我被这样的屯溪惊艳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