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给自己装一枚按钮

上一篇文章的讨论中,许多朋友担心若一味地听别人怎么评价自己,按别人说的去不断改进自己,那么最后恐怕会迷失的反而是自己。管子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今天再借用易仁永澄的这篇文章做进一步论述。

〇、引言

最近到幻影大哥的店里面聊天,说到了固定思维的问题,在这段时间反复思考之后,想到了一个关于按钮的想法,可以帮助自己听进去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还是把想法整理一下,写篇博客。

一、瓶子的盖儿

前几天去参加董浩然老师的教育主题的读书沙龙活动,听到董老师带着现场的同学们做了一个活动。

他拿出一个盖着盖子的瓶子,里面装了半瓶水,旁边还有两瓶满瓶的矿泉水。

首先,他拿起一瓶水来,直接往那个盖着盖子瓶子里面倒,意料之中的,没有一滴水倒入到瓶子里面去了。然后董老师说:“这个道理谁都懂,同样的,如果你不把自己的盖子拧开,你也无法听到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之后,他打开了盖子,又用第二瓶水往里面倒,很快瓶子就倒满了,但是他还是继续在倒水,水就流出来了。董老师又说:“这个道理也很简单,同样的,如果你不把自己清空,你是无法完全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的。”

一个很简单的行为,却说明如此深刻的道理,看似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是还是那句话,没有实践支撑的认知都是伪认知,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在听别人的建议之前就打开自己,清空自己呢?

 

二、为自己装一个按钮

只要肯想,方法总比问题多。到底怎么才能去实践这个简单的道理呢,我的解决方案就是给自己装一个按钮,只要按下去,我就可以把瓶盖打开,把瓶里面的水倒空,专心吸收别人的建议。

我曾经把这个方法给几个朋友,他们都反馈了这样的问题:

1、别人给我的建议看似是对的,其实根本就不了解我的处境,对我不一定有用;

2、我的水平很高,他们说的那些话对我根本就没有意义;

3、别人建议的东西根本就是我不关心的领域,懒得听;

4、别人建议给我的很多事情,他们自己还没有搞懂,怎么还好意思来说教我?

这些话,在拥有一个按钮的人看来,说话的人心智水平还真的不够强大,看似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内在都是一个样子的,那就是抵触,即便穿了不一样的外衣,也无法抹杀它们作为瓶子盖的本质,这些话的存在,就是说明,这些朋友在听别人建议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听进去。往往都是别人在建议的时候,自己在内心里面激生出来的想法是如何去反驳对方,而并不是听进别人的建议。

当然了,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一切建议都是对自己现状的挑战,甚至是伤害,这种“瓶子盖”,就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不断积累下来的自我保护的一种力量,在很多时候它是有意义的,但是对于个人成长来说,“瓶子盖”比建议更具伤害性,因为它阻碍了我们进化的脚步。

 

三、人如何才能成长?

既然“瓶子盖”会阻碍个人成长,那我们必须先弄明白,人究竟是如何才能成长的?我从下面的这张图里面做一个说明。

这张图里面,衡量标准是“知道与否”,那么根究横纵坐标,可以将“知道”这个问题分成四个区间(这里的知道,指的是真认知):

①蓝色三角形:自己知道的、别人也知道的;

②灰色正方形:自己知道的、别人不知道的;

③黄色心形:自己不知道的、别人知道的;

④橙色圆形:自己不知道的、别人也不知道的;

由于这里四个象限只是写出的定语,后面的主语并没有写明,这样它的适用范围就很广了。比如在《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中就说了“我们目前只是依靠心智力量就能知道:一个自己不知道的、别人也不知道的自己的存在。”所以,这种分类方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就拿下图来做个解释吧。

上图中的蓝色三角形,就是我在《做好知识管理,提高个人价值》系列里面提到的知识体系,从下向上分别是知识面、通用知识、专业/独特知识。那么知识面层次的知识,比如说“天下雨了,地面就湿了”,通常都是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知识,对于“通用知识”和“专业知识”来说,就有可能又是“自己知道的、别人不知道的”或者“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的知识,而对于那些“自己不知道的、别人也不知道的”知识,那也就无从谈起了。

这个道理很简单的,那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想更好地成长,就必须在“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的领域中发力。

 

