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研究表明,越聪明的人越容易掉进认知陷阱

有一个简单的数学题:球棒和球总价1.1美元。球棒比球贵1美元。问球价格多少?

大部分人会不暇思索地回答球的价格是10美分。答案很明显是错的!(正确答案应该是:球棒1.05美元,球0.05美元)。

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卡尼曼教授(Dr.Daniel Kahneman)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已经超过了50年,他的简单的实验已经深刻改变了我们对于思维的看法。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提出的理性人假设之前已经风靡了几个世纪,直到卡尼曼和他的助手,已逝的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我们并不像我们自认为的那样理性。

当人们面对不确定的状况时,通常不会谨慎地评估信息或者查找相关统计资料。事实上,人们的决策是建立在一连串心理的回路之上,而这种回路往往导致他们做出愚蠢的决策。这并不是一条快速进行数学分析的回路,它是完全摒弃数学分析的。好比问球棒和球的价格,我们把数学完全抛在了脑后,仅仅借助自己的心理倾向就做出了决策。

尽管卡尼曼(Kahneman )已经公认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的研究成果仍然被埋没了很多年。卡尼曼回忆曾经有一个著名的美籍心理学家在听完他的研究后扭头就走了,走时丢下一句话:“我对愚蠢的心理学理论不感兴趣。”

那位心理学家最后被远远甩在了后面。由詹姆斯麦迪逊大学的理查德-韦斯特(Richard West)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斯坦诺维奇(Keith Stanovich)共同领导的新研究表明(刊载于《人格和社会心理学》杂志),越聪明的人越容易掉进类似的认知陷阱。尽管我们假设聪明和犯错是相左的——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得了高S.A.T分数的人通常认为他们不会犯类似的普遍认知错误——这可能恰恰是一个微妙的“诅咒”。

实验前期,韦斯特(West)和他的同事给482名大学生一份包含各种各样误导性问题的调查问卷。例如:湖里有很多睡莲叶子。叶子面积每天长大一倍。如果叶子覆盖整个湖面需要48天,那它覆盖半个湖需要多长时间?

你的第一答案很有可能走了心理回路,就是把覆盖整个湖面的时间简单的除以二,得出24天的答案。但这个答案是错的,正确答案是47天。

韦斯特(West)同样给出了一个谜题来测试被研究人员的所谓“锚定偏差”的脆弱性,而卡尼曼(Kahneman )和特沃斯基(Tversky )在上世纪70年代就曾经揭示过该理念。(译者注:锚定效应——参照物会对人的记忆产生某种作用,引导人们在考虑答案时选择那些相似的信息。)受测者被告知如果世界上最高的红杉树高于X英尺,X的范围应该是85到1000英尺。紧接着受测者需要给出世界上最高的红杉树的高度。学生们似乎总是“锚定”的——大概是85英尺——世界上最高的红杉树估计、平均只有118英尺。而随后,鉴于1000英尺的锚定范围,他们的估计值又增加了7倍。

但是韦斯特(West )和他的同事们并不仅仅对认知人们的思维错误感兴趣。更进一步的,他们想要了解这些错误和人们智力之间的关系。因此,他们把各式各样的认知测试结果作为他们的参照指标,包括S.A.T成绩(译者注:olastic Aptitude Test,意即美国的“高考”)、认知需求规模测试结果(一个人参与和享受思考的倾向)。

研究结果是十分令人困扰的。首先,自我意识并不是特别有用:就像科学家们的经验,“人们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不代表能克服它们。”这个结果并没有让卡尼曼(Kahneman)吃惊。他在专著《思维,快与慢》中承认,他数十年的开创性的研究结论甚至不足以显著地支撑他自己的精神表现。“我的直觉思维一样过于自信,常做出极端的预测,并且做出错误的计划”——“在我对这些课题着手研究之前”,思维里存在一种低估这个项目完成时间的倾向——他写道。

也许我们最大的错误在于我们很自然的会认为别人更容易犯错误,这是一种所谓的“偏见盲点”。这种“偏见2.0”根植于我们发现他人错误的本能——我们总是擅长注意我们朋友的缺点——但是对自己的错误视而不见。尽管这种选择性的认知偏见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韦斯特(West)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这种偏见对任何思维活动都适用,从而得出锚定的所谓“框架效应”。意即:在每个例子里我们都能看到,我们对自己十分宽容,而对别人的非常严苛。

我们认识到事实是:高智商让人容易犯错。科学家们对这些学生的“认知成熟度”进行了测试。“正如报告中显示的那样,所有的四项测试都显示了正相关性,”“报告指出越是聪明的参与者偏见盲点就越大。”这种倾向适用于很多错误,这表明聪明人(至少以S.A.T成绩来衡量算是聪明的)和那些更喜欢思考的人的确是更加容易掉进认知错误的陷阱。教育同样没有什么帮助,正如卡尼曼(Kahneman )和弗雷德里克(Kahneman )多年前发现的那样,哈佛、普林斯顿、麻省理工里超过50%的学生对于球棒和球的问题给出了错误的答案。

出现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一个假说是认知偏见的出现是因为我们评价别人和评价自己的双重标准。举例来说,当衡量一个陌生人的错误决策时,我们被迫依靠此人的外部的行为信息来评价。我们从他的一言一行里来认识他们的错误,这帮助我们去认知他们系统性的思维缺陷。但是,当衡量我们自己的错误决策时,我们就躲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自我反省心理回路里。我们审视自己的动机并且借此寻找相关原因。我们一方面向权位或者专家诉苦,一方面把反思都建立在本身就存在误导性的观念上。

这种内省方法的问题在于其背后的动因——根植于我们头脑中的非理性——很大程度上是没有自我意识的,这就意味着对于智商来说,这种错误的内省仍然是难以察觉的。事实上,内省很有可能导致错上加错,导致我们生活中很多的失败和麻烦。我们编造自欺欺人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都缺少真正的反省。我们越是想了解自己,我们就越是难以认清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聪明人也犯傻?
【译文对比】为什么聪明反被聪明误-----《纽约客》每日趣文
人之初性本傻?人类十个常见的心理偏误
眼见为虚!被误导做错时,你其实无感
《思考,快与慢》:你认识你自己吗?
你是否相信直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