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战地情书》:战争教会她们的事
2014-03-30 21:46 

《战地情书》(Letters from Home)是美国新作家克莉斯汀娜·迈克莫瑞(Kristina McMorris)的处女作,讲述了二战时三位年轻女性与战争的各自关系及由此而来的生活演变。故事的主线是家教良好的城市姑娘丽兹与农家小子摩根阴错阳差的战地情书,二人情不自禁的彼此倾诉中既孕育着对战后生活的美好憧憬,也包含了战场与战争的残酷无情。迈克莫瑞的文笔清新怡人,女性视角中的战争描绘尽管力度不足,但情感真挚动人,不仅三位姑娘各有千秋,就连作为辅助角色出场的阻碍性人物都有迷人的闪光点。这样阳光正面的视角既是《战地情书》的优点,也是缺陷——迈克莫瑞通过摩根提出了“战争意义”的宏大议题(比利时夜晚侦查一幕十分精彩),但解决方法却终是简单的道德两分论:对纳粹罪行的控诉与对正义的弘扬。从我个人的价值观出发,这是对“以暴制暴”道德难题的表面美化,并未触及对战争罪恶的深层思考。迈克莫瑞之所以能够让摩根与暴力和解,正因为她借助了二战“正义之战”的笼统定性,坚决站在了爱国主义的阳光一面。这对故事结局算好事,对思考本身却并无裨益。与其达成结论,我觉得倒不如让问题纵深继续,哪怕只触碰到战争迷雾的浅表事实也会增色不少。

《战地情书》中的第一主角丽兹与第二主角茱莉亚基本都可算作同一类的后方女性,她们对战争的感触主要来自于报刊杂志与国家媒体,对军人有种主流的仰慕与崇敬之情。丽兹与茱莉亚都从试图理解战争的角度出发与前线发生了某种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逐步找寻自我,打破僵局。与之相对的是一开始不那么出彩的贝蒂,这个小姑娘出身贫寒,心里想的全是出人头地一嫁成名,稀里糊涂成了随军护士,远赴荷属新几内亚某个潮湿的前线岛屿,在枪林弹雨及超负荷的工作中一点点学会了责任、勇敢、自尊。比较而言,我更喜欢贝蒂,因为这是个真正有层次与性格发展的人物,不像丽兹与茱莉亚,战争带来的只是观念的发展,并非人物性格的改变。

正因如此,我对迈克莫瑞为贝蒂安排的结局十分不满。倒不是说贝蒂一定要在战场中觅得真爱,但经历了战火洗礼与生死考验的她在战后早已不该再是丽兹与茱莉亚的配角——至少在人生的精神驱动方面,她没必要为了抓住摩根这个“机会”而刻意赴约,也更不大可能因为信的缘故怒气冲冲兴师问罪。一个成长成熟了的人物不应该为了陪衬主角便无端倒退。战争教会贝蒂的,是比亲情与自我更加复杂的一些东西,是黑暗与残酷中升华出的激越与坚实。这些更为复杂的东西,必须超越“小清新”的层面之后才能准确把握传递。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译者吴超的文笔,流畅自然,值得推荐。(《战地情书》书评/艾小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爱情小说《战地情书》让人看后想私奔?
战地实拍:俄罗斯--格鲁吉亚残酷的战争[89P](图)
摩根家族和美国政府的战争
宝贝别流泪
战争中的情书(上)
一封不同寻常的情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