四、我们为什么会将自己封闭?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知,如果我们想要快点成长,就要多知道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可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抵触别人告诉我们的那些“自己认为自己知道,但是其实并不知道”的问题呢?所以说,这里还必须要对“自己知道”这个问题做一下细分,也能分为四种情况,见下图:

对比本文第一张图,上图的坐标发生了变化。

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知道的事情,通常情况不会影响自己的情绪,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不断地将知道的事情显性化,分享给更多的人,这也是知识管理中讲的分享知识那个部分的内容。但是,这里也需要注意,世事变化无常,“知道自己知道”的内容经常会变化成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内容,而这个时候,人就会骄傲自满,认为自己都懂,面对不一样的建议的时候,会刚愎自用、武断对待。所以,我在博客中经常提到的,这一次的成功会成为下一次成长的阻碍,原因就在于这里。这就是常说的固定思维,认为自己是知道的,但是当一切发生变化的时候,固定思维就不再适合,甚至产生负面力量。

知道自己不知道。这个时候的自己,通常会很平和、很谦虚,因为知道自己并不知道,所以会看书、去实践、去找keyman指点,以便快速提升。

不知道自己知道。这个部分,其实就是自己的潜力,明明有,但是并不知道自己具有。比如说我最近给草根老师建议,让他去多贝网开课、去豆瓣阅读上发布自己的书,他本身有这个能力,但是自己却并不知道自己可以这样做,这就是发掘潜力的过程。那面对这个领域,一定要多找那些高于自己的,优于自己的人交流,同时也要加强学习,挖掘自己的能力。另外,我还有个办法,就是带着乐于成长的朋友一起成长,跟大家交流的时候,我就会发现自己积累的很多内容可以被发掘出来,这个过程也有点像第一点,不断显性化。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个领域,其实是最可怕的,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通常有两种情况,第一就是根本不知道这个领域的存在,第二就是在前面提到的,感觉自己好像是知道,这种基本都是伪认知,这种伪认知要不就是自己没有行动的支撑,要不就是情况已经变了,自己没有及时更新。

写完这篇博客之后才有朋友告诉我,这个在心理学上叫做周哈里窗理论,无论它是什么理论,应该说,这就是本文中最重要的部分,当然了,“知道”的标的物应该更开阔,可以是知识、是行为、是能力等等,这样会更开阔自己的思路。

这里就要回答这个问题了,我们为什么将自己封闭起来,问题基本上就出在了“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上,因为在客观上讲,自己是不知道的,但是主观上,自己却并不了解这一点,而人又是害怕面对未知的,所以,一旦有人告诉我们并不知道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会本能地保护自己的领地不被外界所侵犯。尤其是误以为自己知道的情况下,当别人有建议时,我们通常会说:“Oh!No~~No~No!我懂的比你多”、“你说的不一定对”、“你说的是有道理,但是并不符合我的情况”……等一系列的抗拒情况出现。

 

五、这是认知的过程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认知”两个字,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为认知。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人、狗在吃饭,人知道自己在吃饭,狗也知道自己在吃饭;人知道“自己知道自己在吃饭”,但是狗却做不到这一点的认知。认知,是让我们可以跳出来看自己的关键,认知,是让我们摆脱被大脑无意识掌控的方法。

就拿上文提到的抵触感——也就是把自己封闭起来的表现来说,之所以将自己封闭,就是因为在以下两点上的认知缺失:

①没有认知到:自己不开心了,是因为对方的建议触碰到了我们“不知道”的领域;

②没有认知到:当我们“不知道”的区间越小,我们的心态会越开放,越成长。

所以,没有认知的人,会在面对别人的建议时候,越害怕越保护、越保护越封闭、越封闭越不成长;而那些有认知的人会怎么做?听到内心里面出现抵触的声音,就会立刻想到自己正在成长,赶紧把开启自己的按钮按下,把自己打开,这样就会越开放越吸收新知识,越走向自己未知的领域,也就越容易成长

同样,认知也有四个过程,必须对认知的过程有个清醒的认知,才能更好地把握认知的不同阶段。这四个过程是:

无意识的无能。就是自己根本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识,而是被大脑控制住了,遇到不同意见就抵触,完全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脾气这么不好、性格这么不好、人际这么不好;

有意识的无能。当看完这篇文章,懂的了认知、“知道”的概念以后,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自己会赶紧把自己记录的要求自己放平心态的内容拿出来阅读一下,想办法听进去别人说的什么,但是内心还是充满着抵御,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也没有太去考虑对方的建议;

