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优雅的理性》:人生处处皆是经济学
2014-02-08 00:02

《优雅的理性》一书是熊秉元先生的经济散文集,虽然与“经济”这个高深的词语相关,写得却是深入浅出,极富亲和力。熊秉元先生借着散文的笔调和长短,向一般读者阐释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熊秉元先生说起他儿子眼中的他时,说:“无论经济思维的浓淡如何,生活毕竟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子女眼中的父母,自然不会是四平八稳、光鲜亮丽。”

其实,经济学思维就像子女眼中的父母,早已褪去了高大上的光环。我们每每在现实生活中无意识地应用经济学思维而不自知。

熊秉元先生说:“面对两难和考验时,与其诉诸道德哲学,不如向生活经验求援。”

向生活经验求援,并不是“不理性”,也不是“不经济”,而是因为后果式思维和规范式思维,都是人们生活经验的产物,二者之间,并不是截然对立,而是有相通之处。

“一个人面对生活的大小事项,事实上就是运用脑海里的‘理论’来因应。”

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市场的概念已然如水银泻地,灌注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市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更彻底影响了人们的思考模式。”

只是,有些人在市场中学到的更多的是自私自利,而非双赢互利。例如,《仅靠道德无法建立可长可久之道》一文中提及的书店,以老师的社会责任或道德劝说作为书店一方盈利的对价。熊秉元先生认为从长远来看,这种安排不会是一种可长可久的组合。“双方都能享受实际利益的安排,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才可能是社会运作的常轨。”

熊秉元先生行文最令我钦佩的一点便是,信手拈来,生活处处皆是学问。不必去故纸堆中寻找学问的真谛。倘若一门学问,不能学以致用,那终究只是一门由少数人掌握的学问,而不能造福于大众。一门学问,若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用,才是真正的优雅。

“不要在抽象的理论里打转,最好是试着在大千世界里,体会学理的现实意义。”(《优雅的理性》书评/Sofia)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 熊秉元《优雅的理性》推荐语
懂点经济学,人生就跟开了挂一样
女人要好命 | 白天多赚钱,晚上多读书
决定你生活品质的10个经济学思维
思维经济学摘要。
20几岁必须要知道的经济学常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