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高粱”倒闭带给餐饮业的启示

 

 

这个月零星看了原红高粱创始人乔赢写的《永不言败:我挑战了麦当劳》这本书。这本书写得很理性、很透彻、很无私,给人很大启发,也很振撼。可感受到原来红高粱老板写这本书的胸怀和胆识,是真正的在将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总结分享给业界,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心境,这样的人算得上是真正的企业家,我(微博)相信他一定会卷土重来。

大家也知道,直到今日,“红高粱”案例一直是餐饮企业的典型反面教材。而十多年前,乔赢所创办的中式快餐“红高粱”是向麦当劳发起了挑战和比肩的快餐品牌,在当时短短两三年内时间里,红高粱迅速声名崛起,国人关注,世界关注,美国的麦当劳总部还派专人来到中国来考察红高粱

创业之初的“红高粱”,在几乎没有花任何广告费的情况下,遭到全国近乎所有知名媒体、以及包括美国三大有线电视网在内的国外近百家家媒体的轮番爆炒。一夜之间,老板成了一个让世人关注的新闻人物红高粱也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名牌。

红高粱快迅发展,尤其是在发展到20多家分店以后,遇到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三个:第一、供应链问题——快餐是一个供应链长而分散、需求链短而多的行业,导致餐饮企业在采购及销售方面因信息流短缺和不畅带来的经营成本高、收益不稳定的经营状况。红高粱的供应链也很多,大大小小的中间供应商,就向海洋中的浮游生物一样,游弋在生产商和餐饮企业之间,同时,由于外部信息的不畅,直接影响到连锁企业内部信息管理与外部信息流不对称的问题,从而影响经营管理的改善,也直接影响到成本管理和供应标准化的问题。

第二、管理规范问题:红高粱在快迅的发展中遇到了资金断链问题,当时,集团高层采取内部集资的方式解决资金危机,没想到集资问题直接将红高粱推向了倒闭的火坑。

第三、产品品种及质量口味问题。当时的红高粱迅速发展,店面不断增多,但产品种和口味还没形成标准化,这也成了红高粱跨地区发展留下隐患。

可以说,从这本书里,可以看到,原红高粱老板对挑战麦当劳这件事也做了深刻的反思。通过这本书,他也在告诉创业者,红高粱为什么非挑战麦当劳不可?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利多?还是弊多?对?还是错?有哪些收获?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从红高粱倒闭,给餐饮业带来了以下启示:

第一:不懂国家的相关政策与法律将是企业的最大风险。

企业经营,不管你的出发点有多好,不管你过去有多少贡献,你触犯了法律,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和法律的制裁。企业老板和经营者,再忙也要多学一些法律。不能光学一些民法和公司法的知识,还要懂一些刑法的知识。特别是我国的新刑法,仅经济犯罪条款就有近百条,也许你不是故意的,也许你的出发点很好,并没有犯罪的故意。问题是,还有过失犯罪呀?你如果不认真掌握刑法的有关条款规定,可能随时就坐在法庭上。

 

第二:创业时对投资须认真分析

投资不慎或投资失败,导致企业破产的案例实在数不胜数。红高粱也是因为投资问题而导致失败的。事实上,第一家红高粱的开设,从投资角度是非常成功的。当时红高粱老板乔赢借了40万元,其中押金20万,而店铺实际投资仅20万元,共花了三个来月的筹建时间,结果开业的第四个月就收回了投资。当年获得税后利润189 万元。这件事给我们的一个启发是:不要等有了钱再开始创业,只要项目好,不愁没有钱。两手空空照样可以打天下!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力、信息和知识就是最大的财富。

 

第三:企业生存的目的是追求利润、而不是追求规模

企业正确的目标必须是追求利润,而不是规模。衡量一个企业的发展策略正确与否,就是看你的利润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作者还告诉我们,随着时代的变迁,市场的变化,利润区也在不断的作位移运动,如果企业领导人,不能及时发现新的利润区,企业的规模越大,危机就越大。作者特别强调建立利润管理体系,将各种资源有效、统筹运用,否则,就会陷入失败或困境之中。