有意识的有能。当再遇到自己不愿意听的建议和意见的时候,会告诉自己,赶紧按下这个开启心智的按钮,把对方的话听进去,听进去以后回来再吸收消化,再根据建议对自己已有的体系进行调整或者补充。这个阶段,已经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开启自己,听进别人所说的一切。

无意识的有能。这是最难达到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人,对自己已经有了清醒的认知,知道自己是什么、不是什么、又是什么,明白自己知道什么、调整什么、改变什么,面对一切全新领域的开拓都是热情、积极、接纳,没有一点抗拒感。

到此,认知才真正的到位,一切成长就会像快马加鞭,飞速地提升起来。经常有人不知道心智到底是什么,从这个角度说,心智,就是对自己清醒而又正确的认知,知道自己弱在哪里、强在哪里,如何利用弱势提升自己、利用强势优化自己。

 

六、如何从有意识的无能到有意识的有能

本文的目的,是帮着那些无意识无能的人变成有意识的无能。但是更重要的是,如何让自己从“有意识的无能”快速提升到“有意识的有能”,因为在有意识的有能阶段,自己的成长就会快很多。我有几个方法和建议:

①空杯心态。面对“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领域和别人“并不友好”的意见和建议时,不要带有任何的偏见或者先入为主,把自己的瓶盖打开!

②好奇心。面对“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领域,总要抱着学习的态度,对全新的东西保持好奇心,感到兴奋。

③提高期望值。面对别人“并不友好”的意见和建议时,告诉自己,一定能从中学到那些“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能够快速开拓自己的知识版图,提高期望,可以让人更专注地投入。

④做好准备。当面对一切自己不知道的、心生抵触的内容,立刻拿出纸和笔,只管将他们记录下来,事后情绪平和之后再重新学习。

⑤自我发现。简单的说就是反思、是回顾,反省就是认识到自己那些自己并没有认识到的,一件事情结束了之后,不能就这么过去了,一定要反思,做回顾,这样才能从中找到那些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⑥打破固有思维。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幸好,我们认识空气》,就是通过打破固有思维实现人类认知的初步探索,也就在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如果你是锤子,你看什么都是钉子”的道理。如果想看这方面的比较综合的论述,我觉得还是看看刘未鹏的《暗时间》其中的《逃出你的肖申克》系列文章,真正理解了,那对打破自己固有思维的帮助就太大了。

 

七、最后几句话

(一)这样做,我会不会丧失自己?

答案很明确:不会。

很多人担心全盘接纳别人的,会人云亦云,会失去自己,这里不讨论所谓的“自己”究竟从哪里来,只是想说明,听进别人的建议可以开拓自己的疆域,但是究竟要吸收哪些内容,需要自己更多的思考和决策,给自己加装按钮,就是为了开启自己,如果要持续正向地提升自己,只装一个按钮是不够用的。如果怕丢掉了自己,那我建议去学习一下批判性思维方式以及更多地读一下心理学的书籍,不断加强对自己的认知,在有真实认知的基础上,是永远不会丧失自己的。

(二)心智开启就够了么?

上面说到了,本文其实就给出了一个心智开启的方法,心智开启了就可以了么?显然不是这样的,开启很简单,只是第一步,难就难在让心智能力一直持续地成长着,这需要三个要素:学习、思考、行动,缺一不可。所以,坚持多学习,体验、试错、观察、阅读,每个都是好方法,多书写、多演讲、多分享,会让学习地更快;坚持多思考,学学逻辑学、批判性思维方法;坚持多实践,见到高手有的好东西,就全盘拿来先抄,看似浪费时间,但是这是最节约时间的好方法!

(三)在我发布文章之后

在我发布了文章之后,幸福进化俱乐部群里面的小玲子同学发了一篇博客,叫做《知道做到》读后感,推荐大家阅读,她的读后感也能作为这篇文章的一个补充。

 

八、结尾
希望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一个按钮,按下去之后,就会像是开了涡轮增压的飞机,嗖地一下在进化的路上狂奔起来~

 

原文:《给自己装一枚按钮》 | Evolution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优秀的人是如何成长的:从自我迭代到认知升级
用系统的思维在大脑里建筑「四通八达」的「概念、知识」联系网络
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阳志平:如何提高你的论证分析能力?
知识体系No.009丨别忙着学习知识,先改变思维定式和心智模式吧!
这套书单,帮你建立各个领域的知识框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