记住:无论是中式快餐业,还是其他企业,要想方设法增加利润,而不是不断扩大规模。如果你要扩大规模时,必须以规模大了,利润不减少为前提;规模大了,利润反而小了,这时宁愿减少规模,而不要减少利润。

 

第四:不尊重理财金律将导致企业财务恶化

无论你是经营一个快餐店,还是经营一个大的连锁集团,不是该不该懂一些财务管理的问题,而是必须精通财务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讲,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比一无所知更有害。为什么这么说呢?答案是,当你一点不懂时,你就会认真听取财务人员的意见。

尤其对民营企业的总经理来说,一旦你自认为懂了一些财务管理知识时,你就可能让财会人员服从你的决策。结果财务人员只好听你的意见,哪怕是错误的意见。

民营企业老板,必须设置合理的会计结构,建立严格的会计制度。应把财务管理放在企业的核心地位,绝不能违背财务规律去经营企业。


 

第五、连锁理论的误区导致企业失败

连锁企业规模一大就遇到问题,是普遍现象,如果没有引入金融机制,那注定就会连不起来,或连起来就死。

连锁企业的结构(管理、资金、技术和营销)决定你的连锁规模和速度。这个原理应该成为连锁业的第一定律。目前,我国搞连锁业的企业多数不懂这个第一法则,最容易犯两个错误:一个是结构小,规模大、速度快;就出现我在上面描述的情况,分店数增多了,反而利润下降了,甚至失败了;另一个是,一开始就建了一个庞大的结构,投资很大,可是规模比较小,等你还没来得及发展连锁呢,就经营不下去了,结果也失败了。犯这个连锁错误的不太多,但我也见过失败的案例。

记住:要想获得连锁业的成功,必须懂得建房子的基本常识。十层地基盖八层比较理想。你想建更高的楼房怎么办?答案是:先解决地基

 

第六、品牌速成论 观念导致企业畸形发展

在打造企业知名度方面,不能不承认,红高粱是成功的。但把知名度与名牌混为一谈就大错特错了。另外,还有一个观念是,只要是名牌,就一定能赚钱。有了这个观念以后,就过分注重了知名度的炒作,而忽视了太多的东西,尤其是管理功夫问题、和企业效益问题,缺少高度重视。

事实上,名牌背后是无数次的失败。名牌背后是功夫,是从无数次失败中站起来的功夫。它需要突破一个又一个的瓶颈,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经过无数次市场的考验,最后无论是产品、服务、管理、技术、效益、知名度、还是美誉度等等都使得消费者满意。没有功夫就没有名牌。而功夫是经过长期实践,经过无数次失败和挫折,最后凝结出来的智慧。

 

第七、企业成功不能光靠老板一个人

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是单打独斗的英雄时代了。这是综合的时代,是合作的时代。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是全知全能的,你既善于策划、你又善于管理,你既善于管理,又非常精于市场营销,而且又是软件设计高手。当然,也不能说就没有这种人的存在,我要说的是,你即使这样的万能型人才,也需要团队,也需要四套马车的组合。而这四套马车是指:

创业家(企业的设计者、信息的制造者、品牌的打造者);金融家(资本运营师,融资、投资、资本买卖、IPO);职业经理(企业的管理、营运、市场的营销,利润的创造者);技术总监。这四种人,缺少哪一种,都很难取得成功。

天有不测风云,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红高粱”冒险融资,触犯法律。“红高粱”,这个一夜之间崛起的中国快餐名牌,又一夜之间坍塌了……乔羸,这个中国餐饮业的风云人物也锒铛入狱。这本书从一个彻底陷入困境的企业家痛定思痛,以生动朴实的笔触,蘸着血泪向读者叙说自己艰苦创业的历史,全方位揭示“红高粱”崛起、辉煌、衰败的全过程,其成功的秘诀、失败的原因,尽含其中。让发人深省、回味无穷,每一个创业者和怀有梦想的人或许都能从中获得教益、启发与力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式快餐“红高粱”失败的10大反思
案例红高粱快餐连锁案例分析
财务报表有“六看”
餐饮经营失败反思(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誉鼎教您:餐饮经营失败反思(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创业失败的十条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